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一说到养生,都拿《黄帝内经》作为模板,其中有一句: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这是最好的养生方式。

说到养生,尤其是夏季的伏天该怎么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专门写到了夏天: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意思是夏季的三个月,谓之蕃秀,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精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的时令,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

还有一位道教的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里也说过夏天应该怎么养生: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为症块。若患冷气痰火之人,切宜忌之,老人尤当慎护。”

夏天虽然热,少吃冷饮,生的瓜果蔬菜也尽量少吃,尤其是老人,年纪越大越应该注意。

“平居檐下、过廊、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

房檐底、走廊里、窗户纸破了的地方都不能纳凉,容易受贼风,吹一个偏瘫,那什么地方比较好呢?“空敞之处”就是树荫底下、水面的亭子里,比较宽敞,自然清凉,心里的体会也就没那么炎热了,就是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丘处机说的应该怎么养生,看完之后很多是有道理,但现在确实办不到,那是不是古人就能办得到呢?还真是未见得。

唐代柳宗元有一首诗《夏夜苦热登西楼》: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璇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这首诗讲的就是唐代的这柳宗元是怎么过夏天的:酷热难耐,半夜实在睡不着,我就起床,拿起一件衣服,独自登上西楼乘凉,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烁着亮光。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没有一丝凉风送来爽气。热浪滚滚,我得在深井里打水洗澡。火烧一般的燥热,打开门窗过来纳凉,靠着栏杆久久的徘徊,不愿离去,但是热汗淋漓顺着脖子身体四下流淌下来,这么酷热难耐,还谈什么保养。抬头见北斗,问上苍说我虽然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意思是我不是半仙之体,你让我心静自然凉,我真是办不到啊。所以说古人的理论连古人也不见得都遵守。

那古人夏天该怎么样的过呢?

唐代古籍里记载:“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就是拿布搭一个凉棚,人坐在底下乘凉。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还写到了北宋时期,生活在都城的人是怎么过夏天的:

“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编辑这说的是当时的上层社会,极其有钱的人才会这么过夏天,如果没有很多钱的老百姓是怎么过夏天的呢?

当时一般来说也就是找一个树荫或房檐底下,摇着扇子、吹着风,跟现在的老百姓基本上也差不多。

古代还有一个预言叫“郑人逃暑”,说的就是古人是怎么过夏天的。讲的是一个故事,说郑国有一个人在一颗大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就追着树的影子挪自己的席子,总是把席子铺到树荫底下,为的是乘凉。一直到了天近黄昏了,月亮升起来了,月光照在树冠之上,地上也有影子,并跟着月亮移动。他就跟白天一样,追着影子挪动席子在树底下乘凉。

但是苦于露水沾满了全身,白天太阳晒着地全是干的,可以追着树影子在那躺着乘凉。等到这个天黑了之后,地上结了露水,好不容易把这躺干了,树影挪了,把席子拿起来奔那个地方去,这又是一片露水,挪了半天席子也湿了衣服也湿了,身上也是越来越凉,非常受罪。通过这个可以看出:

第一,那个时候的人也是在树荫底下乘凉;

第二,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来处理一个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很多人过夏天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去游泳,可是古人都是宽袍大袖,不能随便裸露身体,怎么可能去游泳呢?还真有,在《四时幽赏录》里记载的这位也可以说是东晋大名鼎鼎的葛洪。

葛洪是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后隐居罗浮山炼丹,在道教里也算是一个先人。葛道长有一个典故叫“入水避暑”,原文是:“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翻译成现在话就是葛仙翁每次喝得酩酊大醉,要是赶上夏天很炎热的时候就泡在水底,而且是很深的水面之下, 8天才浮出水面,“伏气”说的是道家的吐纳修炼法,所以能在水面下憋8天,这话说的确实是神乎其神,可信度大家自己去理解,但是也从侧面看出,在水下避暑也是古人避暑的一个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选择好的地方,比如有一个典故叫“高卧北窗”,说的是陶渊明:“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陶渊明隐居的时候,夏天太热受不了怎么办?就找临北窗的地方高卧。所谓高卧就是找一个比较宽敞,而且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在这儿一躺,清风徐来依然自得,俨然就像是远古的高人一样。后来用“北窗高卧”或者“高枕北窗”形容这个人非常的悠闲自得。

他为什么高卧北窗,因为北边是阴面,南面是阳面,所以在阴面避暑也是比较舒服的。这跟开头说的丘处机的话就完全相悖,他说不能在阴凉的地方,在破窗底下乘凉,会受病的,但是陶渊明反而是这样一个乘凉的方法。

除了在地方上有所选择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在衣服上也得有所选择。那时候的宽袍大袖穿起来多热,其实不然,如果不是正式的场合,古人也愿意穿的凉快点,所以在古代有一种衣服叫“羞袒”,就是古代贴身的汗衣,在古籍里也有记载:“六尺裁足覆胸背”,用的布很少,只是盖住前胸后背,以此命名叫“羞袒”,没有袖子就相当于现在的背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现在基本上听不到的,在《拾遗记》里记载:"黑蚌千年生珠,盛暑握之生凉,名招凉珠,可以避暑。"特别大的河蚌,里边能生出珍珠,把它捞上来,夏天手里握着这个珍珠,就会有凉意,可以避暑。

现在有一位中药叫“砗磲”,就是一种大的贝壳,药用价值里有凉血的功效,能去暑,这也是古人一种消暑的方法,但现在可以说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