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但身体到了40岁以后,各种机能开始慢慢衰退,40岁是人身体健康的过渡点。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拼命赚钱,不顾自己的身体,四十岁后,很多身体隐患便显现出来了。重视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1、多吃白色的食物:白色的食物有润肺的功效,保护肺部的健康。如:莲藕:清热败火,去肺热,止咳化痰,润肺;梨:化痰止咳,生津润肺,用梨来煮汤,对咳嗽有非常好的效果;百合:止咳,祛痰,百合泡茶喝,不仅能够止咳,还能够安神。

2、喝茶:排毒润肺的植物,泡茶喝,能够很好地养肺,如百合、蒲公英等。

保持肝脏“干净”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不仅能够排毒解毒,还能调节血液循环,助消化。所以在平时应注意养肝。绿色植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防癌抗癌,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帮助肝脏排毒、解毒,如:西兰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持血管“干净”

血管里的垃圾毒素增多就会造成血管堵塞,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的心血管疾病都是因为这些原因得来的。血管的清道夫:普洱茶、燕麦、芹菜、黑豆 、海带 。

切记!血管的“天敌”——高油、高盐、高糖食物,一定要远离!

保持肠道“干净”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能力会越来越差,肠道容易积累残渣。宿便需要及时排出,健康的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肠道。

1、清肠。每天早晚喝一杯蜂蜜水有助于清理肠道。多喝水,喝水会增加排尿,排毒。

2、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参加锻炼,还可常做俯卧撑、揉腹等,有利于增强腹肌,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出粪便。

3、保持愉悦的情绪。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情绪的好坏关乎到肠子的安危和消化功能的健全。

健康养生,从睡子午觉开始!

子午觉,简言之就是在子时和午时睡觉,那么子时午时到底是什么时间呢?

统中医将一天24小时分为12段,每段为一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有两个小时。

按北京时间推算,23:00点至第二天1:00点为子时,依次类推11:00点至13:00点为午时。

在这两个时间段睡觉是最好的,是缓解疲劳提高睡眠的最佳时间。

由于夜间是我们休息的主要时间,所以我们夜间1 1点之前就应该上床,以保证子时完全处于睡眠状态。

白天睡觉是辅助休息时间,所以并不要求白天11:00至13:00都在睡觉,在其中任一时间段睡觉都是可以的,白天一般睡半小时到一小时是最佳的。在这两个时间睡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天24小时的其他时段睡觉是没有太大效果的,有时还会扰乱人体的阴阳正常运转,使人白天睡眼朦胧,夜间失眠。破坏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形成很多慢性疾病。所以睡觉并不是什么时间睡觉效果都是一样的,一定要找准时机。

为什么睡子午觉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体健康就是阴阳调和的状态,睡觉是调和阴阳的最好方式。0:00是人的阴气最甚的时候,此后阳气渐渐升腾,到中午12:00人的阳气最甚,此后阴气渐渐加重,至0:00阴气最甚。

所以人体阴阳调和最重要的两个时刻分别属于子时、午时。在这两个时辰睡觉,人体处于安静无扰的状态,这时人体的阴阳就可以平稳正常地过度,人体的阴阳才可以调和,这也是人体健康的最佳状态。

所以睡子午觉是调和人体阴阳的最佳方式,正确养生就从最简单的睡子午觉开始吧!

湿热体质”如何健康养生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口苦口中异味,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发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性格多变,易烦恼。

发病倾向:易患皮肤湿疹、疮疖、口疮、黄疸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饮食调养

宜选用甘寒或苦寒的清利化湿食物,如绿豆(芽)、绿豆糕、绿茶、芹菜、黄瓜、苦瓜、西瓜、冬瓜、薏苡仁、赤小豆、马齿苋、藕等。少食羊肉、动物内脏等肥厚油腻之品,以及韭菜、生姜、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的食物。

参考食疗方

老黄瓜赤小豆煲猪肉汤:老黄瓜、赤小豆、瘦猪肉(少量)、陈皮、生姜,具有清热利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

绿豆薏米粥:生薏苡仁、绿豆,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适合湿热体质易长疮疖者食用。

起居调摄

居室宜干燥、通风良好,避免居处潮热,可在室内用除湿器或空调改善湿、热的环境。选择款式宽松,透气性好的天然棉、麻、丝质服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

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睡前半小时不宜思考问题、看书、看情节紧张的电视节目,避免服用兴奋饮料,不宜吸烟饮酒。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积聚。

运动保健

宜做中长跑、游泳、各种球类、武术等强度较大的锻炼。夏季应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在秋高气爽的季节,经常选择爬山登高,更有助于祛除湿热。也可做八段锦,在完成整套动作后将“双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加做1~3遍,每日1遍。

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篇——春

春季养“生”

《经》中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天充满发陈之气,白天变长,夜晚变短,所以人们应当早起工作,晚些睡觉"并且给身体一个自然生发之态,不要过分抑制自己,让机体自然平和,故“被发缓形”中医学强调顺势而为,顺应春之气机,否则阳气被抑制不畅,风温之邪易乘虚而入。

经云:“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春时木旺,与肝相应,肝木不及固当用补,然肝木太过则克脾土。故《经》曰:“春不食肝”之说。

饮食宜忌:宜多食发散的食物:葱,香菜,花生,韭菜,忌辛辣之物。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四季养脾胃——夏

夏季潮湿多雨,是胃肠病高发的季节。温度、湿度高,各种食物都很容易腐败变质,稍不注意,吃下这样的食物,就容易发生腹痛、腹泻。夏天补脾养脾的重点在于不要吃太冷、太寒的东西,否则会伤到脾脏,中医讲叫“脾失健运”。

夏季保养脾胃,重在健脾利湿。夏季暑热多雨,暑热与湿邪结合,极易侵犯脾胃,导致脾胃湿热,多发胃肠疾患。此外,夏季过于贪凉,过食冷饮,也容易伤害脾胃功能。因此,夏季保养脾胃,一方面要健脾,一方面要利湿。可适当吃些山药、薏米、白扁豆、绿豆、赤小豆、荷兰豆等。

足三里《疾病歌》“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乃本经“合”穴,里指邑、居,有集会通达之意,三指膝下三寸,故名足三里。其功能调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主治胃痛、腹胀、呕吐、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中风、水肿、下肢不遂、心悸、虚劳羸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有每天按揉足三里,吃一只老母鸡的说法。

四季养生——秋

《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季天气清肃、草木凋零,肃杀之气会影响人体。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盛,阴长阳消秋冬要注重养阴,秋天要注意防燥,保肺金。你会发现不少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到这个时候就容易旧病反复,咳嗽且干咳少痰。

呼吸有些不畅,就跟肺金的燥热有关系,在北方,很多人到秋天容易皮肤干、鼻子干、嘴唇干,这都是与秋天由燥气所主有关。在起居方面,早秋要防温燥,晚秋防凉燥,还要防秋季的感冒。秋季的感冒不仅是普通感冒,也可以是流感,误判就有可能造成不少重症的病例。

饮食上,我们要吃一些清润甘酸的东西,喝点银耳百合粥,吃一点清凉的,比如说,吃梨,喝梨水、荸荠水,这都是清润、甘酸的。最适合的运动是太极、八段锦。用小力度运动,以避免损害健康。

早秋时节温度较高,经过一个夏天,尤宜顾护脾胃,饮食宜清淡,多食健脾养胃的食物,如山药、莲子、扁豆、薏苡仁、山楂、牛奶、豆制品等,忌食辛辣油腻厚味之品,忌过饥过饱,以免伤及肠胃。

患有慢性胃病者,特别要注意胃脘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脘痛或加重旧病。

秋季调养的重点是养肺,要减少悲伤,控制好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舒张收敛有序,生活上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

“笑”是一种最“便宜”且有效的养肺方法,“笑”可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保持肺的肃降功能正常。否则就会损伤肺气,引发咳嗽、哮喘等病症。

深秋季节,雨水渐少,天气干燥,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多吃酸甘化阴生津、滋阴润肺的百合、银耳、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话梅、山楂等酸味食品;多饮水、多吃水果与绿叶蔬菜,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品,以免耗伤阴津,出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口舌生疮、咳嗽、毛发脱落等“秋燥”现象。

四季养生——冬

冬藏阳,不可盲目进补

1.秋冬进补:秋冬养阴,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在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血流缓慢。韧带弹性和关节的灵活度降低,人应少动多静。

2.切忌盲目进补:无病进补,即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补药也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孩子。

御寒

风从颈后生,寒从脚底入”。御寒主要从后背和足部做起。脚位于人体最下部,是阳气最不易达到的地方。人体四个暖气开关:“耳朵、大椎、太溪、涌泉”。

补肾分阴阳

1.肾阳主要对脏腑起温暖作用。因此肾阳虚者常常有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腰酸背痛、舌头胖大等症。

肾阳进补:羊肉、牛肉、桂圆、鳝鱼、益智、肉桂。

2.肾阴主要作用是滋补和润泽五脏六腑。因此肾阴虚患者常有嗓子干、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睡觉爱出汗(盗汗)、舌质偏红、浑身燥热等症状。

肾阴进补:海参、甲鱼、枸杞、银耳、桑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附实用健康养生小知识

1、不管服用任何药物,都要忌吸烟

2、别重复用药

3、拔掉一根白发不会长十根

4、流鼻血仰头没用

5,冰箱不是保险箱

6,卧室灯光暗一些 ,

7,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足量、足时使用

8,抓伤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非常重要,

9,得糖尿病不是因为吃糖多

10,补胶原蛋白不如吃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