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儿童大学从日常看教育

16

从习以为常的小事思考教育

7月2日晚,深圳教育局发布的一则通知让深圳的小学生家长们讨论炸开了锅:深圳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期末考试取消。不仅各类期末考试取消,已经进行的期末考试也不得公布成绩和进行排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彻底取消期末考试的背后,有不少消息称是因为深圳某中学的初一学生因带手机进入考场被监考老师没收后,在考试期间冲出考场自杀。

面对这一消息,不少人开始义愤填膺地表达了对这一决定的不满,当中有学生、有家长、也有旁观者。这些愤怒的观点认为,因为一个学生跳楼就取消期末考试没有必要。

“取消期末考是对我们努力的侮辱”、“仅仅因为某些学生的抗压能力不够”、“跳楼的孩子就是父母的仇人”、“让绝大多数孩子的努力付诸东流”等等说法都在尝试表达一个观点:这个学生的自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关重要,他的死亡不应该对“我们”产生影响,而且他的自杀本身就是可笑的事情,不值得为他“牺牲”大多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微博@太阳系之花

在这种叙述里,去世的学生是他者、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个体、是问题的源头,而活着的学生、家长、老师则是被“他”拖累了。“我们”从幸存者视角里对“他”的死亡表达不满,“我们”需要承受“他”自杀行为的后果,而“我们”不喜欢这样的后果。

但是,这个“他”具体究竟是谁?是和所有学生一样的初一学生?是一个心理抗压能力极差的学生?是一个畏罪自杀的懦夫?可是我们连他的名字都还不知道,就仅凭跳楼的行为对他下了判断。

在其他并没有导致期末考试取消的轻生事件发生后,我们看待死者的方式则更加冷淡。

新闻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往往采用“年龄+地点+学生”的标题,除了年龄以外,其实我们一无所知。但很显然,这种报道和叙述的方式让我们直觉认为年龄还小、心理脆弱就是学生自杀的主要成因。

01“怎么了”是冷漠的表达

每次发生类似事件时,铺天盖地的评论都在质问“怎么了”,仿佛他们真的很好奇背后的原因。这种单纯地在每一次事件发生后问一句“怎么了”其实是一种冷漠的表述,也是一种非人化的表述。

这就跟“今天竟然下雨,这是怎么了”,“我的车抛锚了,这是怎么了”,“全球气温又变暖了,这是怎么了”没有什么区别。本质上并没有把我们面临的问题看作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仅仅当作是在好奇一个简简单单可以迅速找到原因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时候套用各种的理论、教育经验、心理小贴士,从“我们”的视角去分析“他”身上究竟有什么缺陷。而“他”作为一个已经消逝了的生命,却只能永远沉默地被审判。

很少有人去想要知道,那个轻生的学生究竟是谁,经历过什么困难,面临着什么压力。也就是说,我们很少去把这个新闻和故事里的人,当作是一个真正的人去看待。

02“人在情景中”的视角

这次轻生的事件并非个例,疫情之后学生自杀的报导在媒体上井喷,深圳早在今年3月27日就有两名14岁女生相约跳楼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到全国各地,5月9号一名9岁的西安女生在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之后选择了轻生;5月12日,广西南宁12岁男孩在被父亲责备玩手机的次日,从32层跳楼身亡;6月19日,长沙一名男生因被质疑考试舞弊,从5楼坠下身亡;还有引起了广泛关注的缪可馨事件……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不仅一家危机干预机构的热线电话来电量剧增,4月一共接到了457个求助电话,在青少年咨询临床门诊方面,业务量更增加了30%。

大家纷纷把原因追溯到疫情上,但是疫情究竟具体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我们如何在疫情、网课、复学、考试等复杂而多元的情境下理解孩子的不可承受之重?

首先,我们要从“人在情境中”(Person-in-environment)的视角去看待学生作为个体处于环境当中的复杂性。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这一科,学什么》

当我们以“人在情境中”的视角去看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知道每一个个体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我们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角度的因素(社会、政治、家庭、时间、精神、心理、经济、身体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的思考习惯往往是单点式的、聚焦式的、孤立式的,只要发生了问题,就去找承担责任的人,然后从他的人本身的缺陷去解释所有问题发生的原因。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被培养的就是:人要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

所以当我们尝试去以“人在情境中”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容易会被相信个体承担一切责任的人指责为“甩锅给环境”、“不正视问题”、“逃避责任”等等。

很多回应学生跳楼问题的评论就缺乏把人放在情境中的能力,例如:学生心理脆弱、学生沉迷游戏、学生缺少挫折教育、孩子对父母不负责任……还有为老师抱不平的,也有为教育体制开脱的,更有人高呼谁能管管学生。

这些评价都把一个悲剧的所有原因聚焦在了孩子的身上。可是这些片面的观点并不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人在情境中”的视角出发去看问题的方式是反习惯性思维的,但也是更深刻的,这样我们看“孩子在疫情中”所遇到的问题才会看见家长的影响、看见老师的影响、看见学校的影响、看见教育体制的影响。

只有辨识出来环境当中复杂的因素时,我们才可以进行研究和试验,究竟什么方法的组合、配伍才能帮助到孩子。

03孩子在疫情中

从人在情境中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孩子在2020年上半年进入了几个人类前所未有的状况里:新冠疫情的威胁、超长假期、在线复课、全员在线学习、过半学期的在线学习后突然回校上课。

这些情景带来的体验对于地球上大部分人类来说都是第一次,对于习惯了真实学校情景里的孩子则更极具有挑战性。

孩子一方面需要24小时处于家长的眼皮底下,另一方面需要习惯从未尝试过的在线教学、在线写作业、在线考试,还得和所有的小伙伴们隔绝好几个月没法见面。

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之后,又突然被扔回校园里,突如其来的环境切换让孩子从网课一下子回到了紧绷的真实学习情景当中,新冠疫情带来的恐惧也在笼罩着孩子。

虽然家长是孩子在疫情期间的压力源之一,但是家长在疫情当中的处境也极其挣扎。家长可能面临着工作停摆的压力,也可能被孩子学校每天源源不断的信息轰炸,更要时刻为孩子的作业、课堂表现负责。

家长所面对的巨大不确定性和超负荷的责任使得他们也开始变得焦躁。根据《时代周报》的报道,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在外公外婆家暂住,她一天之内为了给外婆传递老师的信息和提醒孩子准时上课、做作业,打了20通电话,并且12小时内需要不间断地盯着班级微信群,看老师的最新消息。

孩子做完作业之后,还得交给妈妈检查,妈妈检查后才能让孩子上传给各科老师。只要考试还在,考核还在,评估还在,包括学生、老师、家长没有一个人敢怠慢上网课这件事。

家长在疫情之下所酝酿的压力会更多地被传递到孩子的身上,琐碎的矛盾点燃了一个个亲子关系的火药桶。孩子就算不完全是家长的出气筒,也会是家长转移压力的出口之一。

家长对于孩子既有要求,又要有掌控感。万一疲劳、焦虑、沮丧的家长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每天又涌入大量的信息,那么他们就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面评价。因为学习对孩子最重要,家长也承担着监督孩子学习的责任,所以学习落后和表现不佳就成了家长向孩子发泄情绪的靶子。

所以在新冠疫情之下,大家并非全部都是在其乐融融地享受合家团聚的相处时间,而是在无限和不可知的居家隔离时期里,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大家像困兽斗一样酝酿着一个又一个的麻烦。

根据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各地的家暴案件数量飙升,不同国家和地区家暴数据增加了30%-50%不等,甚至家庭谋杀率也随之升高,本来已经在遭受家暴的孩子更多的时间和向他们施暴的父母待在了一起。

疫情改变了人的社会活动,改变了人的相处方式,也改变了人的相处空间。当这些人际间的条件都受限和颠覆的时候,不适应就会带来矛盾和冲突,甚至死亡。

透过学生跳楼轻生这一系列事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个体和个体之间,还是个体和机构之间,甚至是个体和制度之间都产生了巨大的胶着,这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只有把个体放在这个环境里才会被看见。

因此,孩子本身并不是自杀问题的“因”,孩子只是和环境中众多因素互动之后的“果”。

04我们需要的不是挫折教育

很多人开始高呼需要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深圳教育的官宣底下就有这样一条留言:

这代表了不少家长或者教育从业者的心声,但是“要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则非常的耐人寻味。挫折教育在大众教育语境里总是被理解为人为地给孩子制造挫折,然后把孩子扔到这种挫折里,让他自我挣扎之后出来就会浴火重生。

在这种想象中,孩子是需要被千锤百炼的钢铁,一定要淬火之后才会变得坚硬。但是请记住,孩子不是铁,也不应该被比喻成铁或者任何一个物体,孩子是真实有血肉、正在发展当中的人。

而这些人为的挫折会给孩子带来不可估计的伤害,而不是成长。这种所谓的挫折教育甚至会成为孩子走向栏杆边缘的主要推手。

挫折教育并不是要让孩子暴露在挫折的轰炸之下,也不是合理化成年人无处安放的脾气和粗暴的理由。

孩子的发展当中需要的是被理解他们本身的复杂性,并针对他们不同的个性、能力、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去给予支持和帮助,帮他们辨识环境中不同的阻力和障碍。

因此挫折教育被推崇是因为成年人对环境因素的洞察缺失,尝试用给予挫折这种简单的方式来处理极其复杂的问题。

孩子不是缺失而不完整的他者,他们是需要被理解的个体,也是“我们”这个群体里的一份子。孩子是环境中的人,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和你、我、他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结,也和环境中的所有人相互地影响着。

所以,不妨去问问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吧,在另一个真实的生命下坠之前,做出一点改变吧。

参考文献:

[1] New York Times. A New Covid-19 Crisis: Domestic Abuse Rises Worldwide.

[2] Campbell, A. M. (2020). An increasing risk of family violence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Strengthening community collaborations to save lives.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Reports, 100089.

[3] Bradbury‐Jones, C., & Isham, L. (2020). The pandemic paradox: The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on domestic viol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4] 中国新闻周刊:现实版“隐藏的角落”:疫情下,那些选择极端的孩子

[5] 时代周报:网课这一周:平台、家长和学生集体崩溃

文 | 李政

编辑 | 阿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