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有一位学生连续3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获奖成果涉及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这本来没有什么的,但是这位来自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段某严因其获奖成果与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一专利高度相似,由此引发了外界对两人关系的质疑。网友称“这样下去,教育的公平性怎么得到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媒体报道已经通过段书凯博士学位论文证实,两人确为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佐证一:7月22日,有记者找到了2006年10月段书凯在重庆大学读博士时的学位论文,论文名称为《高维和时滞混沌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电路实现》,并在该论文的致谢中,提到,“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王丽丹博士和我刚满三岁的儿子段某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官网上,对人工智能学院领导班子的介绍显示:段书凯除了分管学院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事人才、国内合作交流等工作外,讽刺的是段院长还分管“师德师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不知道段教授对“师风师德”作何解读?

佐证二:王丽丹西南大学教授,是段某严的作品指导老师,与段书凯学术交流密切,仅官网显示,两人合作了共22个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仅中文学术论文就合作了35篇。对照王丽丹的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多卷混沌发生器的设计、电路实现与应用》,在论文致谢中王丽丹写道,“特别感谢我的丈夫段书凯博士后和儿子段X严。”该论文答辩时间为2008年5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佐证三:段某严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的作品《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与更早前申请的一项国家专利《一种光电双控柔性蛋清忆阻器在数据存算一体化中的应用》高度相似,而该专利的发明人与段某严获奖项目时的指导老师同名,第二位发明人为段书凯,第三位发明人为王丽丹。该专利于2019年1月23日申请,而段某严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申报时间为2019年3月20日至4月20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佐证四:段某严在初二时获得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水中叉鱼”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智能优化方法》参赛作品,辅导老师名为王丽丹。王丽丹博士学位就读于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学科门类为工学。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官网显示,王丽丹于2008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回复: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对于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正在开展相关工作。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我们正在开展相关工作,将及时通报有关进展的情况。”如果存在参赛造假将如何处理?该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处理方式,只是表示,“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个事情。”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电话均未接通。7月20日,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对三人关系未给出明确回复。就段某严和段书凯是否为父子关系,该部门一位工作人员称,“相关部门正在了解情况,我们暂时不方便回答这个问题,稍后看官方,我们学校的通知。”。而段书凯与王丽丹有何关系?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也不太了解”。7月22日澎湃记者多次致电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求证三人关系及事件调查进展,但电话均未接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当地媒体报道,段某严曾以“怀揣科技强国梦想的好少年”获选感动当地十大人物之一,获奖理由包括“个人科技创新成果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金奖”。

后语:希望西南大学应尽快回应社会的关切与质疑,而不是答复“不清楚”“不方便说”等等。不要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迟迟没有答案,对涉事高校而言,恐非好事。倘若段书凯与段某严真的为父子关系,那所暴露出的问题则不可小觑。往小处说,这是说假话、弄虚作假;往大处说,这是损害教育公平,也是学术不端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试问社会上还有多少这样的”虎父“和”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