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莫迪第一次上台时,就提出了印度制造的概念,大力欢迎各国投资者去印度投资。
由于印度有13亿人口的国内市场,有八亿适龄劳动力,再加上印度的工资水平只有1200人民币左右,因此很多人似乎又看到了另外一个曾经的中国,于是很多国家的投资者都跑去投资。
这其中以中日韩三国最为积极,那三国在印度的投资到底怎么样呢?
首先来说韩国。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韩国三星现代等企业都在印度建立了工厂,其中三星建设的手机工厂被称为将会是世界最大的手机工厂。
韩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总的来讲是比较成功的,因为韩国与印度并不存在利益冲突,也没有历史纠葛。
印度最大的电信运营商JIO用的通讯基站都是三星的,而三星手机也曾一度长期在印度市场上占据着第一的位置,直到我国手机厂商小米进入之后。
然后来说我国。
我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在边境冲突之前,总体上来讲还算成功。
由于历史纠纷,印度对我国企业总是保持警惕,设置了很多门槛。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企业还是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不少成就。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比如小米,oppo,vivo已经打败三星,占据了印度手机市场65%的市场份额。我的一些基建公司也在印度获得了一些订单。
但是在边境冲突之后,印度国内反华情绪高涨,为了迎合民意,印度政府开始明里暗里使绊子。首先封禁了59款中国app,然后又是各种反悔审查,搞得阿里腾讯直接宣布关闭了一些在印度投资的子公司。
总体来讲,也算是有赚有赔吧。
最后来说日本。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日本是进入印度投资比较早的国家,日本的电器在印度到处都是,印度大街上跑的汽车有60%是日本品牌。
但是这几年的日本投资,颇有点和我国针锋相对的味道,尤其是在基建领域。
2014年印度高铁招标,我国和日本都拿下这个订单。
我国给出了非常优惠的价格,这个价格甚至不到印度预算总价格的三分之二。
日本为抢这个项目,使出了大招。前后放贷了10000亿日元给印度,并且是低息的贷款,还款时间还很长,足足有50年。
印度最终选择了日本。工程决定在2015年动工,2022年投入使用。
日本本以为可以赚一票大的了。会这么想,说明日本还是很天真,不了解印度和印度人。
结果合同完成之后,光是征地,印度就用了三年。由此导致开工直接推迟了两年,到2017年才开工。而且印度工人效率奇低,直到现在所有的工程量才完成了不到20%,很多工段在现在基本上是处于搁置状态。
日本这次是亏惨了,看来这10000亿日元真的算是做慈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