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人类航天事业兴起,不过由于航天事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的领域,所以很长时间里面都只有美苏两个国家玩得起,到了70年代,世界航天俱乐部加入了一个重要玩家,那就是中国。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正式吹响了中国进军航天领域的号角,不过毕竟当时的中国还比较落后,在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之后的20多年里都没有取得让人侧目的成就,直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航天事业才迎来大发展,短短30年里,中国相继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个太空空间站建设、第一次月球探测等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航空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强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红一号

在中国取得的众多航天成就中,有一个成果显得格外醒目,那就是中国的“天眼”射电望远镜项目,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项目是一个用来探索宇宙地外生命和文明的宏伟工程,它从1994年提出构想并且建设,直到2016年才投入使用,总共历时22年之久,而漫长的付出和投入也得到了回报,如今的天眼射电望远镜成为世界上口径最大、精度最高、综合性能最强的射电望远镜,比排名世界第二的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性能高出10倍多,正是基于它强大的性能,天眼射电望远镜自服役以来取得很多突破性的成就,服役三年来,性能强大的天眼在宇宙中发现了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93颗被证实是新发现的,这有什么用呢?

天眼射电望远镜

脉冲星是一种至今未知的神秘天体,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规律地发出电磁波信号,每隔1-2秒的时间就发出短促的无线电信号,就像人的脉搏一样很有规律,让人捉摸不透,有的人认为脉冲星很有可能与外星高等文明有关,毕竟自然天体很难做到如此有规模的发射无线电信号,所以天眼望远镜新发现的脉冲星对于研究地外生命和文明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有国外科学家甚至预言,由于天眼望远镜的成功,中国可能是第一个发现地外生命的国家,由此可见天眼望远镜在我国的地位和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眼射电望远镜

对于天眼望远镜,外界对它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它那口巨大的锅盖了,从半空中看到的天眼望远镜都非常巨大,如果近距离去观察它可能会更加震撼,天眼望远镜确实很大,因为它那口锅盖的直径达到500米,边框周长为1.5公里,接收面积和反射都达到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从高空看,天眼望远镜就像一个倒放的锅盖,说到这里我们就有一个疑问了,天眼望远镜像一个倒过来的锅盖,而且还是建造树木茂密的山林中,为什么天眼没有被水淹,又为什么天眼的锅盖没有装满水变成“游泳池”呢?

天眼望远镜之所以没有被水淹,巨大的锅盖也没有装满水变成游泳池,是因为天眼望远镜做足了防水措施,天眼望远镜的防水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个方面:选址

天眼望远镜为什么不选择经济发达的上海、又为什么不选择科研条件更好的北京、或者其他一线城市,而是选择在“贫瘠”的贵州省,那是因为贵州省境内拥有非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首先是贵州境内山峰叠嶂,这些山峰可以起到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的作用,可以让天眼更清晰接收来自宇宙的神秘信号,选址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里拥有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所以这种地貌的排水条件非常好,即使下大暴雨,由于喀斯特地貌布满暗河和溶洞,可以很快将雨水给排走,不至于形成积水,当然为了更好的防水,天眼还被建造在山顶上,而且天眼周围还建造很多人工排水沟壑,即使暴雨再大也不会淹到这个重要的工程,它的防水级别达到百年一遇大暴雨都不会被淹的高度。

天眼射电望远镜

第二个方面:锅盖防水设计

从高空看,我们以为天眼的锅盖是一个不漏水的锅盖,其实不是,天眼的锅盖其实是由无数个小的组合集合在一起的,每个小组合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这样可以让落到锅盖里面的雨水很好的通过缝隙流到地面,再由人工沟壑和喀斯特地貌的暗河和溶洞排出去,所以天眼的锅盖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如果从近距离看的话,你会发现天眼的锅盖更像是一个布满一个个小孔的大锅盖,再多的水都装不满它,此外天眼望远镜使用的材料都是不吸水的防水材料,不仅可以更大程度的防水,而且还不影响观测效果。

天眼射电望远镜

第三个方面:种植植物

天眼望远镜是建在山上的,为了防止山上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受损,科学家在天眼周围种植很多树木,这些树木不仅可以吸收天眼滴下来的雨水,而且在大暴雨来临的时候,还保护山上的水土不不流失,有效保护天眼工程长久运转。

天眼望远镜就是利用这三个防水措施防止被淹的,所以我们不会看见天眼的锅盖变成游泳池,看到这种设计,网友纷纷表示非常佩服天眼望远镜的设计师,说到天眼望远镜设计师,不得不提我国科学家南仁东先生,伟大的天眼望远镜项目就是由他提出和主持建设的,他也被称为“中国天眼之父”,我们应该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