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1500万,面对肆虐的疫情,疫苗成了人类彻底战胜新冠病毒的一大希望。全球31个国家争分夺秒研发新冠疫苗,疫苗成为对抗疫情的关键性武器。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报告,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团队,美国最多,但截止7月24日,中国的团队研发进度最快。

南大真数团队出品 | 作者:安迪、邓玥

一支疫苗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临床试验包括三个阶段。一期临床试验侧重于观察安全性和临床耐受性,观察对象通常为小范围;二期侧重于初步测试疫苗效果,并进一步观察其安全性。国内要求二期试验最低样本量为300例。三期试验通常需要上万名参与者,主要是在流行的人群与区域中观察疫苗是否能够防止人感染。根据疫苗的不同性质、其预防的不同疾病,不同疫苗三期试验设计差别较大。

新冠疫苗研发到哪一步了?

目前,进程最快的四支疫苗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分别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灭活疫苗克尔来福”;牛津大学与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合作研发的非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ZD1222”;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灭活疫苗“ChiCTR2000034780”;以及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灭活疫苗“ChiCTR2000034780”。

谁在研发新冠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截至7月24日,全球共有31个国家参与了新冠疫苗的研发。其中,22%的研发团队来自美国,11%来自中国,8%来自俄罗斯。美国、中国、俄罗斯为新冠疫苗研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

在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25个团队中,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与德国的团队占据了较大比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冠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4月29日央视采访中,钟南山表示“我们(研发新冠疫苗)的速度一点都不慢”。他补充道,“当然,疫苗的研发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个非常高效的疫苗要通过比较选择,因此时间会比较长。但我觉得,按照目前的进程,到今年年底,对一些应急的(情况)应该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在人民日报6月6日的报道中,他表示新冠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

与一般情况下的疫苗研发不同,新冠疫苗的研发获得了更多的科研投入,以及评审机构的优先审评审批资格。同时,其研发流程与普通疫苗也有所差别。美国传染病专家、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指出,某些新冠候选疫苗的临床试验与生产是同时进行的。“尽管我们还不知道疫苗是否有效,但我们还是在生产”,他说道,“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运气好,疫苗真的有效,我们就可以节省几个月的时间,最快到冬天就可以使用。如果我们错了,它不奏效,那么我们基本上就浪费了数亿的资金。我们觉得冒这个风险是值得的。”

在6月24日的记者会上,对于何时能用上新冠疫苗,安东尼·福奇表示:“希望今年年底前我们能开发出能够推广使用的疫苗。我们永远不能保证这一点。你永远,永远不能保证疫苗的成功。我们只是有很好的经验,我们谨慎乐观地希望我们将在今年年底成功研制出一款疫苗。”

7月20日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是全球首次正式发表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该型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89.0%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望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双重保护反应”。

新冠疫苗研发和推广面临的挑战

多项动物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抗SARS和抗MERS的疫苗虽然可以有效地产生抗体,但在接种该疫苗时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疫苗难以使所有接种疫苗的人都产生免疫力。有流感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衰老会大大降低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因此,在新冠疫苗的临床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调整剂量或接种次数,来将初次免疫失败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疫苗并不都是完全有效的,在某些季节,成人流感疫苗的效用仅为70%至80%,有时甚至更低。这意味着,正在进行临床测试的候选疫苗中,有80%接种疫苗的志愿者能够产生免疫力,然而剩下20%的志愿者则可能会感染新冠肺炎。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战略创新与新投资者中心主任张丽近日在盖茨基金会举办的全球健康与发展媒体研讨班上表示,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使用总共涉及四个关键环节:研发、生产、采购和接种。

张丽指出,产能是疫苗研发成功后要面临的首要挑战。“我们知道疫苗研发的成功率不高,现在在世卫注册的至少有126支候选疫苗,最后能够成功只有7%的比例。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之后,成功率只能提高到17%。”张丽表示,“目前很多厂家是没有足够产能的。”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疫苗的分销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张丽指出,供应国家的先后顺序、接种群体的先后顺序都是需要严加考量的。“我觉得这个过程中首先要避免的是所谓的疫苗民族主义”,避免造成低收入国家和没有疫苗资源的国家无法分配到疫苗这种情况。她说,“这将严重影响疫苗的公平可及性。”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CEO理查德·哈切特指出,“结束疫情的唯一希望是各国通力合作。”他表示,全世界应建立一个在疫苗研发后数年内都能持续且公平运作的全球分配制度,以确保未来面对疫情能尽快采取应急措施。

疫苗的公平分配并不只是践行人道主义,更是为了满足全球公共卫生的需要。无论前期如何准备,疫苗在诞生之初都难以立刻覆盖全球。为尽快控制全球疫情,短期内谁应该优先接种?这并不是市场竞价所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球公共卫生专家统筹规划和协调。

新冠疫苗从生产到使用间有一个必经的环节,即存储运输。疫苗玻璃瓶则是储存疫苗的必备容器。

5月8日,美国《商业内幕》报道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最早可能在9月份获得生产批准,但由于全球范围内装载疫苗的玻璃小瓶持续短缺,届时制造商将难以提供足量的玻璃小瓶来储存疫苗。疫苗玻璃瓶难耐低温、运输途中易磨损、灌装地点难确定等因素也将持续影响玻璃瓶的生产进度。

(图7,来源:华尔街日报)

根据目前疫情形势进行预测,若每人注射1次,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20%时,至少需要疫苗瓶16亿支,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70%时,至少需要疫苗瓶50亿支。

然而全球现已生产出来的疫苗玻璃瓶只有2亿支。并且,这2亿支疫苗瓶,还需用于流感、伤寒和脑膜炎等疫苗的供应。全球最大医用玻璃制造商之一的肖特公司称,目前已收到10亿个疫苗瓶的订货需求,这个需求是其生产能力的2倍。

这意味着,即使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全球仍将有数十亿人难以接种疫苗。

作者:安迪、邓玥(新闻传播学院18级本科生)

指导老师:白净

参考资料:

《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进展》 杨美庆,刘文权,梁韶晖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Coronavirus Vaccine Makers Are Hunting for Vital Equipment: Glass Vials

https://www.wsj.com/articles/coronavirus-vaccine-makers-are-hunting-for-vital-equipment-glass-vials-11592317525

新冠疫苗的最大软肋,竟是小小玻璃瓶?

https://mp.weixin.qq.com/s/rfwURnhO3cfi51Kw-MzuOA

Towards effective COVID 19 vaccines: Updates,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Review)

https://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CN&sl=en&u=https://www.spandidos-publications.com/10.3892/ijmm.2020.4596&prev=search&pto=aue

Human challenge trials with live coronavirus aren’t the answer to a Covid-19 vaccine

https://www.statnews.com/2020/06/23/challenge-trials-live-coronavirus-speedy-covid-19-vaccine/

《国家药监局官微发科普文:一支疫苗的诞生》

https://www.sohu.com/a/243869824_118392

Draft landscape of covid-19 candidate vaccines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draft-landscape-of-covid-19-candidate-vaccines

新华社:《外媒:世卫组织称新冠疫苗可能于今年年底研发成功》)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FFO0HRUT05346RC6.html?from=history-back-list

果壳网:一文读懂,新冠疫苗到底还要多久才能问世

https://mp.weixin.qq.com/s/5FANuVXZXVPV36jS04OAqw

澎湃新闻:福奇评Moderna新冠疫苗:谨慎乐观,研究仍处早期阶段

https://www.sohu.com/a/396989931_260616

世卫组织7月公布的COVID-19候选疫苗草案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m/item/draft-landscape-of-covid-19-candidate-vacc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