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四川信托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013年的影子。
踩雷武汉金凰假黄金案件之后,东莞信托和民生信托相继发表致投资者的信或说明函,明确表达了要刚兑项目。
这两家信托公司的涉事投资者一定非常庆幸自己的资金能够顺利收回。
可其余十余家信托公司及银行涉事投资者的心仍然悬在半空。
看到如此情形,投资者和从业者心中应该都会由衷感慨:刚兑,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或许对他们而言,只要项目能够刚兑,管你的黄金是铜合金做的还是泡沫填充的,那不重要。
针对两家信托的刚兑行为,不少自媒体都称之为“霸气”、“靠谱”。
但霸气何来、怎么靠谱却含糊其辞。
说到这点,可能刚刚倒下的四川信托比较有发言权。
早在2013年,川信即有一笔规模1亿元的“锦都置业项目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出现融资人违约情况,不过产品在3月7日到期日顺利全额兑付。
融资人违约但产品毫发无伤,这显然也是一次“霸气”的刚兑,让川信看上去非常“靠谱”。
这样的“霸气”和“靠谱”,塑造出了投资者们对刚兑的信仰,也有了川信爆雷前一个月仍能进账近15亿的光辉业绩。
甚至在川信爆雷后,很多人仍坚持监管部门应该善待刚兑而不是将之打破的观点。
以上是一则川信爆雷文章下面的部分留言,持如此观点的人应该不少。
他们是谁呢?
产品爆雷后,投资者应该不会关心是不是因为刚兑而出了问题,就像当初不关心到期还本付息是项目运作成功还是刚兑一样。
如此竭力维护刚兑形象,无非是让投资者继续购买有刚兑保障的非标产品,无非是希望“我们这家公司不会打破刚兑”的承诺不被打破,无非是要保住自己继续赚钱的职业生涯。
可这几位留言者和部分自媒体看到刚兑背后的凶险了吗?
也许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1.刚兑如此完美,监管部门为什么三令五申要打破呢?
2.东莞信托和民生信托本次“协调”到的资金是自有资金还是募集资金?
3.东莞信托2019年净资产56.58亿、净利润5亿,踩雷金凰至少16亿;民生信托2019年净资产86.14%、净利润9亿,踩雷至少10亿。如果用自有资金刚兑,企业能撑多久?后面还有没有潜在风险?
4.如果不是自有资金而是募集资金,你愿意这笔资金是你投进去的钱吗?
5.本次拿到东莞信托、民生信托刚兑资金的投资者,会留下来继续支持这两家信托公司吗?
在2013年之前或之后,川信也许还刚兑过其他产品,但这没有让她持续“霸气”下去,而是倒在了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