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林徽因人们很多时候热衷于她的感情经历她的诗歌,人们提起她时,总因为那三段情肤浅又潦草的对应她的人生,却忽略了她最重要的一个身份——建筑大师和建筑史学家。

她是一位才情横溢的女子,年少立志做一名建筑师,为了将“建筑”带到自己深爱的国度,她脚穿布鞋踏着泥泞小路,忍受三餐不饱,提防乡匪出没,找寻中国建筑最美的精魂和意境。她用独特的审美和诗人的眼光来看待建筑,用细腻丰沛的感情去重现建筑工艺的美好,她的人生中很多光辉的时刻都和热爱的建筑紧密相关,她对建筑的热爱丰富了她的最美的年华,也将她的执着坚毅的学者精神印刻在中国建筑史上,成为诗一般熠熠生辉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理想

有人会说林徽因的成功是因为遇到了建筑大师梁思成,但其实是林徽因指引和直接影响了梁思成。

初见林徽因时,年少的梁思成便对这个“双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的女孩心生好感,而她的谈吐和见识更是让从日本归国的梁思成心生佩服。

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建筑学一说,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仅限于盖房子。当林徽因告知梁思成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建筑师时,梁思成惊讶的问“建筑,你是说house(房子),还是building(建筑物)?”林徽因笑起来:“更准确地说,应该是architecture(建筑学)吧。”那时候梁思成还在迷茫于学习方向,受她的影响,喜爱绘画的梁思成也选择了建筑学,而这一选择对他影响终生。

林徽因16岁前便随父亲游历完欧洲开阔视野,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又滋养了她的思想,某种程度上说,林徽因性格里的自信和淡定正是少年时代培养出的,让她在日后遭遇生活里变故、逃亡和种种艰苦都能“不再惊异人生”。

20岁那年林徽因坚决的远渡重洋,追寻自己的建筑梦,可是报考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却拒收女生,理由是建筑系的学生经常加夜班绘图,女学生不方便。可这点困难并没有吓退聪慧的林徽因。她用上迂回之策,先报考了美术系,然后旁听建筑系的课程。4年的学业她只用3年完成,并接受了一名建筑师所需的所有训练,她的美术成绩也每门都被评为“杰出”。余下的一年,她转去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设计,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现代舞台设计的留学生。

22岁的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时曾说:“等我回到中国,我要带回什么是东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令人沮丧的是在所谓的'与世界接轨'的口号下,我们自己国家独特的原创艺术正在被践踏,应该有一场运动,去向中国人展示西方人在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上的成就,但是绝不是以此要去取代我们自己的东西。”那个年代里,年轻的林徽因当时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就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不会全盘否定,也不孤芳自赏,客观而积极。

苦学7年归国后,她与梁思成没有选择安逸的清华大学任教,而是选择了寒冷、艰苦、动荡的沈阳东北大学,并为此投入全部精力和热情,也是在那里,他们确立了研究中国古建筑史的目标。

林徽因在融汇材料方面充满了灵感,常常会从别人不经意的地方发现精彩,发表高明的见解和议论。梁思成曾经回忆说:“他的“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林徽因给‘点’上去的。”

林徽因少女时代确立的理想,终于如同鱼入江流般得以实现,她和梁思成等一批有志之士逐步将中国建筑的华彩向世界展示出来,成为中国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学科的奠基者和创立者,她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对建筑独特的见解也点亮了中国建筑尘封的美。

“每一个建筑家都应是一个巨人,他们在智慧与感情上,必须得到均衡而协调的发展……建筑的有机精神,是从自然的机能主义开始,艺术家观察自然,发现万物无我,功能协调无间,而各呈其独特之美……”——林徽因评德国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实践

梁启超鼓励他们说:“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

的确,选择了建筑这一条路,就是与安逸的生活告别。

林徽因生于官宦世家,梁思成亦是家世显赫,她本可以过着安逸优越的生活,像那个时代的名媛们一样喝茶、泡咖啡、听戏,可是她放弃安逸,选择了一条艰辛的路。

为了搜集中国民间的资料,她同营造学社的同事们去乡野寻找古建筑,在陡峭的山路里迂回穿行。因为局势紧张,一路上常会遇到军阀混战,常常走着走着铁路就断了,还要提防山匪出没,每去一处都是汗流浃背的艰苦跋涉。

找寻到古建筑后,她像个男人一样爬上年久失修、潜伏大量蝙蝠的寺庙横梁记录、测量、拍照,常常从屋檐下出来的时候发现背包里竟然有上百只臭虫。晚上在考察的庙宇里休息,又会被蚊虫、跳蚤咬的无法安枕。这样艰苦的乡野考察,经历15年,充盈了她的精神世界,她丝毫没有以这样脏乱的环境烦恼,她用诗意的眼睛兴奋的看着这冰冷残破的古建筑:“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血流成河的杀戮”,在她的眼里,那是深厚多情的历史透过古建筑传达给后人的词话和诗篇。

考察中,在开往山西的列车上经过榆次时,因为林徽因的无意间远远一瞥,她发现远处的寺庙造型非同寻常,于是指引一行人探寻此处。经过几天的缜密分析,大家兴奋的推断这是一座唐代的木构建筑,但是缺少最具说服力的文字。此时的林徽又细致敏锐的发现横梁上雕刻的模糊小字,为确证寺庙的年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这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五台山佛光寺。

这一发现更是打破了日本给中国的建筑下的死定论:中国没有唐代时期的木构建筑要看中国唐代木构建筑,只能去日本的奈良和京都。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在《中国建筑史》中公开写:“研究广大之中国,不论艺术,不论历史,以日本人当之皆较适当。”这座建于公元857年的唐代庙宇振重现轰动了中外建筑界,2009年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亚洲佛光”。

抗战爆发后,林徽因热爱的考察工作被迫受限,开始了长达9年颠沛流离的逃亡。那时候她的肺病复发得不到及时治疗。物价膨胀飞涨之时,她没有钱买治疗肺病的药,但却能毫不犹豫花重金购买测量用的皮尺。她对建筑的感情已经深入骨髓。

抗战让她最爱的弟弟与日军作战而亡,她在逃难中失去了健康,她热爱的事业受限,她最美好的青春里,承受太多悲痛。即便如此,他们对建筑的情感也已经远远超越了个人的爱恨情仇。1945年的时候,她和梁思成接受美军邀请,在即将执行日本轰炸任务的美军地图上标出可免于轰炸的著名文化古迹的位置,他们依然标上了京都和奈良。日本有近200座城市遭到了盟军的猛烈轰炸,而京都和奈良毫发无损,保存了大量亚洲古代建筑,让今天的我们得以瞻仰到千年古代建筑和文化历史。在林徽因去世几十年后,她的儿子梁从诫在日本演讲,提及此事,在场的所有日本人都沉默的低下了头。

离开昆明到李庄生活时,他们的生活愈加艰苦,但身患肺病的林徽因惦记着多年的研究成果的传承。她鼓励梁思成克服困难撰写《中国建筑史》,为了帮梁思成修改补充和润色,林徽因卧在床上翻阅大量的典籍资料,完成这部著作的宋辽金时期的写作。她常常半夜两点起来为梁思成修改文章,梁思成凌晨四点起来再写定稿,之后他们用一台借来的老式打印机,夜以继日敲出来,直到最后完成书稿,打字机也坏掉了。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谁能想象这部著作是由两位身患重病的人在两盏菜油灯下写出来的呢?

后来梁思成在回忆中写道:“近些年,她虽然患重病,却仍保持天赋的机敏与坚毅,在战争时期的艰难日子里营造学社的学术精神和士气得以维持,主要归功于她。没有她的合作与灵感的启发,无论是本书的撰写,还是我对中国建筑的任何一研究工作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发声

建筑和文字一样,是记载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两条并行线,抽象的文字和实体的建筑能够让人们直接感知到民族发展的过程。而不同地域的不同风格的建筑,可以直观的反映地域的风俗传统和人文理念,它能够给这一民族带来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少人主张拆掉北京城古建筑,重建新城市。当时患病多年,喑哑着嗓音的林徽因跑到领导面前奋力疾呼:“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她含泪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玻璃处理仅保存几块残砖碎瓦?同时却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

在她的心中,理想的北京城应该是“完整保留老北京城”,长期对世界各地建筑文化的研究,让她清晰地看到中国古建筑无法估量的价值和美,这成了她一生感到最心痛的时刻。她眼睁睁看着这些珍贵的建筑一座座被拆毁,一次次据理力争,甚至用拒绝吃药治疗来抗争,无力改变之下,她只能拖着病体在拆除前看它们最后一眼,泪流满面。

林徽因设计

人生需要坚持,坚定的走自己的路,林徽因是那个踩着悲伤前行的人,低调又优雅的活着。她可以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以命相抵,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随这件事情。富足的生活她有过,苦难的日子她也挑得起。她不会拘束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而将目光展望到祖国的未来,她曾立誓要把建筑变成“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她在30年代所提出的建筑学和社会问题的前瞻性见解,即便放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追溯林徽因的一生,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代中国建筑大师面对困厄,一生坚守的的严谨、执着和永不放弃的学者精神,这种精神即便历经世代依然为人们所推崇。美国学者费正清曾经这样评价“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在我们的心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回忆起她那灵动的表达:

“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当你踏上一块陌生的国土,也许首先和你对话的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建筑。它会以一个民族所特有的风格,向你讲述这个民族的历史,讲述这个国家所特有的美的精神,它比写在史书上的形象更真实,更具有文化内涵,带着爱的情感,走进你的心灵。”

一如她本人,用执着坚毅的学者精神,走进中国建筑的人间四月天,走进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