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港新片区自去年落地后,高端产业就已强势崛起,以总部经济、前沿产业、国际贸易为主来布局高端产业,如今这里已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这样明示:新片区是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桥头堡,将肩负支撑中国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参与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战略任务。新片区将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推进进一步开放,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位及规划范围示意图

寥寥数字就能看出,国家对新片区的寄望不仅止于上海,甚至也不仅止于中国,它面向的正是“向海而生”的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片区的战略使命

从国家整体方针来看,新片区将带动长三角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竞争,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

长三角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港新片区实景图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重要的战略空间,临港新片区将加强开放制度探索与经验推广,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辐射带动效应,使长三角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经济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临港新片区将承载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成为上海未来的开放高地和战略增长极。

临港,不止于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新产业齐聚临港

本次国土空间规划草案中,新片区直接从两个方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目标:

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不少于上海总数的1/3

2、社会的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标体系示意图

可以想象一下,整个临港集中了上海总数1/3的跨国公司总部,并且产业是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高端前沿产业为主,这些高能级产业的如此集中,背后意味的是大规模的高端人才聚集和超强购买力、超强消费力的汇聚。

而在研发经费上,2019年,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为4%,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2%,而临港新片区,研发投入的比重,已经差不多是2019年上海和深圳的两倍。

仅仅一个新区,投入研发费用要超越上海和深圳两座城市,可见国家对临港的态度和决心。

这也就是为何特斯拉这种全球最高端的汽车制造企业能落户临港的原因所在,而现在以及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产业选择新片区。

上海临港官方微信前几天又一次发布了落户临港的18家重磅高端企业,包括蓝湾进平(新能源储备公司)、格科半导体(芯片)、商汤科技(人工智能)、新微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研发平台)、盛美半导体(集成电路湿法设备龙头企业)、德建聪和(生物医药)、臻格生物(生物医药)、上飞装备(飞机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上海临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湾——宜业宜居 特色发展

作为临港新片区核心功能组团区域,海湾以产业+生态+旅游三大优势顺着临港新片区的发展,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海湾的产业定位明确为生物医药研发、先进制造、文化旅游,包括重点产业引进等宜居宜业的居住属性。

生物医药研发、先进制造两大产业作为新片区的支柱型产业,将为海湾后续的GDP做出重要贡献,并且能够引入大量高素质人才,而人才是决定区域购买力以及区域房价涨幅的关键要素。

文化旅游业将为区域居民提供更加优良的生态、生活环境,能够促进海湾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并能够带动区域商业、学校、市政工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落地,为板块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区位规划示意图

根据《草案》公示,海湾将依托临海资源禀赋,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品牌,结合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培育医疗康养功能,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研发和先进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公共设施能级,建设海湾地区中心。

具体可划分为星火工业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协同滨海休闲旅游区培育医疗康养功能。滨海休闲旅游区依托临海资源禀赋,举办休闲运动赛事,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品牌。生活居住区重点提升公共设施能级,满足海湾片区生产、生活需求。改变工业区路网组织格局,加密支路网络,实现效率和品质提升。

海湾还将联动张江药谷和奉贤东方美谷,重点布局森林康养和医疗美容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发挥碧海金沙等滨海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布局休闲度假旅游相关专业服务产业。

新片区高端产业定位已决定了海湾未来产业的走势,海湾也将不负众望,将成为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业的又一核心区域。

在高端产业这张王牌带动下,海湾正在逆袭走向国际化,成为上海南部一颗闪亮的明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时间掌握楼市动态

本文相关素材图片来源于网路等,图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编辑:魔都大本营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