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陈光标
0101 穷则思变
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江苏泗洪县天湖岗乡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所在的村子是有名的贫困村。
在陈光标的记忆中,他在10岁之前从来没吃过肉,肉味究竟是何味?他是不知道的。再者,陈光标家里有兄弟姐妹5人,在他2岁那年,碗里的稀饭突然比平时多了一些,后来才知道,自己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饿死了。
也许是穷怕了,陈光标小时候的唯一心愿就是能够吃上一口饱饭,简单归结起来:养活自己。为了早日走出贫穷的阴影,陈光标对金钱的渴望愈加强烈。
10岁那年,陈光标为了挣到1块8毛钱的学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商业尝试。他找了两个水桶打满水,挑着走到几里远的集市上叫卖,等待集市上那些口渴的人来喝。
就靠着每天两三毛钱的商业收入,陈光标攒够了自己的学费。这样的经历也让陈光标找到了商业的乐趣,成为他成功路上的基石。
三四年后,陈光标的商业实践不断升级,在他17岁的时候,成为了家乡显著有名的“少年万元户”。
年轻时的陈光标
多年后,陈光标回忆到,一个人童年时的经历和经验,往往会形成日后行事的固有习惯。在他的经验中,要想赚取更多的钱,就不能太过计较,要懂得让利。其次,就是待人要真诚友善,别人才愿意去相信你。
0202 贵人相助
1985年,17岁的陈光标考入了南京中医学院,从此背井离乡。
陈光标学的是针灸专业,当时的愿望就是做一位医生,救死扶伤。毕业之后,陈光标被分配到了南京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两点一线,每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对于当时很多人来说,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但陈光标却无法忍受这种慢吞吞的生活方式。果然,最终还是辞职下海创业去了。
很快,陈光标就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生意没有起色,钱包日益干瘪,心情逐渐低落。当时的陈光标穷得只剩下一腔理想,连单人间都租不起。每天起来后到南京夫子庙走两圈,回来倒头就睡。
陈光标下海创业
陈光标在心底暗自发誓,“永远不能放弃,就算死也要死在外面”,就这样,一晃就是一年。
1996年,一个叫张婷的女人走进了陈光标的世界中,这一年陈光标27岁。两人情投意合结了婚,生下一子,陈光标给其取名为陈环保。
陈光标一家三口
婚后,张婷给予陈光标很多帮助,自己的工资全部交给陈光标创业,甚至还向父母借钱去支持陈光标。这一年,陈光标创立了人生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并由此攫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几年后,陈光标组建了新的公司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致力于再生资源利用和新型材料制造等朝阳产业,陈光标的事业再上一个大的台阶。
0303高调慈善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陈光标带领一支由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驰援灾区。陈光标亲自参加救援行动,抬、抱、扛200余人,并捐款亿元资金。
汶川地震中的陈光标
这一伟大的善举使得陈光标一夜成名。就在这一年,陈光标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并当选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被广为人知,老百姓津津乐道。
“首善”、“好人”的标签成为了陈光标行走江湖的人设。此后,陈光标的公益事业也一直围绕着慈善和环保进行。截止2012年,陈光标累计捐款超20亿,帮助特困户逾70万户。
陈光标
此后,陈光标的行事风格也愈发高调。但“人怕出名猪怕壮”,高调的行事风格也给陈光标自身招惹了大麻烦。
2016年,财新媒体连发5篇“揭秘”,起底“首善”的真相。认为陈光标捐款撑死不到1亿,各种数据掺水。一时间,陈光标“首善”人设崩塌,被议论纷纷。
“首善”人设崩塌
之后,又被曝出伪造公章被调查,一度再将陈光标推上了舆论的浪尖风口。
经历了种种事件之后,陈光标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还是要低调”。也因此,陈光标迅速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消失在人海之中。
0404低调做人
如今的陈光标做人稳重,做事低调,似乎更加“成熟”了。
2020年,陈光标在抗击疫情的活动中接受采访表示“我去年总共赚了大概接近一个亿,现在已经接近7000万捐出去了,也就是说70%的捐出去了。这么多年我都坚持60%捐出去了,现在达到了70%。”
陈光标抗疫捐物资
陈光标在被问及“为何不在高调做慈善”了?
陈光标说,之前他高调做慈善,是想带动更多的企业家来回报社会。“但由于有些媒体朋友不友好,一段时间内每天的头条都是‘陈光标是首善还是首骗’之类的新闻,给我父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给我两个在学校的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一有负面的消息,手机上就天天显示,我的孩子、父母看了都哭得厉害。
“算了吧。”陈光标说。
0505大表哥说
从高调,到低调,但是依然不忘记正义凛然。
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在默默付出。这里面有多少故事,又有多少人能够读懂。或许,我们的文化对于个性张扬和行事高调缺乏包容性,于是我们都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需要陈光标,更需要更多向陈光标这样默默为社会所奉献的人。
慈善该高调还是低调?
对于过去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和现在的低调,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