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晚报 准时更新

第一时间 追踪学术热点

学术头条

武汉涉事实验室回应小学生获奖:不可能允许进入

7 月 20 日,武汉 2 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癌获奖又有进展:孩子父亲、武大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所说的实验室否认曾允许孩子进入实验,更不认识孩子指导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情人和北大博士后赵可心指出,小学生研究动物项目 3 年前就不能报奖。(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科院派出专项工作组,调查 90 多人集体离职事件!

7 月 20 日,中科院官网报道称: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属某研究单元 90 多人集体离职」相关信息引发各界关切。中科院党组 7 月 17 日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工作组于 7 月 19 日已抵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调查工作。该工作组由中科院党组成员、秘书长汪克强任组长,中科院机关相关厅局负责同志组成。

此前报道《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90 多人集体离职!大多数是博士毕业,有编制》显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多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这在中科院系统内引起广泛关注。(来源:中国科学院)

高校新闻

西南大学一院长与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是父子?院方回应:「正在了解」

此前,澎湃新闻报道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学生段某严分别在其初中二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一年级时(2017-2019 年)连续 3 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获奖成果横跨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

其中,段某严获得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的作品《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与更早前申请的一项国家专利《一种光电双控柔性蛋清忆阻器在数据存算一体化中的应用》高度相似,而该专利的发明人与段某严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同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蛋清做个元器件―柔性忆阻器及交叉阵列的研究与制备》项目简介。

专利的发明人与学生获奖项目的指导老师同名。该专利于 2019 年 1 月 23 日申请。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申报日期为 2019 年 3 月 20 日至 4 月 20 日。

此外,专利的第二位发明人名为段书凯,现任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类脑芯片、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仿生信息材料等。

专利的第三位发明人名为王丽丹。而段某严在初二时获得第 32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水中叉鱼」问题的定量分析和智能优化方法》参赛作品,辅导老师也名为王丽丹。

7 月 17 日下午,西南大学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曾告诉澎湃新闻,学校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有关部门正在调查,尚未出结果。

针对段某严、段书凯、王丽丹三人关系以及事件调查进展,7 月 20 日下午,澎湃新闻再次致电西南大学宣传部。

就段某严和段书凯是否为父子关系,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相关部门正在了解情况,目前无法给出具体反馈。而段书凯与王丽丹有何关系?工作人员表示「也不太了解」。(来源:澎湃新闻)

浙江大学给予强奸犯留校察看处分引争议

7 月 20 日晚间,来自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本科生院学生工作处网站的一份文件在社交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该文件题为《浙江大学关于给予努 XX 留校察看处分的决定》。

文件显示,涉事学生努 XX 系浙江大学 2016 级学生,今年 4 月 17 日,被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以强奸罪为名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 6 个月。根据《浙江大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经研究决定,给予该名学生留校察看处分,期限 12 个月,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计算,到期可以申请解除。

相关文件由学工部发出,即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发布时间是 7 月 17 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核实,此文件属实。

而在社交网络上还流传着其它相关的截图称,努 XX 系学生干部,其所在学院考虑其系初犯,且有强烈的悔恨意识,来自民族贫困地区,且是今年的毕业生,「从教育挽救民族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前学校酌情从轻对该生的违纪处分」。

需要指出的是,后面的这些网传消息暂未得到证实。(来源:凤凰网)

科研进展

柳叶刀:中国新冠疫苗 II 期试验安全有效

7 月 20 日,《柳叶刀》发布两款 COVID-19 疫苗试验结果。其中一项来自 Jenner 研究所,由牛津大学和药企阿斯利康支持研发。第二种由位于中国武汉的 CanSino Biologics 公司生产。两种疫苗均使用了腺病毒载体,并且都报告了疫苗实现对 SARS-CoV-2 免疫反应。在这两项试验中,均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据《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在中国进行的一项 Ad5 载体 COVID-19 疫苗的 2 期试验发现,该疫苗是安全的,并能诱导免疫反应。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疫苗的免疫反应和安全性,并确定 3 期试验的最合适剂量。随后需要进行第 3 期试验,以确认该疫苗是否能有效防止 SARS-CoV-2 感染。

试验共包含 508 名参与者,其中包括 382 名疫苗接种者和 126 名安慰剂接受者。接种疫苗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超过 96% 的参与者发生血清转换,约 85% 的参与者产生了中和抗体。90% 以上的参与者有 T 细胞反应。55 岁以上及此前曾有载体免疫的参与者体液反应较低,但这些因素不影响 T 细胞反应。免疫原性没有因性别产生差异。(来源:The Lancet)

Immunity:伤口愈合时为什么会痒?陈万军团队发现竟然和这个免疫细胞有关!

2020 年 7 月 15 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的陈万军团队在 Immunity 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The Cytokine TGF-β Induces Interleukin-31 Expression from Dermal Dendritic Cells to Activate Sensory Neurons and Stimulate Wound Itching 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发现伤口愈合过程产生的 TGF-β 可诱导皮肤树突状细胞表达白介素 - 31,进而增加神经元敏感性并引发瘙痒。(来源:丁香学术)

Nat 方法 | 开拓 ——RiboSolve 快速解析 RNA 分子冷冻电镜结构

2020 年 7 月 3 日,自然 - 方法杂志在线刊发了斯坦福大学沃奇课题组与 Rhiju 达斯课题组合作的论文,题为加速冷冻电镜引导的判定三维仅 RNA 结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ibosolve 解决了长久以来 RNA 分子解析的难题,快速准确地获得了精确的 RNA 分子结构。变量,Nature Methods 发表了意见,是一个突破性的新方法。(来源:Bio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