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展核桃产业富起来的罗家湾建起崭新民居

穿行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的乡村,一处处美丽乡景扑面而来。

走进白银区强湾乡罗家湾山坳坳里的核桃林中,挂满枝头的青皮核桃在夏日阳光的映射下闪着翠绿,一派“绿叶成荫子满枝”的丰收景象。

罗家湾村四面环山,耕地多以丘陵地形为主,一年下来,种庄稼没有多少收益。

2008年,致富带头人罗继军从河北引进清香核桃品种树苗,带领村民发展绿色产业。经过10年抚育,罗家湾近200亩核桃迎来了丰收,核桃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树,罗家湾6户精准扶贫户也实现了稳定脱贫。

“我家只有两亩地,种玉米一年下来没啥收入,现在核桃一年比一年产的多,去年挣了七八千,今年少说也能挣个一万多。”70岁的村民罗富德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蒸蒸日上的核桃产业为罗家湾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如今的罗家湾,集核桃采摘、餐饮休闲、垂钓养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蓬勃起步,原本贫瘠的盐碱沟变成有山有水、有林有田、富裕兴旺的“幸福桃园”,让村民们致富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位于大坪田园综合体的采摘园

而在白银区大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花海里,花间小径上,一波又一波游人喜笑颜开。

村民李泽敏和几名工人在花海里精心修整花木。今年50岁的李泽敏是白银区水川镇桦皮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妻子靠种植大棚供两个孩子上学。

2019年,李泽敏来到大坪花海务工,他农忙下地农闲打工,在家门口有了稳稳当当的两份收入。

“以前家里种些茄子、黄瓜,一年的收入供两个孩子上学还是比较吃力。现在我们两口子都在这里上班,一天九十块钱,离家也近。”对于这份工作,李泽敏很满意。

“花海开园了之后,你看周边的村民都来这里打工。我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家里也盖了新房子,一年在这能收入七八千块钱”。同样在花海打工的李建国,向记者讲述了自家收入的可喜变化。

为了让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大坪农业园区以日光温室蔬菜和特色林果为主导产业,采取“园区+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将乡村休闲旅游作为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乡村旅游就是一把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为农民群众打开了致富奔小康的大门。

“我承包了4个棚,两个种小西红柿、两个种草莓,一年下来能挣十万块钱。现在奶油草莓已经采摘完了,西瓜下个月就熟了。”种植户张国仁说,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正值中午时分,大坪山庄里坐满了前来就餐的游客。为了唤醒乡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野趣,大坪山庄突出农耕文化元素,打造传统农庄风貌,为游客带来了“农”味满满的乡村生态旅游新体验,也把沉睡的资源转化为了发展的资本。

“我们公司现有员工80人,除了管理人员外,大部分员工都是本地的农民,现在已经带动47名贫困户人就业,帮助他们增收致富。”白银金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股东高金山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坪花海旅游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奔小康

近年来,白银区大力探索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乡村振兴新途径,启动乡村旅游这个“绿色引擎”,拓开一条富民增收“绿色通道”。

2019年,全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45万人,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全区有128户精准扶贫户入股多家旅游公司和合作社,各类民宿客栈带动农民就业和从事相关经营200多人,大坪农业园入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销售、旅游,辐射带动农户3500户1.3万人,带动周边农户就业1000人,其中精准扶贫户92人。累计发展农家乐171户,带动就业410人,全区实现旅游脱贫225人。(经济日报记者 赵梅 通讯员 吴瑛 许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