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窦桂梅:《人民教育》陪伴着我和学校走过了那一程程山水 | 我与人民教育70年

编者按:

2020年5月,《人民教育》迎来了创刊70年。1950年,毛泽东主席为《人民教育》创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1951年7月,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联合发文,明确规定《人民教育》为中央教育部的机关刊物,中央教育部应通过这一刊物,对全国教育进行政策、思想和业务上的全面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0年来,《人民教育》既是中国教育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推出全面发展大讨论、素质教育大讨论等,促进形成改革共识;报道湖南汨罗、山东烟台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山东寿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及一大批典型人物,推动改革进程。近年来,在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和编委会的领导下,先后推出上海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经验报道、江苏教育现代化报道、浙江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报道、人民教育家于漪大型人物报道、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等,创办了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影响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为宣传、解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第三届中国百强报刊。

岁月是我们的财富,更是继续出发的新起点。借此时机,本刊开辟“《人民教育》创刊70周年笔谈”栏目,征集“我与人民教育70年”故事、图片等,既为历史留一份印记,也为奋进新时代、开创美好未来而鼓劲。

今天的文章,来自《人民教育》的一位读者和作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让我们一起看看在这70年里的30年间,《人民教育》那些墨香铅字的“档案”记录的她和学校发展的足迹!

首善之刊,以铸以陶。70年里,《人民教育》为了人民的教育,记录教育创新,推动教育进步。而这70年里的30年间,《人民教育》那些墨香铅字的“档案”记录着我和学校发展的足迹,也印证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30年的时代缩影。

01

共同寻找教育发展的阶梯

时间拉回过去近30年。20世纪90年代《人民教育》设立了“新星舞台”栏目,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发表了《语文教学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当时,教育界普遍认可训练为主、双基扎实的教育理念。这篇文章“着眼于人的发展”,强调不能只为了知识和分数的教育目标,从“积累-感悟-创新”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立人的思想,“给当时的语文学科建设吹来一道清新之风”。

之后,编辑老师连续约稿,使“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育观被强化、被鼓励、被放大,我更加认定脚下前行的方向。

2001年教育部成立“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我忝列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人民教育》助推了我的教育观及实践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推广。于是,《为生命奠基:小学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并在全国各地巡讲一个月后,在2002年第1期《人民教育》上被重点推介。

依稀记得我的原始文字里,融入了许许多多深富教育情怀的编辑老师智慧的“儿童观”。他们把自己对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化作托起一位位作者的坚强人梯,在奔涌的教育潮流中让我永远铭记。

21世纪初,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02-2003年,《人民教育》积极回应时代挑战,“活跃思想,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开展了课程与教学大讨论。

我也置身于这场讨论中,不停思考时代的追问。如果说“三个超越”是理念,那么超越的目的是基于儿童,如何将这些育人要素进行统领,最终化作儿童的自我超越?三个“超越”何处去?我与团队一道开展主题教学研究和实践,并将研究整理成文稿《“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文章指出要实现儿童的自我超越,应该将育人要素指向价值观下的精神主题,即语言、思维、情感要协同发展的主题。该文在2004年5月的《人民教育》上发表,引起热烈反响。这促使我形成了主题教学的理论主张与实践模式。2009年,我又发表《朝向“伟大事物”——“主题教学”的新思考》,即对于语文课程如何“回到语文、回到教师、回到儿童”的思考。从“三个超越”到“三个回归”,主题教学逐步找到了轴心,这轴心使“儿童立场”成为我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乃至学校系统育人改革不变的初心与坚守。

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我发现一本刊物的意义不在于能创造多少个新鲜的文本,而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真问题、促进真发展,彰显她的时代担当。《人民教育》的编辑团队,懂教育、爱教育、研教育,他们深入聚焦如我一样的各个课堂现场,直面并剖析课改最深处的问题,一个用课堂,一个用笔——踏着时代的阶梯,共同寻求育人本真。

02

善于发现具有重大政策意义的典型

2010年,我成为清华附小第16任校长,将语文学科建设的思考拓展到学校育人体系的构建上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民教育》又陪伴着我和学校走过了那一程程山水。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跑道,是学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我带领团队从优质落实国家课程开始,实施面向全体的“1”的课程与体现儿童个性选择的“X”课程,形成“1+X课程”结构。当优化的“1”与“X”不断融合时,这个结构就构成大写的“一”的学校的整体课程,实现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几年的“1+X课程”改革影响逐渐扩大……系统梳理经验,帮助各地的学校找到课程改革的优化点和突破点,势在必行。这时候,《人民教育》记者来到了清华附小,早出晚归在附小蹲点采访,走进火热的一线课堂,在“零距离采访”中,实地考察学校的教育故事,写下深度报道《改造学习生产力:解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体系》。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作为坚持课程改革引领的清华附小,回应这一教育命题,基于一所学校的百年育人经验、学校办学理念、学生发展特点,研制了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素养,提出了“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的儿童五大发展素养,使“1+X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魂”与“根”。

《人民教育》善于从基层发现具有重大政策意义的典型经验。在得知清华附小这一超前性探索后,决定推出《基于学生发展素养的“1+X课程”专辑》,从专业角度为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小学探索的样本。

顾明远、朱小蔓、谢维和、成尚荣等几位大先生深入清华附小调研,写出了极具分量的评论文章。顾明远先生评论道:“清华附小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1+X课程’改革,对于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价值引领的意义。”朱小蔓先生指出:“清华附小的老师们努力用自己的行为冲破束缚,为培养儿童健全、完整的人格,率先身体力行,由课程的执行者变成了课程的创生者。”谢维和先生写道:“清华附小通过核心素养的‘打底’、‘1+X课程’的整合和直接完整性的教学,照亮了学生人生发展的道路和未来的远景”……

《人民教育》的平台,让一所小学能够有机会将自己的育人经验进行全方位总结,从一所小学反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而后者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一所学校自己的经验本身。

《人民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学校发展关键节点做好学校的助推器,是因为她能够看到一所学校把历史当作精神灯塔,照耀每一代儿童,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不变的是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正是这样的成就学校的使命担当,推动了一所所学校坚定地往前走。整整70年,《人民教育》透过一件件大事,一所所学校聚集起来,写出了多少中国教育守正创新的大好篇章啊!

03

为基础教育改革成果鼓与呼

2014年,清华附小《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得了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启动了教学成果推广活动,《人民教育》承担了这个任务。经过商讨,由清华附小承办第一场。这场推广会,在清华大学百年礼堂举行,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得以充分展示,清华附小的成果引发强烈反响。

2018年,《成志教育:小学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再次获得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我作为学校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我们的成果文章再次得到刊发。

正如《人民教育》记者在《彼此成就:学校管理的第一哲学——窦桂梅的管理之道》中报道的那样:几十年来,我的教育生活似乎都在诠释生命的自我超越:从几次换岗的一名普通教师,到成为特级教师、校长,基本十年一个跨度,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自我超越。这是最真切的记录,也是最深刻的鞭策,而这体现的正是我带团队由教育现场走向管理前沿的思想轨迹。

近年来,我的一些开学典礼演讲文章也受到了《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多篇文章阅读量达到了10万+。作为校长,我开始对学校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最新写就的《重建为师之道:教师集体人格养成与塑造》,从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看一所百年名校怎样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这一次又得到了《人民教育》的青睐。

从对一个教师的跟踪报道,到对一个团队、一所学校30年的长期跟踪报道,这份与共和国共同成长70年的刊物,其贡献怎能用文章数量来衡量?70年风雨兼程,我们见证了《人民教育》成就一位位名师,报道一所所学校,催生一个个植根本土的基础教育理论。有人说,百年清华附小映照一个时代,反映一个时代的教育,映现一个教育里的民族未来。那么,《人民教育》后面站立的那群人,就用他们特殊的方式,映照一所所学校的时代春秋,反映一个时代的学校教育思想,映现一个国家立德树人的奋斗景象……

真心祝愿属于人民的《人民教育》越办越好!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窦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