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东北欧地区有着三个并不起眼的小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它们又被合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别看这三个国家现在的领土面积不大,但是在受到俄罗斯帝国的影响之前,它们在东北欧地区的影响力都十分强大,特别是历史上威名赫赫的立陶宛大公国,甚至一度成为当时欧洲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随着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和崛起,三国的领土被压缩至波罗的海一线,最终被沙俄所吞并,并且遭受着俄罗斯帝国的残暴剥削。在近现代的东北欧世界格局之中,波罗的海三国往往与俄罗斯呈现出“独立、联合与再分裂”的历史关系,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三国民族与俄罗斯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起源、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东北欧三国的文明起源

早在旧石器时期晚期,东北欧地区就有原始人类活动和定居的痕迹,此时这片土地还是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直到古罗马帝国一统地中海地区的时候,生活在波罗的海附近的波罗的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不仅保持着原始的多神族信仰,还开创了著名的“琥珀之路”,将当地的珍贵宝石——琥珀源源不断的送往地中海沿岸和罗马商人进行物质交换,现今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之中还设有琥珀博物馆,以此来纪念波罗的人的卓越贡献。

而开创“琥珀之路”的波罗的人正是早期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的先祖,至于爱沙尼亚人,他们的血缘关系更加偏近古芬兰人,三国的先祖都曾经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文明。而俄罗斯人的先祖则是东斯拉夫人,他们在东进过程之中和拜占庭帝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由此深受古罗马帝国文明的影响,这就导致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也越来越大。

在宗教信仰上,波罗的海三国也与俄罗斯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信仰新教,而立陶宛因为深受波兰民族的影响而信仰天主教;然而俄罗斯人由于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他们所信仰的则是东正教。正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导致波罗的海三国的文字创造方式也迥然不同,他们使用拉丁文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就和以斯拉夫语为基础创造文字的俄罗斯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之间很难进行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相比于欧洲大陆的其他文明来说,东北欧三国的文明体系直到公元12世纪初才逐渐定格和成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深受内陆文明(斯拉夫人)的影响。随着海上商业贸易的兴盛,来自西欧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和商业文化逐渐在当地城市之中生根发芽,从这一方面来看,东北欧三国的文明发展反而与西欧走得更近。

而此时统一的俄罗斯民族国家甚至还尚未形成,莫斯科公国还在和其他俄罗斯公国逐鹿中原,因此这一时期的东北欧三国和俄罗斯人基本没有什么交集。受限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俄罗斯人和东北欧三国之间有着大量荒无人烟的沼泽、森林以及寒带苔原,因此在公元15世纪之前,东北欧三国在没有外族侵扰的情况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而其中最为标志性的代表事件就是立陶宛大公国的崛起。

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兴衰与俄罗斯帝国的崛起

公元13世纪起,随着里加地区的利沃尼亚骑士团与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的崛起,基督教骑士团对于当时还尚未形成国家并且还为视为“异教徒”的波罗的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加速了立陶宛地区的联合与统一。来自南立陶宛的明道加斯公爵在公元1230年前后统一立陶宛地区,建立了最初的立陶宛王国,并且随后立陶宛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扩张道路。

实际上,立陶宛王国的扩张和蒙古人入侵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蒙古人西征的过程之中,基辅罗斯附近的大部分国家都被击败,在此时的东欧地区出现了一片空白的统治区域,此时的立陶宛王国由于未曾受到蒙古人的打击,因此成为了东欧地区最为理想的权力继承者。在蒙古帝国开始衰退时,立陶宛趁机插入了这片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广大领土,并且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公元14世纪初,立陶宛王国使用外交与军事两方面的手段,最终形成了松散的“立陶宛大公国”。

不过随着公元15世纪后期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它已经成为了立陶宛大公国以及周边国家的一大劲敌,尤其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位时期,莫斯科公国吞并了左右摇摆的诺夫哥罗德封建共和国,并且立陶宛大公国的土地也屡遭莫斯科公国的蚕食。为了共同对抗这个强大的敌人,立陶宛大公国选择与波兰王国强强联合,并且在公元1569年在卢布林签订联邦条约,至此波兰——立陶宛联邦得以正式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联邦之后的立陶宛大公国依然保有了一部分的独立地位,但是实际上位于主导地位的却是波兰王国,两个国家的的强强联合无疑改变了东欧地区的政治格局。公元17世纪初,波兰——立陶宛联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巅峰时期,它能够单挑当时东欧地区的军事强国,敢于公然和当时的军事强国叫板,比如说在17世纪初著名的波俄战争之中,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军队甚至还曾经一度攻占莫斯科,将俄罗斯帝国打得颜面无光。

但是波立联邦的穷兵黩武掩盖不了国力的日渐衰微。由于波兰内部僵化的自由王选制与自由否决权严重影响了联邦的发展进程,使得17世纪后期联邦内部的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状态,而伴随着沙俄帝国对波罗的海沿岸出海口的争夺,整个联邦更是处于极度危险的边缘。伴随着公元1772年至公元1795年欧洲列强对波兰联邦的三次瓜分,立陶宛被沙皇俄国吞并,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而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早在公元1721年的《尼施塔特条约》之中被彼得大帝所吞并,使得俄罗斯帝国终于在波罗的海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

由此可见,东北欧三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直到公元18世纪才被沙俄以强硬手段予以征服,而毫无疑问这种残暴的殖民统治无法长期维持。由于长期以来东北欧三国和沙俄之间的文化、语言和历史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隔阂,因此东北欧三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同床异梦,一旦出现成熟的时机,那么三国定会抓住一切可能的机遇宣布独立。

独立、联合与再分裂——近现代东北欧三国与俄罗斯的旧怨新仇

公元1917年沙俄内部爆发的“二月革命”彻底推翻了沙皇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原先依附于沙皇俄国内部的很多东欧国家都纷纷宣布独立,而东北欧三国也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几乎在苏联“十月革命”爆发的前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依次宣布独立,但是新崛起的苏维埃政权又成为了威胁三国独立的重要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苏联军队卷土重来,想要重新吞并三国,眼见曾经的盟友备受苏联的欺压,此时的波兰挺身而出,为盟友打抱不平。在轰轰烈烈的苏波战争之中,苏联付出了被俘8万人的惨痛代价,在华沙战役之后,苏联不得不向波兰求和,并且迅速改变与周围国家的国际外交关系,在20世纪20年代先后承认了东北欧三国的独立。

不过随着列宁的逝世以及斯大林的掌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开始笼罩在苏德战场的边境。为了争取足够的缓冲地区,苏德两国在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条约之中希特勒已经暗示爱、拉、立三国已经成为苏军的势力范围。于是在德军闪击波兰之时,苏联除了大肆出兵吞并波兰东部之外,还强迫爱、拉、立三国签订所谓的“互助条约”,并且在1940年6月接纳三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德军占领期间,东北欧三国的不少人们都将德军视为帮助他们获得独立的“救赎者”。毫无疑问,正是斯大林在二战所推崇的大国沙文主义,将芬兰、罗马尼亚等周边国家推向了敌人的怀抱,而在位于东北欧的爱、拉、立三国看来,他们对于“大俄罗斯主义”有着天生的恐惧,生怕自己的民族文化淹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因此在德军占领时期,有不少本国的年轻人加入到反抗苏联的独立运动之中,这就为日后苏军的卷土重来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斯大林开始三国内部的亲德人士对进行全面清算,直到斯大林去世之后,三国因为犯罪被流放至西伯利亚的人数总和加起来已经超过了20万人,占当时三国总人口数量的1/30,尽管迫于苏联强大的军事威慑三国只能继续留在苏联内部,但是这些旧怨新仇加起来所带来的力量是十分顽固而强大的,在他们的印象之中,苏联带给他们的只是一段不堪回事的黑色记忆。因此在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最先提出独立的国家不是闹得最凶的乌克兰,而是东北欧三国之一的立陶宛共和国,它成为了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最后导致了整个苏联的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