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英文单词snipe,这个词来源于1773年前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士兵的一种游戏,他们经常猎杀一种英文名叫Snipe的沙锥鸟。

这种鸟体型很小、动作敏捷,很难被击中。英军在那里闲来无事就展开猎杀比赛,将那些排名靠前的猎杀好手称之为sniper。后来,sniper逐渐演变成专业狙击手的正式叫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狙击手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活跃于朝鲜战场的“狙神”张桃芳。他的惊人战绩是:单兵作战32天,发枪442次,毙敌214名,自己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如果朝鲜战场继续打下去,他的战绩会更突出,甚至会超越排在他前面的那些狙神。

各国的狙击学校对世界狙击手的战绩做过统计、分析、研究,将他们的作战技巧、心理素质、战场反应以及狙击武器等作为学员的必修课,这些在战场上的“冷面死神”都是狙击手的最好的老师。

排在张桃芳前面的七大狙击手排名如下:

1. 西蒙·海耶白色死神【芬兰】 2.伊万西德·萨连科【前苏联】 3.尼古拉·雅克里维奇·伊林【前苏联】4.瓦西里·扎伊采夫德军狙击王克星【前苏联】5.马蒂亚斯·海岑诺尔【德国】6.查克·马威尼冷血杀手【美国】7.柳德米拉·M·帕夫里琴科狙击女王【前苏联】

这里必须要强调下白色死神西蒙·海耶,他狙杀了542名敌人,总共杀死705人。此人的综合素质非常高,是天生的战士,这多出来163人是他用轻机枪射杀的。

西蒙·海耶的出现令苏联军人大为惊恐,甚至出动轰炸机对其可能出现的地方进行地毯式轰炸,但是毫无效果。后来,苏联派了特种小队专门负责杀死西蒙,不过都被他干掉了。苏联又组织了一队反狙击枪手,结果还是被西蒙全部干掉。

或许,上帝不再垂青白色死神,在一次小规模的战斗中,一颗流弹击中了西蒙的头部。战后,谁也不知道是谁击中了这位白色死神,因为这完全是一位不知名的苏联士兵靠运气击中的,连击中者本人也不知道他的这一枪终结了白色死神的记录。

因此,西蒙·海耶和张桃芳放在一起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张桃芳的记录停止是因为战争的结束,而白色死神是因为自己受伤后无法再上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兵临城下》的原型瓦西里·扎伊采夫是最适合和张桃芳进行比较的。两个人都是从战场上的小兵逐渐摸索出了符合自己风格的狙击战术的。瓦西里的个人战绩是击毙225名官兵和11名狙击手,其中包括德军著名的狙击手学校校长,狙击之王科宁斯。

两个人使用的狙击步枪都是莫辛纳甘步枪。德国人为了消灭瓦西里派出了狙击之王科宁斯,美国人为了对付张桃芳也派出了王牌射手“幽灵”。

当然,这个“幽灵”和狙击之王科宁斯是不是同一等级,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在中美双方的军史上都没有留下这个人的名字和记录,这很可能是美军为了掩盖这场王牌对决的失败,故意隐藏了“幽灵”的真实身份,避免影响美军士气。

两个人之间的对决也被张桃芳在后来的回忆中记录了下来。当年,张桃芳在上甘岭597.9高地上布置了5个狙击阵地,与“幽灵”的对决,发生在4号狙击阵地,距美军青石山阵地的距离不足180米,完全在美军的射程范围内。

这也很好理解,张桃芳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严格意义上,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狙击步枪,且没有安装瞄准镜,完全凭借张桃芳的肉眼进行瞄准。这就迫使张桃芳不得不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更近距离地贴近美军阵地。

美军的前沿观察哨也很快发现了张桃芳,并将情况迅速告知了“幽灵”,双方的对决也就在这一天开始和终结了。

与“幽灵”的对决,张桃芳毫无准备,一发子弹擦着他的军帽飞了过去。危急时刻,张桃芳奋力甩掉大衣,敏捷地钻进连接狙击阵地的坑道,迅速进入他预先布置的4号狙击阵地。

张桃芳布置的4号狙击阵地非常有效,其宽度较长,有5米左右,左右两端都可以出枪射击,“幽灵”不可能同时瞄准两点,出其不意从他忽略的一端观察、射击,这是张桃芳唯一可以利用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桃芳正是利用了这一优势,抓住“幽灵”狙击手射击的间隙,突然起身出枪,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完成了据枪、瞄准,射击。张桃芳射出的子弹击碎了“幽灵”狙击手的脑袋,而对方的子弹则擦着张桃芳的头顶射入泥土里。

张桃芳用高超的射击技术弥补了枪械落后的劣势。他依靠老式步枪,完全凭借肉眼瞄准命中了180米外的狙击高手,这在狙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张桃芳的狙击手排名还是可以继续往前提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