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相国人夸佐沛公,收图运饷守关中"这句诗很好的描述了萧何的一生,在我们眼里萧何就是一个智者的形象,帮助刘邦一手建立起了西汉王朝。但是世人质疑他的地方,恰好就是他的功绩,有人说他名过其实,有人说少了他刘邦不可能成功。究竟萧何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不妨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这两本最权威的史书来分析萧何的功绩或过失,这样得出来的结论就不会有失偏颇。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为何要结合两本书来讲,一来是为了更加公正,而来资治通鉴是记载的萧何在内政方面的作为,史记主要记载的是萧何和刘邦之间的那些事。综合起来判定萧何的功勋目前来说算是最为准确的一种判定办法了,至于其余史书的记载,相较于这两本书还是缺少公信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萧何简介

1. 早期的萧何

最早期的萧何是沛县的一个小官,说起来还是刘邦当年的顶头上司。萧何和刘邦之间认识最开始应该是从沛县,那时候刘邦就是一个押送犯人的亭长,而萧何恰好就是县里面官人事任免方面的官员,而且仅次于县长。萧何早期其实已经显现出很大的才能,当时的统御史想把他推荐进咸阳城效力,认为凭借萧何的才能在这里做小官太屈才。不过萧何很明白这时候的秦王朝已经是摇摇欲坠,任凭他有通天的本领也无济于事,所以直接拒绝了。

那么早起的萧何是不是对刘邦印象如何了,毕竟是上下级之间有很多工作上的交涉。其实真有那么一件事情说明萧何之前就非常看好刘邦,刘邦押送服徭役的人,一般这种差事大家都要给刘邦凑个份子钱,因为路途遥远。别人给的是三百钱,但是萧何给的是五百钱。

小结:在刘邦的阵营里面,萧何的官算是做得最大的,其余的基本上都是从零基础开始跟着刘邦南征北战,从萧何当初推荐刘邦做沛县领头的就可以看出,萧何从认识刘邦开始,就认为刘邦是一个可以成大事的人。其次他是一个吏官,所以对法律法规方面比较熟悉,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后来让他制定法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中期、后期

在刘邦四处打仗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萧何做后勤工作,当年打败项羽,刘邦部下基本上都走散了。是萧何劝刘邦进汉中,然后以图天下,不过在刘邦眼里,汉中地少人稀,不适合发展,是一块没人要的地方。但是萧何就是在这里,硬生生的休养生息,给刘邦变出了许多人马和粮草来。所以刘邦四处打仗,为什么可以放开了打,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萧何在后方给他补给,他对于兵员补充和粮草问题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律法、宗庙等等国家基本制度都是由萧何负责,一来是因为萧何本来就是搞这个出生的,二来萧何的行政能力可以说是刘邦手下中最突出的一个。

二, 萧何识人,为刘邦留下多个人才

萧何识人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月下追韩信。说实话,没有韩信,刘邦是肯定打不过刘邦的,这点萧何是深知的。

韩信是一匹千里马,但是刘邦最开始却没有识得韩信。最开始推荐韩信的并不是萧何,而是夏侯婴。夏侯婴其实就是刘邦的"专职司机",但是刘邦非常信任他,毕竟曾经救过他的命。推荐韩信的时候刘邦只是象征性的给了他一个治粟都尉,这是个什么官职呢?看名字都知道是管粮食的。

让韩信去管粮食,未免也太糟蹋人才了。不过幸好的是,这个位置刚好可以和萧何接触,因为萧何是后勤总负责人。因此萧何在最后,萧何也才举荐了韩信。

为什么萧何举荐管用,而夏侯婴不行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萧何一生都是比较谨慎的人,而且刘邦知道萧何能够这样举荐,说明韩信是真的有能力。所以这也间接的证明了,萧何在刘邦底下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刘邦给萧何何种礼遇

1. 佩剑上殿

在古代,能够佩剑上殿的要么是窜朝改代的奸臣,要么就是深受帝王信任的功臣。而萧何也成了刘邦唯一一个允许带佩剑上殿的大臣。

2. 不用趋礼

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大臣用小碎步跑到皇帝面前听旨。那种大摇大摆的其实是不对的,在汉朝是需要小碎步参见帝王的,所以他们看起来像鸭子一样左摇右摆的,其实是一种理解罢了。但是萧何可以不用行这种礼,他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3. 允许穿鞋上殿

在古代上殿都是要把鞋脱在外面的,但是萧何有特权,可以直接穿着鞋子上殿。

4、 修建未央宫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面针对这个事情是狠狠的批评了萧何,其实确实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修建未央宫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未央宫其实就是皇帝的宫殿,那时候天下还没有完全的稳定,但是萧何却给刘邦修了一个未央宫,刘邦自然是很生气,认为萧何这样的行为不可理喻,天下为定又兴土木,实为祸患。

萧何是这样解释的:现在先立一个标准,未央宫是最大的,从刘邦开始往后的所有继承者都不可以超过这个规模。

不过在史学家眼里,只要是大兴土木,基本上都要被狠狠的批评。所以在司马光眼里,萧何的做法荒谬,为汉朝后代开了一个坏头,最后还把汉武帝乱修宫殿的行为怪到萧何的头上,其实司马光这种说法也太牵强了,萧何的做法固然不对,但是汉武帝的做法怎么能够怪萧何呢?

总结:萧何对于刘邦来说就好像诸葛亮对刘备,荀彧对曹操。他的一生功绩主要体现在行政能力和人事能力上,但是一生的黑点也确实有一部分,在朝廷中各种利益纷争,这点手段其实也不能说其为人有问题。从史记和资治通鉴两者结合看来,萧何成为开国第一功臣是名副其实的,与其说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不如说当初靠着萧何的知遇之恩,才有了刘邦这个沛公,也才有了后来的汉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