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聿铭先生将苏州视为故里,这里也是贝氏家庭的根基所在。苏州博物馆的建设让贝聿铭先生将故乡情怀、中国文化、建筑心得全部融合到了一块,他亲切的称苏州博物馆为“我的小女儿”。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部分来解读苏州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对于个人来说,苏州博物馆本身也是一种珍藏之物,所以介绍的比较详细致使篇幅过长,又难舍喜爱之情,因而将其把博物馆内的藏品单独进行了介绍。对于苏州博物馆的介绍主要分为源起、精工、忠王府。

本文来自公众号花菜阿良(id: huacai1016)

源起

这个伟大的华人建筑大师重建了他的家族失落的精髓,用到的却是他独特的现代语汇。

2006年苏州博物馆开幕式时英国媒体报道中写道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东广州,乃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赴美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贝聿铭先生曾获得美国建筑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金奖、日本帝赏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巧用光线,使空间变化多端;善用混凝土,忠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玻璃钢材,让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以充分表现;几何构造风格,让现代主义呈现出活力的艺术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聿铭先生主要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你们不用找我,你们重要的不是现代的高楼大厦,现在你们需要的是城市的保护方案,而且还必须把运河清理干净。

这是90年代苏州最早来找贝聿铭先生时的回话。众所周知,要真正改善河道是非常难的。虽是回绝,但是在这段时间里,贝聿铭先生还是让大儿子贝定中参与到苏州水质的改善。

这一等,一直到2002年贝聿铭先生85岁高龄时才下定决心,将自己此生的最后一座作品留给故乡。

当最初的概念方案刚出来的时候,受到了一些质疑,第一是15米高度的限制第二是大家都希望用苏州传统材料——砖瓦来建造博物馆。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协调,贝聿铭先生在高度上进行了妥协,将部份的功能安置在了地下。但是运用新材料这一点上,贝聿铭先生还是坚持了自己最终的想法。

2003年开始建工,历经一年左右时间,贝聿铭先生对苏州博物馆注入了诸多心血,无论是展厅的尺度、光线,还是陈列方式、细节,甚至馆内所有的树和石都是自己亲自挑选。

正是因为这种严谨的态度,苏州博物馆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赞誉不断。可以说,苏州博物馆不单是贝聿铭先生送给故里苏州的一个礼物,赋予了苏州文化新的气息,更是将中国建筑形式以新的表现手法展现给了全世界

精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喜欢各种标签式的称谓。对我而言,建筑就是建筑。没有什么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解构主义。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使用你所有想用的主义称谓。

但我不相信这些,它们如过眼云烟,而真正留存下来的那一个还是建筑本身——各个时代的建筑。

贝聿铭

贝聿铭先生在苏州的童年时光大部份时间都是沉浸在园林中,所以苏式园林中的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对他影响颇深。

贝聿铭先生在对苏博进行设计的时候所表现的是“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和谐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以中国建筑和苏州文化作为根基,让作品在传统和现代碰撞中重新“发芽”。

如何把苏州元素

融合到苏州博物馆里?

01 外形

苏州的古建筑屋顶,大多都是斜坡式。为了能和周围的建筑更好的保持一致,贝聿铭先生在对苏州博物馆进行设计的时候,保留苏州古建的斜坡式元素进行创作。去形取神,代入充满现代感的建筑线条,让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简洁大方,立体空间感十足。

传统的木梁结构,被轻型的钢铁和混凝土重新诠释。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建筑更好的继承了苏式园林的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又有着现代建筑艺术利落的几何造型,以及完善的人文功能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材上贝聿铭先生放弃了苏州传统砖瓦,贝聿铭先生认为由于砖瓦屋顶的形状比较特殊,很难会在结构上有所变化,对建筑的限制也会很多。

为了能够摆脱束缚贝聿铭先生最终选择了一种名叫中国黑的花岗石,这种石头产于内蒙和山西交界处,材质坚硬,颜色黑中带灰,淋雨时是黑色,日晒后却呈灰色。几何图形的全新演绎再加上黑白灰的主色调,让整个建筑清新雅致,显得既现代又传统。

贝聿铭先生谈到:“关键是如何做到‘苏州味’和创新之间的平衡,我们在‘苏而新,中而新’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譬如我不用瓦片就是这个道理。和石材相比,瓦片易碎,又不易保养。

我所采用的青色花岗石材既便于护养,又与苏州的粉墙黛瓦格外协调。另外,在建筑的高低处理上也做了一些文章。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也是苏州古城的一大特点。”

02 庭院

除去展区主体建筑之外,主庭院几乎占据了整个面积的一半,这里也是贝聿铭先生最为花心思的一部分。苏林园林里的叠山、假石、小桥流水、亭台水榭等都在这里得到全新的呈现。这就是贝聿铭先生笔下与众不同的苏式描绘。

‖ 片石假山 ‖

片石假山,是整个后园的一个亮点所在。当时贝聿铭先生的灵感来源自苏博里的一幅米芾山水图。

但是在挑选石头的时候,贝聿铭先生并没有选择苏州的传统的太湖石。众所周知,太湖石以“透”“瘦”“漏”“皱”的特点,在苏州的诸多园林中都可以见到。问其原因,贝聿铭先生则说用太湖石再来堆一个苏州园林,永远也堆不过狮子林

贝聿铭先生最后特地选用山东的泰山石来进行加工切片,变成了现在眼前的这种小三角的样子。为了让石头更有古画感,加工后的石头特地用火枪烧了一下,这样颜色会有深浅明暗的关系,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水墨画中的那种浓墨深浅。

而石头下面还有水池里面的鹅卵石也全部只有一种青灰色的色系,不允许出现别的杂色。真正做到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在烟雨朦胧季,远观白壁石绘,像极了一幅层峦嶂的水墨山水图。墙外的那片树是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的树,换句话说,借用拙政园的景,让整个画面感更加生动形象。

可以说,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这面墙正是他对于传统和现代探索中的另一重要元素。

‖ 水景 ‖

主庭院的水景深大约一米,水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却让人倍感开阔。水面上有亭,桥,台,沙等,水中布有浮萍,再加上锦鲤翻动,动静结合,让人倍感愉悦。

当你观赏完展厅之后,坐在池中之亭看着铺满鹅卵石的池塘,鱼翔浅底、观南面桂树芳香、湖面折桥曲折……这一系列的元素全部脱胎于中式古典园林,在保持苏式园林神韵的同时却又更加雅致。

‖ 光线 ‖

首当其中的是入门后的中央大厅,中央大厅连接着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由传统的坡顶形式进行设计,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像一幅几何形绘画。框架内所采用的是玻璃材料,让采光更加的明亮通透

中央大厅的两边东西廊,我们可以看到贝聿铭先生借鉴并且改良了中式传统建筑中的天窗,将窗户开在了屋顶正中,与斜坡屋顶形成一个折角,显得错落有致。

采取仿木饰面的金属材料对光线进行过滤,这样的话光线进入廊内,更显自然柔和,一片片的光条投影于白墙之上,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变幻,光影交织中仿佛周围的线条都流动了起来……

这也充份体现了贝聿铭先生“让光线做设计”的精髓。

‖ 庭园小景 ‖

这是贝聿铭先生特别设计的一个小景,位于两个展厅中间,左侧放置太湖石,右侧栽种石榴树。可谓是整个展馆的点晴之作。

在贝聿铭先生的概念中,园林中的树还是石头都是有自己的灵魂的。

太湖石,以“透”“瘦”“漏”“皱”的特点成为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如果有水从上面流下,石头上的每一处空隙都会有水流。

石榴树象征多子多福,在中国也是吉祥之物。这颗石榴树造型古朴,蜿蜒曲折。白墙黛瓦中,这份景致尽显风流。

苏式园林中讲究“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营造,所以窗也是园林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苏州博物馆里分布了很多的几何六边形窗,这些都是对苏式园林经典元素的一种提升。用窗做框,加之窗外精心布置的太湖石和石榴树,成就一幅绝美画作。

最好的取景效果在于夕阳西下的时候,光和影交绘,让这副美景格外生动。

‖ 墨戏堂宋斋 ‖

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这是一间根据宋画复制的宋代草堂,也是苏州博物馆内唯一一处以中国传统手法营造的展厅,文房四宝,格子木窗,风姿翠竹,湖石成趣……

这间文人陋室是贝聿铭先生与东南大学教授朱光亚达成的共识,贝聿铭先生让这间宋代草堂成为展品,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尊重,意在让海内外游客参观后,从中能更深刻地了解和感受中国历史文化。

墨戏堂宋斋按照宋代《营造法式》,采用传统施工工艺,使用青石、编竹夹泥墙、茅草等材料。房内摆设,根据宋画模仿宋代古家具及厅堂陈列。

斋内(应该说所有苏州博物馆内)所用到的竹子,都不是苏州的竹子,都是从竹乡安吉亲自挑选而来。为了让竹子的疏密更具灵动感,贝聿铭先生亲自布置。

忠王府

忠王府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穴。

李鸿章

忠王府,位于苏州博物馆的出口处。可对比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新馆来说,这座忠王府的存在感实在太弱,几乎都是匆匆散去。对此我也并未留下太多深刻印象,就此一笔略过。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赫赫有名的军事人物。清咸丰年间,李秀成领太平军攻克苏州。据《苏台麋鹿记》载,李秀成占领苏州后,“以复园吴宅东拓于潘,西拓于汪,兼而并之,建为王府”。从而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居住地。但好景不长,时隔三年还没等府建成,李秀成便匆匆下台。

未完待续

接下来敬请期待 苏州博物馆馆藏之宝

人生过半,开始想要坚持一点梦想。一路行走,去看没有看过的风景,记录不一样的人生。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花菜阿良,世界那么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版权声明:图文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勿转载使用,否则依法追究。若有来源信息标注错误或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