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多了一个名为“高考0分声”的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办目的是“推进中国的教育改革”,该网站有四个板块,分别为:0分杂谈、0分声音、0分人物、0分作文,里面有很多关于高考0分的相关媒体文章,在“0分人物”这个板块里,有1973年在大学招生文化考试中交白卷的张铁生,有2006年考了0分的蒋多多,还有2008年高考交白卷的徐孟南,网站曾创下单日点击量上10万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尤其是关于徐孟南的报道很多,这不是偶然,也不是因为徐孟南有多特殊,而是因为这个“高考0分声”的网站就是徐孟南创建的,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一直都是“换汤不换药”,所以他便自己创建了这个网站公开对抗高考,那么这个徐孟南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对现行的教育制度如此不满呢?

学霸徐孟南

徐孟南出生于1989年,安徽蒙城,家里有四个孩子,父母全年务农,也许大家以为他高考故意考0分是因为成绩太差,明知自己考不上大学,所以才出此下策的,其实不然,徐孟南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学霸的身份,中考考上的是当地的重点高中,而且他在高中基本上也是次次班级前十,考一所本科十拿九稳,父母对他的期望自然也是比较高的,只要徐孟南考上大学,父母即使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读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觉不快乐

虽然徐孟南一直以来成绩都相当不错,但他感觉自己一直很压抑,有时候面对书本他感受到的不是前途,而是沉甸甸的压力,于是他开始思考当下的教育制度,自己这么乖成绩又这么好的孩子为什么不快乐?然而他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思考出答案。

一本书的启发

直到2007年,在徐孟南高二时,一本书给了他答案。某天放学后,徐孟南像往常一样去了书店看书,翻到了韩寒的一篇名为《穿着棉袄洗澡》的文章,看完后他感觉异常兴奋,犹如醍醐灌顶,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用他自己的原话来说就是感觉过去十多年都被蒙蔽了,仿佛是穿着棉袄在洗澡,学的很多知识看似高大上实则没啥用,学生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不是像如今的教育一样眉毛胡子一把抓。

完善自己的理念

在《穿着棉袄洗澡》这本书的启发下,徐孟南开始一点点的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为之起名为“三人行”教育理论,他认为小学和初中不应以苦学苦练为主,而是要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到了高中阶段就按照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班教学。

酝酿并实施高考零分计划

虽然徐孟南的思维如浪花滔天一样的发展着,但没有人注意到他,也没有人认可他的这一理念,平时和同学讲后大家都呵呵一笑,不以为然,甚是苦闷的徐孟南决定做出点大事让大家知道自己的理念,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高考这一自带热点的事件上。

高考期间,徐孟南在每张试卷上都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的名字叫徐孟南,希望高考能得到0分。后来成绩出来后虽然徐孟南还是不小心得了160分,但他因为试卷上的0分口号而出名了,也就是说他成功了,很多媒体都前来采访这一高考牛人,徐孟南也是趁机宣传自己的“兴趣教育”理念。

和想的不一样

虽然徐孟南出名了,也成功通过媒体宣传了自己的思想,但没想到惹来骂声一片,支持他的人微乎其微,父母对他的做法更是以一种神经病的的态度看待,这让徐孟南甚是难受,于是他便离家去了上海开始了打工生涯。2012年徐孟南又做了两件大事:首先是结婚,其次是创建了“高考0分声”的网站,不过这个网站也就火了几个月而已,后来的日点击量一直是几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悔不当初

只有高中学历的徐孟南做过流水线、做过电商、做过广告牌匾,但这些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两个孩子,他从来都觉得这不是他的人生该有的样子,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开始让徐孟南开始质疑自己当初的那些做法,日复一日的车间工作让他彻底是否定了过去的那些什么“三人行”教育理念,这种苦闷的工作让他受够了,他开始悔不当初,为此他还在2016年6月份举着“劝学”的牌匾去往他老家的中学门口呼吁学生们要好好参加高考。

回归高考

打工的生涯望不到头,因为感情不和徐孟南还和妻子离了婚,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为了人生有一个新的开始,2017年徐孟南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报名2018年的高考,于是2007年10月23日,徐孟南回了老家蒙城报了名,在当地找了一份汽配厂技术工的工作,平时早上七点半开始上班,晚上10点下班,他只能偷着学,后来实在是分身乏术他只好放弃高考参加了安徽省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最后成功考上了安徽的一所大专院校。

磨平了棱角

今年秋季开学徐孟南就是大三了,他选择的是新闻学,和父母的关系也缓和了好多,如今俩小孩也都上学了,徐孟南表示自己不会主动跟孩子谈起自己以前的囧事的,他打算大专毕业后还要考专升本,有可能的话还要考研。

现在他最大的心愿是成为一名普通人,撕掉自己身上的“高考零分”标签,只想拥有平凡人的生活,不像再被大家议论来议论去,以后可能会考虑搬去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生活工作,回归平静。

大学风云说:

也许不完美才是生活的真相,谁都知道当下的教育制度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改革不是说来就来的,尤其是涉及几亿人的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青少年指点江山是值得鼓励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脱离实际,更不可跟现有的制度硬杠,否则最后受伤的肯定是自己。乔布斯曾说过:想要改变世界,必须先适应这个世界,先爬到这个世界的顶端,看清了这个世界,才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实力和勇气。

生活有很多不完美,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生活的理由,比起去关注生活中的瑕疵,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更值得去关注让我们受益的事物,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大千世界中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