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周末,许久不联系的表妹给我发消息,后来我见她情绪低落,一打视频就看到她哭丧着脸,直喊自己这一届毕业生太难了,真的不想就这么毕业了。我才想到,表妹读的是我们甘肃武威一家职业学院,一个小四线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表妹上的大专学校已经毕业了,这几天陆续有社会企业到他们学校招聘,但是出奇意外的是,她所在的营养师专业,招聘的本地企业只有一家,在兰州,该企业只要两个人,更让人气愤的是班主任早已经内定了名额······

我问她为什么不在争取一下呢,她叹气又眉头紧皱,说大一的时候因为一点小事,班主任跟她和另外一个女同学结下了梁子,从此她就是班主任眼里的眼中钉。

她就算再小心翼翼,班主任还是很偏心,有一次她去问为什么没有给她助学金的名额,班主任进去就以一些杂事说了她30分钟,没有说半句关于助学金的事情,她从办公室出来在门口就大哭了一场,觉得好狠自己当初不好好上学,成绩那么烂,上了大专没有好的就业环境不说,还再学校被老师看不起,那以后就彻底的失望了。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也感觉到很震惊,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大专学校的老师都可以这么权势滔天了?内定实习生名额,私自挪用助学金的名额?听表妹说,那老师50多岁了,是一个老头,就喜欢和班上一些长得好看点的女同学说话。真是让人七窍生烟啊,这都是什么人们教师!

目前表妹对自己的专业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们都出自甘肃深山里的农村,再我们县城,好一点的餐馆都没有几家,更不要说营养师了。我们那里大多数的同学,学的专业到了老家无用武之地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家里人不希望孩子们去外地,孩子们又不甘一辈子向父辈们那样在乡村生活。所以大多数毕业后要么报考了“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一些教育教师岗位,支援新疆教育,将来在那里定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剩下的一小部分,仍然选择去外地闯荡,因为他们知道,趁年轻不出去闯闯,将来就没有机会了。更有很大的一部分选择了小县城里从事酒店,销售,售货员等和专业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岗位。大家都觉得这样在正常不过了,很多年后才想起来,说不定换个地方,自己也有可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大专生处在一个特别尴尬的境地,比上没有本科学习的知识多,比下好像比高中毕业多了一点点。大多数人说大专只要三年,比本科早一年就业,本科课业多,学习任务重,专科学技术,出来好就业。殊不知,各有各的难处。

很多大专学校都是一些当地的技术学院成立起来的,没有专业的老师,有些专业甚至还不如新东方和蓝翔。专科老师看似注重实践教学,但往往很多都是流于形式。为了不挂科而教技术。

在加上专科学生的基础本就薄弱,很多专业性强的技术很多学生无法消化,这就导致了很多专科学生为了考试而上课。反正我上的大学就是这样,看似课少,轻松好玩,还可以做做兼职,结果最后脑子空空就毕业了。

表妹说她不愿意去外地的原因是,今年疫情还不稳定,南方大多数地方都是暴雨洪水,灾害频频,离家好几千公里,浙江实在太远了。

父母身体也不好,本想着学校组织去西安或者四川实习的话,还可以趁放假回家看看家人。结果学校强制要求去外地,本地企业有没有几家,每个条件都差不多,要么半年学习,要么为企业打一年工。她欲哭无泪。

更要命的是全系都要去外地,北上广江浙沪最多,不能申请自主实习,强制下充满了各种抱怨的声音。

和所有毕业生一样,表妹面前一边是未来充满不确定的惶恐,一边是明年才能拿到手的毕业证。她被迫走上一场不愿意又必须服从的实习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样三流大学强制要求毕业学生实习必须与外地企业签订实习合同,本地又没有消化能力的做法大家怎么看,开了很多听起来漂亮,出来没什么卵用的专业,三年毕业,一出校门就面临失业,无数学生未来充满了更多隐性的危机。

这样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社会的反思,为什么高素质人才往往比普通人更难就业,国家是不是应该把控一下大学招生的质量问题。多开展适宜社会发展的专业,取缔一些被淘汰的专业,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