我的爷爷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出生在一个贫寒人家,一生都在贫穷中度过。
民国19年,也就是1930年8月的一天,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山村,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我的爷爷。
那个年代一般的农民家是很难吃饱穿暖的,我曾祖父母也是一样,他们租种着地主的几亩田地,天天劳累却从未吃饱过。
住的是一间四处通风的茅屋,夏天还好,冬天是两夫妻用棉被抱着取暖,依然打着哆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曾祖父抱着我爷爷说:“孩子,你投胎的时候是没得选择吧?不然你怎么会来我家?你到我家就注定了会受苦受累。”
家里添了我爷爷这个新成员也意味着添了一张嘴,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比以前更劳累了。
在我爷爷7岁的时候,我的曾祖父母就因劳累过度,先后离去。
留下年仅7岁的我爷爷,被他舅舅舅妈收养。
7岁的爷爷在他舅舅舅妈家也没有白吃白住,给地主家放牛,挣的钱都给了他们,少了还要挨打挨骂。

爷爷稍微大一些了,就给地主家做长工,干各种活计,所挣得的钱都进入了他舅舅舅妈的口袋。
直到21岁那年,也就是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到我爷爷所在的乡麓里乡征兵参加“抗美援朝”。
目不识丁的爷爷为了摆脱苦难生活,参了军,成为了湖南军区教导警卫连的一名士兵。
随后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3年战争结束,复员回家。
爷爷生前曾告诉我目不识丁的他在部队就负责送信,也就是通信兵。
那时候环境非常艰苦,相信看过《上甘岭》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爷爷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患上了支气管炎和哮喘,这两个病魔从此陪伴了他的一生。
这还是小事,有一次为了送信他差点就送掉了小命,敌军的一颗炸弹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爷爷是个真诚老实的人,领导交给的任务都一定完成,有时候他甚至还去向领导争取任务,深得领导的喜欢。
他的那位领导不但推荐他入了党,还在战争胜利回国的时候要带他去北京发展。
目不识丁的的爷爷是非常自卑的,想尽一切理由拒绝了领导的好意,回到了老家。
老家,哪有还有爷爷的家,以前的家就被他舅舅舅妈以抚养他的名义堂而皇之地霸占了。
爷爷只好再回到他舅舅舅妈家,这时候的爷爷被支气管炎和哮喘两大顽疾纠缠着,老是不停地咳嗽,被他舅舅和舅妈嫌弃。
那时候在不远的地方正好有个年轻的寡妇带着两个女儿被婆婆赶出了家门,孤苦无依。
两个苦命的人经人介绍终于成了相互的依靠,那个女人就成了我的奶奶。

爷爷虽然身体不好,但对我的两个姑妈很好,即使后来有了我父亲,他还是比较偏爱她们。
在我父亲一岁多的时候,爷爷看到一家人大小都填不饱肚子,就带着她们来到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千山红农场。
那时正逢大跃进和公社大食堂,爷爷带着一家子到这里,仍然是吃不饱的,特别是父亲饿得爬到别人桌子底下捡饭吃。
爷爷还说:“我是党员,吃的要先让给其他人。”
这种境况一直到父亲长大成人。
这个时候就多了一个劳力了,在农村,最重要的是劳力。
爷爷因患有气管炎和哮喘,干不了什么重活,工分就只有别人的一半,父亲成人了就能拿一个人的工分,温饱问题是解决了。

也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一直到1995年爷爷去世,我们的生活水平仍是在解决温饱问题上,还幸得有爷爷的退伍抚恤金。
爷爷的一生是贫穷苦难的一生,我时常想起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