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来到7月中旬,高考已经圆满结束,面对难得的暑假,高中毕业生们欣喜若狂。然而,同样结束了阶段性学业的大学毕业生却开心不起来。

7月以来,各地大学毕业生陆续完成了相关手续,告别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正式走入社会。然而,作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处境却十分尴尬,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部分企业经营不善,勉强维持已是不易,不少企业纷纷倒闭或大规模裁员,今年的大学生校招岗位大幅度缩水。

针对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发文表示:以今年的特殊情况,毕业生找工作切莫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待业下去、挑肥拣瘦,不是明智的做法,作为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首先应当考虑的是让自己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应届毕业生求职向来都难,只是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困难更加凸显而已。要想找到各方面都合适和满意的工作非常不易,这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是大学教育与职场需要严重脱节。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但迟迟得不到解决,归根到底是产业发展的程度和特征与大学教育理念存在错位所导致的。真正走在技术和理念前沿,需要高学历、高理论能力相匹配的就业岗位是很少的,大部分工作岗位还是需要实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方面正是综合性大学教育中所缺乏的。

二是用人单位需求有限。企业对聘用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十分有限,大部分企业及岗位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熟练人员。因此,大部分校招岗位本来就源于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自不必说,其他类型的企业录用高校毕业生,为大学生就业添砖加瓦,也能换取一定的补贴或好处。因此,若非政策有意引导,恐怕在平常年间的校招岗位也不会很多。然而,由于今年情况特殊,企业自顾不暇,录用应届毕业生所带来的好处只是杯水车薪,相比之下,长期的资金压力更让企业无力承担。因此,许多企业纷纷放弃了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念头。

三是大部分毕业生没有生存压力。对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读大学期间的生活费依然靠父母资助,毕业以后,父母也会随着惯性,每个月给孩子补贴一定的生活费,担心孩子刚开始工作收入不高,尤其在外地工作还要交房租的,更是担心入不敷出。同样地,如果孩子待业不工作,大部分父母也会继续养着孩子,甚至鼓励孩子不必心急、不用委屈了自己,等到有合适的工作再决定。

在戴建业教授看来,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光出在经济环境和企业身上,大学生自己也有责任。一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职场观都存在误区,不论什么时候、家庭条件如何、有没有疫情的影响,作为二三十岁走出大学校园的成年人,第一要务是要能自己养活自己,让自己活下去,不要再伸手向父母要钱!只有当生存不是问题,才有资格谈爱好和梦想。在这一特殊之年,大学毕业生更应当树立独立的职业观。

单位老同事的女儿,正好赶上今年大学毕业,一毕业就面临待业。其实,工作机会并非没有,但大学毕业生挑挑拣拣。要么嫌辛苦、要么嫌不够体面、要么嫌专业不对口,找工作就跟找男朋友一样,挑肥拣瘦,总希望处处完美、处处都令自己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在一年年扩招,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增多,学历贬值。相比于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竞争压力一年年增大。因此,大学毕业生需要的是迅速进入职场,在职场中进一步磨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能一直让心态停留在校园,待业时间越久,与社会脱节越严重,越容易失去自信并产生社交恐惧症

一开始接触的工作,可能并非是自己熟悉或与专业对口的,但也许做着做着就会喜欢。如果能做好一件与自己专业不一致的工作,不是更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突出吗?如果一直不喜欢,也可以骑驴找马,通过实践为自己排除了一项选择。年轻的时候可以多试错,避免今后再走弯路。

纵观当下那些位知名的企业家,如今投身的领域几乎都与年轻时的学业和经历不同,但这都不妨碍他们如今所取得的成就。社会的需求在哪里,需要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就能成为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