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六,陈奕迅在举办了《Live is so much better with Music Eason Chan Charity Concert》慈善音乐会,还是因为国事的原因,这场音乐会是以线上的形式播出。

从凌晨6点的尖沙咀星光大道海滨,唱到傍晚5点的香港红磡体育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数网友为这份“陪你去看日出日落”的浪漫所惊艳

然而今天想跟大家说的是,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一首自己的陈奕迅?

初听陈奕迅,从《你的背包》开始,一听就是十几年,不是说听陈奕迅的歌十几年,单单这首《你的背包》,纯粹地听了十几年,一直存在歌单里,从上学时的mp3,到第一部能播放音乐的手机,再到后来的车载音乐,现在的网易云歌单。这首歌一直都在,从未被冷落。

它就是我的专属陈奕迅,每当我听到熟悉的旋律,熟悉的歌词,无论身处何时何境,心底总会泛起一股特殊的感受,似悲似痛,似苦似涩,似追忆似释然,说百感交集有些矫情,但无论听了多少遍,总会在我心里泛起涟漪。

而我相信,每个心中,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陈奕迅。

陈奕迅的歌,旋律好听,歌词更好。

但大部分词,其实不是陈奕迅所填的,他自己也曾经表示,更善于用音符来表达情感,写词不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什么听他的歌,每到动情处,都会觉得那些词写得好动人呢?

有人说,那是林夕黄伟文们的功劳。

是,也不是。

恕我直言,林夕黄伟文们,不止给陈奕迅一个人填过词吧?

诚然,这些词中大佬,都各具自己独特的魅力,但为什么到了陈奕迅这里,就变得格外生动鲜明,容易直击心底、催人泪目呢?

一直到后来听到林夕的采访,才有些明白。

林夕说:(陈)是一个爱音乐,又很有想法的人,属于那种要求自己一定要先理解歌词再表达出来的歌手,一定要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了,他才会放心唱。

看,也许这就是原因:

一个歌者的自我修养!

每个字他都要清清楚楚,才放心唱。

说得深一点,每一首词的情绪,他都要自己去体会、理解、感受,然后再把这些情绪结合到旋律上面,再传达给我们。

到我们听到他的歌时,便自然而然能一音入耳,即叩心门!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吧?

《好久不见》里那种辗转反侧的思念不得,他要先去感受;

《孤独患者》里那种曲高和寡的拉扯纠结,他要先去体会;

《浮夸》里那种声嘶力竭的慷慨愤怒,他要先去理解;

《富士山下》里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纠葛,他要先去明白······

有多少首歌,就有多少种情绪;有多少种情绪,就有多少个陈奕迅!

而总有一个陈奕迅,能一开口,就把你经年累月筑造的那道心墙,击得片瓦不存!

相信我,这对陈奕迅来说,只是信手拈来,易如反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