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家长的代劳,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02孩子的成长经历才最重要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近段时间,云南昆明六年级小学生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的消息,引发不少网友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项报告怎么看,都不像小学生写的,远远超出其认知能力。后经调查的确发现,该小学生的父母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其爸妈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博士,这篇研究的课题,是孩子妈妈研究课题的一个分支,后来曝出的日记也证实了这一点。

7月15日,该名小学生的父亲发文道歉,表示尊重和服从大赛组委会取消奖项的处理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此番声明却并未获得网友的谅解,因为文章的整体态度,这位父亲都意图把所有过错往自己身上揽,并未想过带孩子一起道歉。

毕竟10岁以上的孩子,也应当具备一定思维能力了,怎会不知道自己此举会占取他人的名额?

这位父亲的做法,和之前他越俎代庖,参与孩子的实验和课题编撰过程又有什么区别?还是一样的包办。

这不是单一现象,当时参加比赛的这些作品全都很高大上,只是因为没有得奖,或者孩子没有写实验日记,并未被深扒。

当下教育中存在的铺路和代劳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孩子不能只靠“拼爹”跑赢人生。

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和未来铺路,其实是一种带有强烈控制欲的爱。

这种普遍的现象,从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开始就有趋势。其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和家长一同完成,既考验动手能力,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然而现实是怎样的呢?家长从收集材料到作品完成全部代劳,甚至孩子连一丝参与感都没有。

最让人感慨的是,这居然还是家长和老师们默认的。第二天上交的手工作品里,基本没几个孩子自己做的,但得奖的总是那些精美绝伦的。

与其说获奖的是孩子,倒不如说是他背后的爸妈,这样的比拼还有意义吗?

而父母们为了让孩子获得认可,也开始慢慢接受潜规则,做起了孩子的“铲雪车”。

美国曾被曝出过一起大规模的高校招生舞弊案,有权有势的人为了让孩子进入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各种贿赂捐款,以获得特长生资格。

除了学习,甚至连孩子工作上的一切障碍,他们都会想办法铲平。有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孩子工作中出现问题,有11%的家长会选择打电话联系雇主。

从小父母就给孩子制造了成长计划,每一步往哪走,不偏不倚,然后一路帮孩子扫清障碍,让他能安安稳稳度过这一生,而不经历挫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样的包办对孩子来说真的好吗?对其余孩子来说,又是否公平呢?

众所周知,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所有经历过的弯路,终将成为孩子的人生经验和感悟;父母替孩子走过的路,将来都会变成坑。

你无法也不可能掌握孩子的一生,他迟早是要独立的。

谁都是在摸索和试错中长大的,少了哪一个经历,也不可能成就今天的你。

一个连挫败都没经历过的孩子,连成功都是父母代劳的孩子,他的成长是乏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父母本身具备优良的条件和经济基础是好事,这能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地做想做的事,但真正把知识学到脑海里才是自己的。

你应该做一个园丁,适当帮孩子修剪多余的枝节,但不要做一个木匠,硬让一颗蒲公英长成兰花。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什么年龄阶段就做什么样的事,父母帮过头,只会让孩子自己的肌肉变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