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火了,热了,糊了。

继昆明小学生“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奖,后被撤销奖项之后,又有两名小学生的获奖作品被扒了出来。

题目同样高大上:《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小学组三等奖。

茶多酚虽然是个比较生僻的术语,小学生知道并了解,也不奇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是中国人最常用的饮料,“喝茶抗癌”说法由来已久,小学生关注并研究这个话题,也有合理性。

仅从标题,看不出异常;所以很多人质疑的时候,我没跟风。

随着更多细节爆出,我不淡定了。比如该项目的简介——

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

看简介就知道,这实验不简单。

第一步:你得从茶叶中提取出茶多酚。我的天,我就知道怎么喝茶,怎么提取茶多酚……太高深了。

第二步:从茶多酚中找到或者提取它的主要成分,叫做EGCG。

第三步:提前准备好小白鼠,而且小白鼠要经过培养,促使其肝脏生长了肿瘤。

第四步:让患肿瘤的小白鼠“吃药”,也就是把EGCG应用在小白鼠身上,看疗效如何。

别的不说,单就培养小白鼠、让其肝脏生长肿瘤这个环节,没个一年半载也完不成吧?就算能完成,小学生知道如何让小白鼠的肝脏长肿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格按照流程,先让小白鼠长肿瘤(假设需要1年),再提取茶多酚中的EGCG(时间短,忽略不计),然后观察EGCG对小白鼠疗效(估计得半年),这么一算,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参赛学生形成论文时,分别就读三年级和五年级。换句话说,如果严格按流程实验,把时间往前推一年半,也就是大约在上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的时候,就要开始实验。

人家有个好爹,条件可以简化一下,比如直接从医学院实验室中,找到患有肿瘤的小白鼠。这样,时间一下子就可以节省一年。

即便如此,观察药物对小白鼠肿瘤的效果,也需要半年多时间。这段时间,他们是亲自参与,还是别人代劳呢?

昆明一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直言不讳地说:“小鼠成果没有几年不可能完成。”

几年才能完成的成果,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就联手完成了,我只能惊天地泣鬼神地说两个字:呵呵。

这类比赛,已经“严重变味”了。

在中科院昆明某下属研究所工作的研究人员黄某告诉记者,之前有朋友请他帮助孩子参加这项大赛,他帮孩子设计了一个符合其知识能力水平的项目,没想到班主任看过后却连说“太low了”。

“班主任把之前的获奖项目给我看了一下,我大吃一惊,很多项目至少都是硕士、博士才能完成的。”黄某说。

“变味”是双向作用的结果。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有应试教育的土壤,有家长的拔苗助长,有学校的功利心态,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

这是功利心态在科技领域的体现。富二代靠财产拼爹,搞科研的爹妈们,弄钱没有太大本事,弄个奖,总还好吧?

昆明研究直肠癌的小学生,父母都是研究员;研究喝茶抗癌小学生的父亲,也被曝光,是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虽然该院长声称“不存在违规情况”,我们也希望如此,但别忘了,有句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父亲是院长,便于研究小白鼠和茶多酚,这无可厚非。但我说的“近水楼台”,不是这层意思。

而是另一层:大奖的评委会,都是他们的“业内人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多酚”研究者,爹是医学院院长;“直肠癌”研究者,爹妈都是研究员。

前者尚无定论,后者奖项已被取消。我们以后者为例,来看看评审规则。

据报道,“奖项的评审由大赛组委会组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评委会”。

为了防止造假,大赛也有把关环节,比如做项目时“拍照留痕、留存资料”,更关键的,是“在各级比赛中设置了答辩环节”。

怎么答辩呢?一言以蔽之,场地封闭,“除了专家和参赛学生,其他人不准进入”。

于是问题来了:像下图这种“硕士生、博士生”才能研究出的东西,专家答辩时,稍微问几个问题,不就露马脚了吗?

这位同学,你先说说,什么叫“敲低”?什么叫“C10orf67表达”?什么叫细胞系?“sw480”是什么意思?“DLD-1”是什么意思?

反正我是一点也不懂。

这样的答辩,小学生是如何顺利通过的?

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事先知道专家问什么问题,提前背熟;

第二,专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问“你怎么想到研究这个的”之类无关紧要、谁都能答上来的问题。

答辩一定有猫腻。

如果是第一种,只能说明,答辩存在内幕、黑幕,某些“业内人士”提前和评审专家做了沟通,违背了公平原则;

如果是第二种,则说明专家对这种造假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答辩、审核形同虚设,毫无意义了。

大赛的诞生,本意是引导学生们热爱科学、参与科学实验,动机很好;可一旦陷入人为拔高甚至故意造假的境地,就失去了其本来意义。

这种拔苗助长的功利化心态,不仅不会带动学生热爱科学,反倒会让很多师生心寒,打击他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