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清照是古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且在百花齐放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人称“易安体”。然而在词苑中的超高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掩盖了她在诗坛的璀璨光芒。即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虽然所存诗作不多,但可以说每一首都是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与李清照词作的哀婉凄美不同,李清照的诗作,即便写愁,也都充满豪气和壮阔。如李清照的代表词作之一《武陵春·春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炸锰舟,载不动许多愁”,就写得极为哀婉凄美。

而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同样是写“愁”的诗作《题八咏楼》,却是仅看开篇两句“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就能感受到豪气不输男儿,让人热血沸腾。《题八咏楼》是李清照避难金华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与《武陵春》的身世之愁不同,这首诗主要是抒发了她对国事的忧愁。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首先,诗的前两句“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即像八咏楼这样千古风流的临观胜地,留给后人的不但不再是文人墨客的逸兴壮采,甚至也不再是沈约似的个人忧愁,而是为大好河山落入敌人之手的家国之愁。“八咏楼”,原名元畅楼,南朝齐隆昌年间(公元五世纪末)东阳郡太守沈约所建。宋太宗至道年间更名八咏楼,与双溪楼、极目亭同为婺州(今浙江金华)临观胜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李清照登临八咏楼的时候,显然不是去欣赏风景名胜的,而是悲叹宋室之不振,慨叹江山之难守。因为继汴京沦陷、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朝廷建康、杭州也一度失守,眼下的临安,则又一次受到了金、齐合兵进犯的严重威胁。可是南宋朝廷却只知讨好敌人,不思进取。就如同林升在《题临安邸》中所说:“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而年过半百、孑然一身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看到了生灵涂炭、物是人非,所以此情此景让她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来抒发心中的大苦、大悲、大愁。因此李清照的这首诗,也可以说是一首爱国诗,蕴含着一种既宛转又深邃的爱国情怀。而身为读者的我们,读到此句的时候,也难免会热血沸腾,为南宋朝廷的不作为所愤慨。

然后,诗的后两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即金华水道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它的战略地位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这两句诗的潜在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南宋朝廷再不重视,江南的大好河山也就没有安全保障了。由此可见,李清照内心对国事的忧愁,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对宋室之不振的哀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李清照的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它的恢宏气势,却是历时八百多年,在今天读来仍然能够撼动人心。看多了李清照的婉约词作,再看这首豪气之作,是不是别有一番感受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