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体辞职事件,不断发酵,以致很快惊动中央。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示,成立专项工作组赴合肥对此事进行调研。

目前为止,调研结果还未通报。但是,社会各界对90多人集体辞职高度关注,各种媒体从不同角度对集体辞职原因进行了努力挖掘,一时众说纷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浏览各种文字报道,并结合媒体对辞职个人进行的采访,先不说体制内的管理者是否足够尊重这些尖端人才,单就辞职者的切身利益来说,大致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其一,职称问题。据媒体报道,辞职的这90多人中,多是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读书时间几乎都是20多年,等到进入体制内参加工作,几乎都是30多岁的中年人了。他们在进行科研的同时,必须和普通人一样,要养家糊口。而体制内的人,收入当然主要靠工资。而工资的多寡,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的,当然与职称紧密联系。人到中年的科研工作者,在职称的晋升上,空间其实并不大,往往僧多粥少。许多人抬头仰望,计算一下自己职称可能晋升的时间,就发现了前景有些灰心。而一旦抛开稳定的体制,进入企业工作,他们的薪水,再也不必受职称的束缚,并且是体制内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一边是职称晋升无望的前景,一边是“天高任鸟飞”,凡是真正有本事的人,谁能不动心呢?谁不愿意趁着还年轻要去尽力搏一搏呢?

不像我们教师,并非什么特殊的人才,除了教书,其他生计几乎都不会。即使工作了二十多年,甚至有人工作了一辈子,职称也晋升不了副高,却不得不耗着悬着,无望地抱着渺茫的希望。——只有极少数教师,敢于跳出体制的“笼子”,走向更多的可能。今年五月份,深圳53岁特级教师熊芳芳,在距离退休还有7年的时候,胆量惊人地向学校递交了辞职申请,表示“不愿一生被人安排”。这件事同样引爆了所有教师的心头之痛。它更多地意味着,教师职称即使很幸运地晋升到特级,也还是不能与体制外的某些人相比。

所以,中科院合肥研究所90多人集体辞职,职称应该是他们的心头之殇。

第二,薪水问题。刚刚已经说到,体制内的工资,一般不会很高。像中科院里的人才,才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年限不长,工资基本在十多万。后来薪水的上涨与否,与职称密切相关。而他们的职称晋升很不容易,有时候简直是遥遥无期。因此,如果一辈子做下去,那么,每个人的积蓄几乎是可以计算清楚的。而这个时代,由于房、车和孩子教育上必须的投资数额,让多数国人早已不堪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当这种压力落到这些高端人才的身上,他们同样也是吃不消。而他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使他们有足够的重新选择的底气。一旦外界提供丰厚的条件,他们自然有选择的权利,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本就无可厚非。

第三,论文怪圈。中科院这些人才,既然是体制内的人,凡事自然得按照体制内的规矩办事。你希望工资不断蹭蹭蹭地涨,就得职称晋升快。而你希望职称晋升快,就得发表论文。论文就是你的成果,论文就是你晋升的资本,论文就是你涨工资的通行证。但是,一篇论文的发表,牵扯的东西太多。这个且不展开说。关键多数高端人才,确实拥有并能娴熟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对于写论文,却并非热衷和擅长——前不久,网上爆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一伙十几二十岁学历不高的诈骗团伙,打着代写论文的幌子,居然从许多高端人才的口袋里骗取了600多万!可见,论文写作已经成为许多高端人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去“上当受骗”。而跳出体制外,这个紧箍咒的作用几乎也随之失效。因此,这一点也是他们选择辞职的一个很大的诱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无论调研结果如何,我们有理由期待,国家对人才的待遇问题,一定会采取一些令人满意的举措。相信国家和政府,会留住越来越多的人才,会真正发挥人才的极大优势,助力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