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杭州杀妻案已告破,凶手系丈夫许某某,当案件真相公布出来后,令人深感唏嘘,曾经同床共枕的伴侣,最后却成了夺人命的凶手,光想就觉得后背发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事件发展到此,还没结束。

来女士11岁的女儿,该何去何从?仍是个难题。

除此之外,许某某29岁的儿子,也成了热议的话题。

虽然有报道称,儿子未参与作案,并也从未露面,但仍逃不过谴责,毕竟,父亲犯罪的原因,就是想给儿子婚房。

因此,他也有着连带影响。

首先,对于他的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污点,这个污点能否让他再过正常的生活,不得而知,就连是否还有人敢嫁给他,也会是个谜。

你看,当大伙知道真相后,来女士所住的小区,已经有很多邻居都连夜搬家了,因为恐惧。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敢冒然走进许某某的儿子呢?

02

父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所做出来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孩子。对于父亲的行为,他也感到痛心疾首,因为不仅自己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一个健康的生活。

有网友评论说,不该把父亲的错怪在孩子身上。确实,但是,也要看是什么错,怕就怕,父亲的思想,对他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东野圭吾作的小说《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有一对兄弟,父母早亡,为了帮弟弟筹学费,哥哥闯入民宅偷窃,失手杀人。为此,哥哥入狱服刑,在狱中为自己赎罪。弟弟尽管无辜,却从此背上了“杀人犯的弟弟”骂名,在社会上屡屡碰壁,受歧视。不仅失去了安静的校园生活,还失去了初恋女友,以及失去了原本可以在歌唱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东野圭吾说:

“歧视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需要对犯罪者家属区别对待,这也是为了让所有的犯罪者知道,自己要是犯了罪亲属也会痛苦。”“犯罪者家属的苦难,正是对犯罪者所犯罪行作出惩罚的一部分。犯罪者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是自己犯罪的同时也抹杀了自己亲属在社会上的存在。为了显示这种客观事实,也需要存在歧视。”这听上去,似乎对犯罪者家人极不公平。但是,也不要忘了,孩子是父母的折射,心理学研究也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哪怕你不愿意承认,可最终,每个孩子的归宿,都是原生家庭。

03

虽然许某某的儿子不与他住在一起,但是也难免会有影响。

他的父亲当初就是为了想要一套房子给他结婚,所以才把妻子给杀掉了,这种残忍、无情的心理,是扭曲的,如果儿子受到了丁点影响,那后果便不堪设想。

目前,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他之后的生活,将要承受很多的言语攻击和旁人的歧视。

著名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孩子的自我意识从3岁起开始显现,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最主要的就是模仿,他模仿的对象可能包括了父母以及周围所有人的言行举止。

他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中》中也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三对新婚夫妇在教堂祈祷:“上帝啊,请赐我一个宝宝。”

上帝将三个天使变成三个可爱的孩子,在三个家庭同时出生。

可是二十年后,第一个家庭的孩子暴力蛮横又贪婪,第二个家庭的孩子胆怯自卑又无能,第三个家庭的孩子热情聪明又可爱。

上帝让他们审视自己,发现孩子的一举一动正是自己生活的折射。

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都影响着孩子。

孩子无权选择自己的父母,只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能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被世之见带偏走上歧途,希望他能够明辨是非,做好自己,相信总有一天,会迎来敞亮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