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超妈

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天生重要。”可见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得语文者得天下”,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中考高考,语文的地位都是第一重要。

所以,孩子要成绩好,学好语文很重要。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深语文老师提醒,学好语文就三件事:阅读、背诵、写作。

1、阅读

一位语文老师说: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的时候,才会形成语文能力。

有调查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的孩子。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在写作上才能够有突出的构思、恰当的用词,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也超过常人!

孩子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大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当孩子的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语文对孩子来说将不是一门需要攻克的学科,而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好朋友。

阅读不是快餐式阅读,消遣性阅读,碎片化阅读,这样的阅读只会让孩子浮于表面。

在这个阅读方式多样,阅读品类浩如烟海的时代,“会读”比“多读”更重要!

在孩子的词汇量还较为贫瘠的时候,选择儿童绘本、童话故事给孩子看没什么问题,这样的阅读选择是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但是等孩子的词汇量逐渐丰富,理解能力逐渐提升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名著让孩子阅读。

名著文学底蕴深厚,能够熏陶孩子的品味,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

孩子看不懂,就去问,就去探索,就去多读几遍,读的多了,理解能力自然提高了,孩子也更有自己的思想了。

阅读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肚子里的货充足,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学起语文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2、背诵

自2017年全国中小学使用统一教材后,文言篇目大量增加。

整个小学古诗文增加55篇,增幅高达80%,初中古诗文也占据全篇51.7%,每年级增加10篇以上。

语文课本中的《日积月累》栏目,内容基本以古诗文、谚语、成语、歇后语等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并且通通要求背诵。

一些网友表示:

“增加一些古典诗歌名篇还是好的,古文的文学性比许多现代的文章更浓。中小学的时候多学些,有助于国人对历史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明白中国的底蕴。”

也有部分网友担忧,文言文比例增长后又将增加小学生背诵课文的压力。

低龄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古文的涵义,要求背诵为主的学习方式能否学习到古文的真正精华?

其实,熟悉才是理解的基础,背诵才是语文学习的内功,没有幼年的熏陶储藏,就没有长大后的活学活用、水到渠成。

很多孩子说话时,总是词不达意,写作时想写几句古诗名言,脑子里隐隐约约有印象,可是就是记不起来。

其实这就是背诵不到位的后果。

如果说大量阅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东西吃进肚子里,那么大量背诵就是一个消化的过程。

背的优美诗文,名人名言多了,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写起文章来博古通今,这样的孩子,语文成绩不可能差。

学语文就是要下苦功夫的,多记点东西,多背点东西,多学点东西,孩子的语文水平才能越来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写作

前些年,某区教育局决定全区小学毕业班来一次统考,看看小学的教学质量究竟怎么样。

这一考不要紧,考出了个令人注目又令人吃惊的问题——全区3000多名毕业生,语文前17名的学生都是一个老师班上的,而且,班里的其它学生排名也很靠前!

教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老师,一位全国有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带人前去调研,看看这位老师是怎么教语文的。

这位老师说:六年来,她只抓了两件事,一是读书,大量地读课外书;二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坚持写。

从这位老师学生写的日记来看,篇幅有长有短,长到几百个字,上千字,短到只有一、两句话。

内容包罗万象,有记事的,有状物的,有议论的,也有写读书心得的。

但毫无意外,孩子们都写的可圈可点,很有想法。

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表明:要想学好语文,多写是关键。

语文学习,阅读是积累,背诵是消化,写作就是输出。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不要给孩子制定框架,让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但唯有一点,要认真对待。

孩子写得多了,首先,遣词造句会更加灵活熟练,其次,孩子的奇思妙想具化为文字,让孩子的思维更灵活,想象力更丰富。

孩子日记写的多了,写起作文自然不会脑袋空空,作文内容也不会空洞无物。

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写作是情思的表达,背诵是经典的储存。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多读,多背,多写,是语文学习的三把钥匙,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