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说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可是在这翻滚的红尘中,在这浩瀚的天地间,谁不是沧海中的一粟呢?都说爱情使人疯狂,使人丧失理智。可是在这诺大的天地之中,能遇到一个心灵契合的人的可能性是小之有小。

当你遇到这样的一个人时,又有谁能够不疯狂呢?大家都是听着童话长大的孩子,虽然被现实磨灭了棱角,可是那颗胸腔里的心依然向往,向往着一屋两人三餐的普通生活。

越是在这红尘中行走,越是看遍世间众生,便越向往简单的生活,越向往普通的一生。在爱情面前,一切皆是虚妄,只因他就是那个你寻遍半生的慰籍。

在爱情面前,有人束缚在此,成为怨侣;也有人放弃那个他,从此心如止水;也有人打破常规,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个突破束缚的人就是田晓菲。

田晓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时突显风采

田晓菲于1971年出生在哈尔滨。她的父母都是从事文学工作的。

我猜想大概是这样的家庭环境才造成她对文学的不解之缘。她也曾说过她的诗歌情节得益于从事文学工作的父母的影响。

4岁时的她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天赋。年仅4岁的她在《天津日报》上发表了一首诗,并先后出版了5本诗集。

孩童时期的她就和当时著名的天津老作家柳溪等人成为忘年交

幼年时期的田晓菲

北大才女

田晓菲在13岁时出版了两本诗集。

在1985年,年仅13岁的田晓菲通过面试,被北大西语系英美文专业特招。次年,田晓菲进入了北大校园。田晓菲虽然年少,但文学功底扎实。

在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她写下了著名的《十三岁的际遇》。这本书如今被列入中学课本,可见当时仅仅16岁的田晓菲出色的语言功底。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北大,展示了田晓菲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在北大的学习期间,田晓菲结识了海子。那位描写了“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海子将自己一生的遭遇及不平,寄托在了诗歌之上,用诗歌给自己建构了一个美好的家园。

田晓菲曾去寻找过海子,并表示如果你能坚持诗歌,你将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海子终究是无法面对世俗的眼光,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

1989年,在听到这位好友自杀的消息时,田晓菲意志消沉了好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遇见宇文所安

1989年,田晓菲于北大毕业。1991年在美国获得了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她也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博士

田晓菲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学习期间遇到了自己此生难以相忘的人,他就是斯蒂芬·欧文,中文名为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他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古典诗歌,任职为哈佛大学教授。他生性洒脱,喜好诗歌。

宇文所安先生的代表作有著名的《初唐诗》和《盛唐诗》等。当时的斯蒂芬·欧文先生是田晓菲的导师。斯蒂芬先生自幼酷爱诗歌,也因诗歌从而和田晓菲结下不解之缘。

在田晓菲的学习期间,他们二人由于对诗歌的热爱而造成他们之间的心心相惜。斯蒂芬对田晓菲的评价很高。

他认为田晓菲才华横溢,拥有中国的古典美,认为她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二人因诗歌结缘,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欧阳修,两人无话不谈。他们二人更像是知己,像无话不谈的好友。

田晓菲和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表达爱意

在他们二人的相处之中,宇文所安逐渐被田晓菲所吸引,他爱上了这个来自神秘东方的女子

在1998年,田晓菲毕业后,斯蒂芬向她表达了爱意。当时,斯蒂芬先生邀请她一起去爬山,在下山后表达了自己的爱意并进行了求婚。但在田晓菲眼里他们当时并不适合。

她如实告诉斯蒂芬先生,当时还有一名爱慕者的事实。但斯蒂芬先生并没有放弃,他以诗句的方式分析自已与情敌的优劣。

她最终被斯蒂芬先生的古诗所打动。“爱若磐石坚”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打动了田晓菲。

在她的眼中,这个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的男人居然拥有着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就这样,她答应了斯蒂芬的求婚。

结为夫妻,更改国籍

他们两人的恋情遭到了家人及朋友的反对。在大家的眼中,年仅28岁的她却要嫁给已经年老的53岁的他,是多么的荒唐。最终在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之后,他们举行了婚礼。

他们二人在1999年,在纽约举行了婚礼,并更改了国籍。在当时的中国,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的人认为她崇洋媚外,抛弃自己的国家。

而我却有一点不同的观念。在1999年,那时候的中国有多少人能够接受他们两人的爱情。但在美国来说,起码他们两人面对的异样眼光能少一些。他们两人的爱情之间跨越了国别,跨越了年龄,跨越了世俗的眼光。

田晓菲因自己优秀的能力,先后到柯盖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进行任教。最终为了不和丈夫两人相隔异地,则到哈佛大学担任讲师。

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尽自己所能传播东方文化并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她的许多著作相继发表后,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之后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也高新来邀请她前往任教。但她拒绝了邀请,她选择留在哈佛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晓菲一生与诗歌结缘。年少便因为诗歌而出名;大学时的一篇《十三岁的际遇》更是显露锋芒;哈佛时因诗歌结缘丈夫;任教时又不辞辛苦宣传东方文化。

但这些实际,在大家眼中都比不上那件她嫁给美国人的事情。

人们眼里所谓的世俗往往是人生中最大的束缚。

为什么要以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呢?世人眼中周瑜是那个心胸狭窄,嫉妒心很强的人。

可又有谁记得真正的周瑜出身世家,胆略过人,天资聪颖,才名远扬。

世俗眼光往往是庸人的自扰,可在这自扰中又有多少英才折损于此。我羡慕田晓菲,在她眼前什么国别,什么年龄都是浮云,只因那个人是他。她突破了世俗的眼光,只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