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二十三位藩王实力不足,建文削藩之后更是可有可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分封了宗室子弟25位藩王,但实际上最有威胁的只有2位,北平燕王朱棣带甲10万,大宁宁王拥兵8万,其他藩王军队少则3000多则1.9万,这些单独的藩王几乎不如一些知县更有势力。在建文帝削藩之下,齐泰是主张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其他则不足为虑,这应该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建文帝就是不听兵部尚书的,反而很赞同太常卿黄子澄的,要削比较弱小的犯错了的藩王。很快建文帝废削五藩,没有什么压力但实际上造成藩王之间人人自危,开始向燕王靠拢,朱元璋分封的时候25位藩王单独拿出来和大明王朝来比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朱允炆的削藩让这些藩王开始自觉抱团了,燕王的政治机会就来了。

朱棣本身的身份也是比较特殊的,是大明北边防线的总司令,有“节制沿边士马”的权利,是抵抗北方入侵的守边之王。朱元璋更是留下《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这也就是朱棣后来起兵的道义和借口,因此后世也将朱棣起兵称为“靖难之役”

最有权势的宁王被朱棣拉上了战车

朱棣虽然势力不弱,但和整个大明相比还是捉襟见肘的,因此朱棣对另一位藩王的势力动了心思,宁王一直态度暧昧,处于观望状态,朱棣借口求援,来见宁王乘机收买朵颜三卫和宁王官员,在假借辞行的时候,收编了宁王的军队。

由此整个北方最精锐的骑兵都在燕王朱棣的旗帜之下,主动权逐渐向朱棣倾斜,接连的胜利让其他藩王更加拥护朱棣。等到朱棣成功入主大明,其他藩王本身势力弱小,如果不是朱棣成功,建文帝更是不会放过这些藩王,朱棣成为皇帝之后,这些藩王来说是救星。

一来这些藩王实际上没能力反对,二来朱棣毕竟是藩王上位,对这些藩王比建文帝来说要“温和”一些。

宁王是不甘心的,后代造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王因为被朱棣夺权,不得不追随燕王,辛苦一场做了他人嫁衣,燕王成为皇帝之后,立马反悔与宁王共分天下的豪言。宁王求封苏、杭都被拒绝,最后选了南昌府。仁宗和宣宗时期,都又上书要求移封,皆被拒绝。

自此宁王是不甘心的,一直酝酿到第四代宁王朱宸濠,终于造成了一场十余万的兵灾。唐伯虎就被宁王看中,不得不装疯卖傻以逃避。王阳明当时刚平定了贼寇,已经交了兵符,手上无一兵一卒。但是王阳明凭借自己的智慧,用疑兵之计拖了宁王十天,组建了八万军队,乘南昌空虚,直扑南昌,逼迫宁王回援,最终在鄱阳湖决战,短短35天实际决战就3天,王阳明就平定了朱宸濠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