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27日,《财富》中国500强揭晓。果然不出意外,保险公司再次战胜银行,占据排行榜显赫位置。

中国平安以第4名的成绩力压第5名的工商银行,而中国人寿以第10名的成绩碾压第11名的建行和第12名的农行,甚至中国人保以第14名成绩超过第16名的中国银行。真是一物降一物,总有保险公司排在银行前头,连“宇宙行”也未能例外。

那么,保险公司真的比银行“强”吗?既然是500强排名,《财富》杂志设置的指标体系科学又合理吗?

对金融机构来说,尤其是通过对比银行和保险公司营业收入来论“强”,似乎显得有点荒唐,因为银行和保险对收入的确认原则完全不同,所以才会出现平安比工行强,人保比中行强的怪状。

保险总比银行强?

我们先来看新鲜出炉的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前20名排名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财富》500强是按营业收入排名,我们看到,中国平安以11689亿元的营收远超工商银行的8552亿元。

抛开营业收入,我们来看两家公司。中国平安总股本182.80 亿,总市值13972亿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1850亿元和1644亿元。

而中国工商银行总股本3564.06 亿,总市值17713亿元,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为3906亿元和3134亿元。

尤其是工行银行的利润几乎是中国平安的2倍,因此很难说中国平安比工商银行要强。

如果非要说中国平安强,再说一个数据也许可以平息纷争:工商银行一家机构的总资产2019年底就超过30万亿,是整个保险行业资产的1.5倍。

弊端何在?

对于实业公司来说,对比不同行业的营收无可厚非,但对比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营收,却显得极不科学。

这需要从保险公司收入确认原则说起。收入以何等规模、在何时点确认由《会计准则》来规范,具体到保险公司收入则由《保险合同》和《金融工具》两个具体准则规范。

由于经营特性,保险公司利润表没有销售收入这个项目,在评选500强时用营业收入来替代。营业收入主要包括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两个的部分。

而目前寿险公司销售的保单实际上包含保障和投资两种功能,而且投资的功能往往是主体,理论上应当对保障和投资功能加以区分,分别确认收入。

例如,您购买了一份2元的交通意外险,这种2元钱的收入性质上与工业企业销售商品差别不大(区别在于成本发生的先后),可以全额计入收入;而如果您购买了102元的保险,其中2元用于交通意外保障,100元用于投资理财,那么这100元收入类似于银行的吸存业务,应当放到负债中甚至是表外核算,只有当分享这100元带来的收益时,才可以把分享收益计为收入。

财险公司销售的保单以保障功能为主,收入确认上的分歧不像寿险公司那么大。.在2009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之前,保险公司签署保单后,保单带来的保费流入基本全额计为保费收入,即上文所提102元保单,全部102元现金流入计为保费收入。

在执行《解释2号》之后,准则部门和监管部门要求对保单进行风险测试,按现金流属性区分保险风险和投资风险分别计入收入和负债。但《解释2号》的要求非常宽松,只要保险风险比例达到一定水平,即可将保单的保费流入全额计为保费收入,而这个比例定的很低也就是把上面102元的保单改为110元,其中10元用于交通意外保障,这110元即可全部计为保费收入。

由于保险公司大量的类似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全额计为收入,而其他金融机构则计为负债或直接作为表外业务,因此,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规模夸张严重。

归结起来,保险企业之所以能够大量进入500强,主要在于收入确认上过于夸张,并不是实力真正到了那个水平。可以再补充一个对比数据: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刚刚突破20万亿,而银行业总资产早已在300万亿规模,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如果《国际会计准则--保险合同》的改革,这个准则的改革需要大量的数学和统计技术来分拆确认收入,操作起来十分困难,业界大部分不支持。而一旦这项制度实施,则会让保险业回归真实,众多500强险企会被打回原形。

尽管银行和保险在收入确认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盈利能力方面却是同属最赚钱的公司。包含3家金融机构在内的最赚钱10家上市公司,总利润约为1.7万亿元,接近全部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