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是汉代才女卓文君在面对爱情时给出的答案。最终,她也当真选择了贫穷寒酸的司马相如,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传颂的佳话。对于爱情,我们总是希冀能够完美,希望能够有一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然而,世上之事不如意常八九,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根深蒂固,来自世俗、家族的压力也让很多良配最终劳燕分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清华才女王丽红在伴侣的选择上,便遭遇了这样的难题。至于症结,乃是她的男朋友是一个非洲黑人,在父母闻知王丽红与这个名唤苏玛的非洲男子交往之后,便态度坚决要求她们断绝关系,但是希望有一段美好爱情的王丽红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嫁给了这个非洲黑人为妻。

她为何要如此笃定嫁给非洲黑人呢?24年已过,她现状又如何呢?

清华才女为爱,嫁非洲黑人小伙

王丽红是北京人,老北京底蕴丰厚的文化传承,让她不仅仅性格温婉,学习优秀,对于外来文化也持有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

1992年,王丽红如愿考入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当时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几所大学之一,它在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计划,尤其是针对十分不发达的非洲地区国家。正是得益于这些计划,来自乌干达的苏玛选择了在清华大学就读。

百年清华园里不仅有书香,还有爱情。王丽红就在这种际遇下与苏玛相识相知相爱了。

但是,这样的爱情必然会遭到众人的非议。虽然,当时改革开放大潮之下,全球化进程开启,但传统的观念仍旧难以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丽红的父母知晓后,自然难以接受,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让她放弃。但是,苏玛的上进、温厚让王丽红觉得他就是那个自己要携手一生的良人。

二人之间的爱情就在父母的不看好,同学的非议之中,如此坚持了四年。1996年,二人从清华大学毕业,王丽红选择了嫁给苏玛。爱情修成了正果,但爱情不只是恋爱时的你侬我侬,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远走乌干达,充当中乌交流的桥梁

在嫁给苏玛之后,王丽红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舍弃了原本可以轻松在北京找到的高薪工作,与苏玛回到了他的故乡非洲乌干达。

乌干达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是一个面积只有24万平方千米的内陆小国。虽然它曾被丘吉尔称赞为“非洲明珠”,但它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32年独立之后,这个多民族国家接连遭受了军人专政、政治混乱、内乱迭起等状况。1962年,我国同乌干达建交,并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对乌干达进行了诸多的无偿援助。

与乌干达国内环境的混乱、落后相比,令王丽红难以接受的还有非洲的风土人情。苏玛的家乡是乌干达的最古老的部族之一,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严重,更甚者这个部族还在实行落后的、歧视性的一夫多妻制度。女人地位的低下,可想而知。贫穷、落后,思想观念禁锢,王丽红在乌干达的处境可以用步履维艰来形容。

但是,她又能怎么选择呢?苏玛,是自己的选择,是自己的所爱。于是,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留下,并在丈夫苏玛的帮助之下,她开始慢慢的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之中。

而在全球化大潮之中,乌干达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文化合作也日渐频繁。中国在乌干达无偿帮助他们建设基础设施,从乌干达进口皮革、芝麻等商品,还在提供多达数百名的留学生名额的同时,进行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作为见证了中乌关系蓬勃发展的“跨国家庭”,王丽红在这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还发现了商机——那就是开设汉语言培训班。她利用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汉语是母语的优势,一方面不断的向乌干达民众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利用培训让乌干达的民众学会普通话,可以找到更好的就业契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如今的她,在乌干达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备受尊重。通过她的努力,许多非洲人开始接触世界,了解中国,生活观念也发生了蜕变。

而看到女儿远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如此幸福,王丽红的父母也早已接受了这个非洲黑人女婿。与苏玛之间,二人也早已有了三个孩子,幸福或许就在身边,只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