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段英雄辈出、异彩纷呈的时期,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讨伐董卓,再到群雄逐鹿、三国鼎立,最后又归于一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这段历史时期的每个阶段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被严重低估的武将,因为《三国演义》对他的丑化,导致后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酒囊饭袋,一生没有任何功绩。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不仅打败过赵云和诸葛亮,还是司马懿篡魏的最大对手,可谓是真正的大丈夫。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射虎英雄

苏轼当年一句“亲射虎,看孙郎”,让大家知道了孙权的厉害。但在三国的历史上,射死老虎的可不只有孙权。今天要讲的也是一位射死老虎的英雄,他就是曹真。

曹真原本并不姓曹,而是姓秦,名叫秦真,字子丹。他的父亲与曹操是老相识,在曹操刚起兵时就追随曹操东奔西走,两人乃生死之交。而后秦真的父亲因保护曹操而死。曹操念在其父亲的功勋以及两人的旧情,就收留了秦真,并视为己出,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一起生活,完全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于是秦真干脆就将姓改为曹,名字改为曹真。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真与曹丕关系最好,两人情同手足,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真打小在军中长大,武艺超群并且勇猛异常。有一次曹丕在野外打猎时,不小心惊扰了老虎,被老虎追赶。同行的其他人虽然担心曹丕,但又不敢上前与老虎搏斗,只能和曹丕一起策马奔逃。曹真看到曹丕座下的马渐渐体力不支,担心曹丕的安危,于是策马上前,挽弓搭箭,只一箭过去,老虎便倒地身亡。

曹操听说了曹真骁勇非凡、胆识过人,在众人都在奔逃时出马射死老虎、救下曹丕,对曹真称赞有加,决心加以重用。后来,曹操将曹真调入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曹真在虎豹骑建功立业,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为曹魏开疆拓土。曹真也成长为虎豹骑的统帅,被封为灵寿亭侯。

战功赫赫

在《三国演义》和根据《三国演义》翻拍的电视剧中,曹真始终是作为诸葛亮、司马懿的配角出现,和诸葛亮交手屡屡失败,以曹真的愚笨来衬托诸葛亮的聪明,与司马懿争锋也是被玩弄于股掌,以曹真屡屡中计来显示司马懿的狡猾。

但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来看,曹真并不是书中和电视剧里所表现的那样一无是处,虽说打过几场败仗,但是他十分擅长带兵打仗,整体的功勋十分耀眼。

而且曹真还是一个仗义疏财、乐于助人的人,对待下属非常体贴,对待朋友更是尽心尽力。每次曹真出征凯旋归来后,他总是把战利品和获得的赏赐拿出来分给手下,如果有分配不均或者是不够分的情况,他还会动用自己的家产来补贴士兵。也正因如此,曹真在行伍中受到大家的一致尊重,很有地位。

曹真虽然是曹操的样子,与曹操、曹丕关系密切,但他并不是靠着裙带关系,而是凭借自己的战功一点点取得更大的官职。刘备攻打下辩时,曹真假装自己只是偏将,以此骗过刘备,使他松懈从而出了纰漏,最后吴兰被曹真斩杀,刘备大败而归。夏侯渊被黄忠斩于定军山后,曹真担任护军,打败了蜀将高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曹丕承袭魏王爵位时,曹真受封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并领受东乡侯爵位。河西地区的土豪乡绅联合胡人叛乱,想要脱离曹魏的控制,自立门户,曹真率领军队平定河西,结束了当地十几年的割据局面,最重大的意义便是重新打通了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区的道路,西域诸国继续称臣献表,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

曹操去世后,曹真对于曹丕十分忠诚,竭力辅佐,在遇到后来张进造反的时候,曹真立下大功,成功平叛了这次叛乱,大获全胜。曹真也因此殊勋,在曹丕即皇帝位后,升任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当时控制曹魏军队的最高军事统帅之一,地位次于大司马曹休,成为当时控制曹魏军队的第二号人物。

击败诸葛亮,制衡司马懿

在曹丕驾崩后,曹真成为辅佐曹睿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因为忌惮曹真和曹休这样忠于曹家的重臣、猛将,司马懿在曹真活着的时候丝毫不敢开始篡权的计划。

诸葛亮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率兵北伐,而破坏诸葛亮北伐计划的正是曹真。诸葛亮的北伐一开始势如破竹,赢面很大。为了抵抗诸葛亮,魏明帝曹睿亲自上阵,曹真就是队伍的总指挥。街亭之战就是曹真派部将张郃打败了诸葛亮手下的马谡,曹真亲率的部队也打败了赵云、邓芝的部队。

曹真还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他预见到陈仓在此次诸葛亮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派部将带重兵把守陈仓,修筑军事设施,使诸葛亮久攻陈仓不下,间接导致北伐失败。

曹休病逝后,曹真便接替了曹休的职务,成为了魏国军队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曹真还曾率领大军讨伐蜀国,但在南下途中不巧正是雨季,行军速度缓慢。可就在眼看要到达蜀国边境时,曹真却收到了曹睿的诏令,不得不班师。

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曹真偶感疾病,回到洛阳后就一直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为曹真正名

如此看来,曹真可谓是三国乱世中的真英雄,而这样的英雄在《三国演义》中却为写成是一个一无是处的酒囊饭袋。英雄就这样沦为了丑角,在小说和电视剧中成为读者和观众的笑柄,可见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的历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