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Open Access)已成为学术界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但说到 OA 期刊,在很多人眼中,依然是水刊的代名词。不少人觉得,发 OA 期刊,是要交钱的,那不就等于是买文章嘛~

更狠的是,已经有高校朝 OA 期刊开炮了,对发表于 OA 期刊的学术成果不予认可!

近日,成都理工大学一份两年前的文件在知乎上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知乎

成都理工大学在 2018 年 10 月 30 日印发的《成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成果及社会服务分级认定方案(试行)》中,明确规定:2019 年 1 月 1 日后发表在 OA(Open Access)期刊上的论文不再予以认可。

图片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虽然是以备注的形式出现,但备注对象却是包括 SCI 一区和中科院 TOP 期刊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期刊。

图片来源:知乎

无独有偶,网上盛传北京理工大学某些学院也禁止发表开源 SCI 论文。

很多 OA 期刊确实比较差

对 OA 期刊的认定与否,说到底还是关乎科研绩效的计算。

无论这条规定是否合适,敢写进文件里,校方肯定是在现实操作层面发现了 OA 期刊的某些弊端。

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中,一个很重要的量化指标是已发表的期刊论文。OA 期刊因为相对审稿较快,所以在研究生阶段仅有几年时长的短期科研评比中很容易占据数量优势。

效用上,有些 OA 期刊还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据说在不少高校的研究生评奖中,出现了 IEEE Access 的 OA 期刊论文 PK 掉老牌期刊论文的现象,前者虽然影响因子不算特别高,但属于中科院二区,JCR 一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IEEE Access

不得不承认,很多 OA 期刊也确实比较差。

2013 年,Science 曾发文讨论 OA 期刊中的同行评议问题。

图片来源:Science

生物学家 Bohannon 用「钓鱼」的方式把 OA 期刊不严格的审稿机制公诸于众。他将一篇乍一看有道理但实则错误连篇的假论文署上假名字捏造假单位后投给了 304 家 OA 出版的期刊,结果竟然拿到其中 157 家的接收函!

随着 OA 出版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只以敛财为目的 OA 期刊,这些期刊根本没有同行评审的过程,只要给钱就能发表论文。

这类期刊被称为掠夺性期刊,是 OA 期刊的阿喀琉斯之踵。

OA 期刊收取的高额版面费也是反对者一直诟病的问题。

最极端的例子大概是埃及出版集团 Hindawi。这家 1997 年才成立的出版集团本来是一家传统出版机构,2004 年开始做 OA 期刊,三年时间就转型为彻底的 OA 期刊出版商。

目前该集团旗下有 400 多份 OA 期刊,最近十年保持每年超过 1 万篇的论文出版体量。按照最低 195 美元,最高 6995 美元的版面费计算,Hindawi 利润相当可观。

有学者曾撰文指出,保守估计我国研究者每年向国外出版商缴纳的论文版面费高达数十亿。

OA 期刊自身问题多多,遭人白眼甚至不予认可也实属正常了。

OA 期刊也有佼佼者

但是,客观地说,还是有很多还是相当不错的 OA 杂志。

Nature 和 Science 的两本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Science Advances 是 OA 期刊的两面旗帜,在 JCR 分区中稳居 Q1 区。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Science Advances

2018 年,中科院期刊大类分区时曾把这两本期刊划分到二区,立即便遭到学术界的 piapia 打脸。

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直接发文表示,学校在学科建设、职称评审、科技奖励、授予学位成果要求等方面统一采用科睿唯安 SCI 期刊分区标准,不再使用中科院的 SCI 期刊分区标准。

随后的中科院分区中,这两本杂志在大类学科和小类学科,都属于综合性期刊 1 区。

除 JCR 的影响因子外,谷歌的 H5 指数也是评价期刊的指标。在 H5 排名中,Nature Communications 常年位居前 10,PLOS One 也进入前 30。

即便参照不同指标,OA 期刊也不乏佼佼者。

Nature Index 虽然是用于评价学术科研机构的指标,但依据的也是科研机构在 82 种期刊上的文章发表情况。在这份精心挑选的期刊名单中,除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Science Advances 外,还有 PLOS Biology 和 PLOS Genetics,以及 eLife。

可见,OA 期刊已经取得几乎所有权威数据库的认可。

中国的 OA 期刊,表现也不错。今年重新拿到影响因子 11.5 的 Bone Research 就以 OA 模式出版,影响因子超过 13 的后起之秀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也是 OA 期刊。

图片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国家目前正在大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OA 出版很可能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我们需要正视 OA 期刊

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OA 期刊已经成为学术出版的潮流。

首先,不能因为片面地认为 OA 期刊一定审稿不严格质量不高。

是传统出版也好,是 OA 出版也罢,其目的都是让知识得以传播。前者根植于前互联网时代的纸媒体传播,后者则更多依托于当下网络数字化传播。OA 这种出版模式,关注点在于信息获取的途径,本身并不涉及任何内容质控。

掠夺期刊确实存在,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但高质量的 OA 期刊审稿也十分严格。也正因如此,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 Science Advances 的影响因子都是稳中有升。

其次,OA 期刊收取版面费,并不等价于敛财。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OA 期刊的论文作者并不只有中国研究者。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在 OA 期刊发表论文,只是因为中国的 OA 期刊还太少,缺乏影响力,所以版面费都交给了国外的 OA 期刊。

而且直至今天,中国的科研机构每年还是要花大笔的费用来购买传统学术出版的期刊浏览权限。这些花费,都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投入。

另外,很多 SCI 收录的 OA 期刊也并不收取版面费,比如沈阳药科大主办,Elsevier 出版的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如果把国内期刊也考虑进来,作者不但发论文要交版面费,读者想要阅读论文还需要向 CNKI 等数据库支付费用。花费更多,得到更少。

图片来源: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第三,非 OA 期刊,甚至非 OA 的 SCI 期刊也一样有水刊。

每年 JCR 都会剔除一部分期刊,并不全都是 OA 期刊。我国期刊数据库也在剔除一些国内期刊,新闻出版总署甚至会查处关停一些期刊,也并不全是 OA 期刊。

现在,越来越多的期刊以 OA 模式出版。合并后的 Springer Nature 旗下已经有大约 600 本 OA 期刊,他们仍在加大 OA 期刊的出版力度。最近,全新的 Discover 系列 OA 期刊正式上线了第一本 Discover Sustainability。

不少传统期刊也在积极拥抱 OA 模式,向混合型期刊转变。OA 出版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学术出版的主流。

期刊质量的优劣,不在于是否收取版面费,更不在于是否 OA,而是看刊物主办方和出版机构。如果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不管是做传统期刊还是 OA 期刊,质量都有保障。

我们在批评水刊的时候,批评的是糟糕的审稿和低劣的论文,而不是出版模式。

无论如何,一刀切地对 OA 期刊不予承认,都是一种非常外行的懒政。况且,如果要以这样苛责的眼光对待 OA 期刊的话,那将置国产中文期刊于何地呢?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