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有方言,行业有行话,

进入一个行业,了解行业的行话是必备技能之一。

近年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玉石行业愈来愈受大众的青睐,

掌握一些玉石行业的行话,

不仅对想要从事玉石行业的人有所增益,

而且会使想要购买玉石的人避免被蒙蔽。

1、俏色:又称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颜色琢成图案纹饰,增加表现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蛀孔:指玉质表面大小不一,如虫蛀一般的孔洞,是原料表面的一种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玉皮:往往指玉石子料表面的皮称为玉皮,有色皮,石皮,僵皮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

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

常见的沁色有:

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

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

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脱胎:指出土玉器经人工长期把玩盘摩后,

玉质晶莹亮润,色泽愈发鲜艳的一种变化,犹如羽化成仙,脱出凡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白化:玉器入土后,受到埋藏环境地下水的影响,

其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透明度丧失,颜色变白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喇叭孔:指用旧式工具钻磨的圆孔,上大下小,状如喇叭,俗称“喇叭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管钻痕:指器物表面留下的圆孔钻孔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老坑和新坑:翡翠像许多自然矿物一样,有原生矿和次生矿。

翡翠的次生矿,就是经过河水等自然地质运动搬运的翡翠矿物,

为水石或水翻砂石,通常称之为老坑,翡翠的原生矿则称之为新坑。

老坑的次生矿翡翠有外皮,质地细腻,结晶颗粒小,水头足,透明度高为老坑种。

新坑的原生矿相对来说质地普通的居多,没有外皮结晶颗粒大,水份差透明度低。

实际上是按人们发现并开采玉石的先后年份来分的。

不过,按照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象鼻穿:又称“牛鼻穿”,指并排二孔,内部相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通心穿:俗称“通天眼”,孔从顶至底钻成。

利用中心是空的,可以通心穿系佩戴。

以致现代人把它取名为路路通,佩戴在胸前,则可以随着人们的运动而不停地转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斜刀:西周特有的刀法,指在并行的双阴线中,磨去其一的线墙,使之成斜坡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汉八刀:汉代特有的刀法,器物线条粗劲、简练,雕琢极少,似八刀刻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透雕:指镂空雕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游丝毛雕:汉代特有的刀法,指线条织细如丝,作断游动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剔地平雕:先在玉料表面设计主纹,把主纹外的地子均匀琢剔在一定深度,将主纹凸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圆雕:指立体雕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小四、中五、大六

“小四、中四、大四”价

——小四即1000元~3999元;

中四价即4000元~6999元;

大四价即7000元~9999元。

以此类推,“小五、中五、大五”价

——小五即10000元~39999元;

中五价即40000元~69999元;

大五价即70000元-99999元。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小三、中三、大三”;

“小六、中六、大六”;

价格表达方式都是一样的。

二、三、四、五、六就是10元、百元、千元、万元、10万元的意思,也就是以元为单位的几位数。

还有小小四,即一千至二千。

小小五以此类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赌石:“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

赌石以其“赌”性浓烈、刺激性强、风险大而利润高,吸引着八方玉商参与下“注”。

买家如果懂行、眼力好、运气佳,购得商品,瞬间就能成为“暴发户”;

相反,如果货看走了眼或时运不佳,将会血本亏尽,倾家荡产。

“不怕大裂怕小绺”,“宁赌色不赌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相玉: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

“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

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制玉:“玉不琢不成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

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

而是利用硬度高于玉的金刚砂、石英、柘榴石等“解玉砂”,

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

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

而称治玉,或是琢玉、碾玉、碾琢玉。

琢玉的技巧是高超的,而治玉工具却是简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开玉:玉石原石的外表皆有皮,采用各种型号的开料机,

在较好的保留籽料原石外皮的前提下,将原石切割成需要的形状和大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3、打钻:有些玉器图案需镂空透雕,就需先用金刚钻打透花眼,钻圆孔,然后才能用搜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上花:凡玉器外面需琢各种图案花纹的,

皆用边薄似刀的小圆钢盘(名丁子)或小钢砣(名轧砣)磨冲之,

工具之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5、掏膛:有些玉器,如瓶、盂等的内部空间,

应先以钢卷筒掏其膛,完后玉中心必留一根玉柱,则用小锤击碎。

如器物口小而膛大,可再用弯的扁锥头掏其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6、透花:钢钻钻孔后,以钢丝一条结于弯弓两端,作为搜弓。

用时先解钢丝一头穿过玉孔,复结于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固定住玉器,

加细石砂,顺花样以搜之,如同木工弯锯搜花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7、避:避碰伤碰坏,保存妥善,避免与酸碱类物品接触,避免长期强光照射,以免损伤玉石表面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划活: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

“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9、琢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

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

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

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

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

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

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碾磨:琢玉工艺过程之一。

也叫“光亮”、“抛光”。

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捻子,将玉件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

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

玉雕业的行话讲,“七分采,三分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1、瓷:如瓷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2、松:结构不紧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3、暴(起性):在制作中易起鳞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4、石线:长短、粗细不同的石线分布于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5、贼光:刺眼的光叫“贼光”。

36、水线:水线在玉面上反映出蛋清或透明色呈细脉状是质地不均形成的现象,往往比玉质部分要硬,用好也是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7、滚籽:是经过人工磨制,后经人工染色做假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8、嫩:透明度大但不灵,有娇嫩的感觉,年头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9、油:非凝脂的油性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干或僵:不温润,没有油性,发石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1、提油:一种人工染色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2、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3、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44、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5、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6、盘玉:是通过手把玩,或皮肤表面有意识地进行摩擦。

但是人体皮肤含有油质,盘完玉后应用干净软毛巾擦掉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7、养玉:包括擦玉、盘玉在内,

注意正常的湿润度,

像佩件、手镯类通过佩戴可以达到玉石内部及表面达到一定的润而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