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保留着最原始的乡村面貌,用玄武岩石造的乌石屋错落有致;一半是新农村建设成果别墅区,在美丽乡间捧出一个个网红农家乐,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的乌石村让传统与现代相映生辉,吸引了众人关注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海拔566米的高山上,乌石村的夏天,不像城里那么炎热。在大自然的徐徐清风、树上蝉声不绝中,村民们卖力吆喝着火腿腊肉、手工面以及自己的农家乐,游客们则悠闲地坐在树下的摇椅上,聊上几句家常话。

在乌石村实现“村庄美、生活美”的背后,是村两委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带领村民们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尖山镇人大主席、乌石村党支部书记马英英表示:“如今的乌石村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也正在拓展住宿接待、农旅休闲、乡建研学、双创双联四大功能,加快特色小康村的建设步伐。”

一块乌石搭起特色乡村

在乌石村里,来自义乌的孟女士正向闺蜜介绍起乌石村:“这里是天然氧吧,空气很好!”“夏天来这住几天,晚上不用开空调!”……而这一幕恰巧被记者记录了下来。

5年前,孟女士在第一次游玩乌石村后便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宽阔平坦的道路,郁郁葱葱的古树,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漫步乌石村,宛如走进了世外桃源。她告诉记者,“今年已经很久没有出远门了,这几天趁着天气好,叫上闺蜜一起到乌石村呼吸新鲜空气。”

很难想象,15年前的乌石村是一个贫困村。“当时,村子还没通上公路,交通很不方便,加上水田也少,村民生活很艰难。”乌石村党支部委员、乌石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社长张财瑶的一番话把时间拉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那时候大家都很穷,只有条件比较好的几户人家才造得起砖瓦房。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造房子是个大难题,只能利用村子附近盛产的乌石来盖房。虽然耗体力,但是能省不少钱。”

1995年,时任乌石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威平在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合并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按照原先规划,村里要把老区统一拆迁并安排新屋基。“当时一些村民,特别是住惯了乌石房的老年人不愿意搬。”张威平说,这是一个大趋势,不管多艰难都要克服。1998年,正值第二轮土地延包。村里抓住机遇留出28亩土地建设新村落,用新区屋基置换老区的乌石房子。就这样,村里的300多间乌石房子得以完整保留。

“我们不会强制村民搬迁。现在还有一些住惯了老房子的老人,我们就让他们在老房子里继续住着。”张财瑶告诉记者,这样的做法既增加了新区的人气,又保留了老区的淳朴,可谓一举两得。

一句承诺开启致富道路

2002年,乌石村新区房子基本建成。大部分村民为此花光了所有积蓄,依旧“住着新房子过着穷日子”。2005年,在磐安县委县政府和尖山镇的提议并支持下,村子决定通过乌石的特色开办农家乐。

“我们这种穷地方还开发旅游?”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村民的质疑声让张财瑶至今记忆犹新。他事先了解了安吉农家乐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借鉴,并向村民承诺:第一年亏不要紧,第二年开始可以保本,到了第三年就能赚钱,肯定比外出打工收入高。“想让村民信服,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最直接的。”于是,张财瑶和村里生活条件较好的3户人家一起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9月28日,这是张财瑶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包括他在内的4户农家乐正式营业了。“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第一批客人来自金华市区的阳光小区,一共48人。因为是首批客人,我们的收费是每天35元,包吃住。”据张财瑶回忆,开业当天,磐安县里出钱安排大巴车到金华市去宣传,才成功为村子招揽了第一批游客。也正是这一天,乌石村开始走上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农家乐康庄大道。

2006年9月,乌石村建立起“乌石村农家乐服务中心”,制定出台《管头乌石村农家乐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实施“四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对外促销、统一接团分客、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结算账目。张财瑶进一步解释:由村两委和服务中心统一制作宣传资料、整村一体开展对外营销;团队游客由服务中心按照经营户门牌号顺序统一安排;收费标准由服务中心统一制定,餐饮标准统一定为九菜一汤;游客费用统一由服务中心收取,由服务中心与各经营户进行统一结算。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村子里的农家乐实现了良性竞争。不用动员、不用补助,村里的农家乐越办越多。张财瑶心里乐开了花,原本第三年开始赚钱的承诺提前一年实现了。

如今,“四统一”管理模式也顺应时代的变化,进行了升级。“现在各户农家乐的回头客比例越来越高,我们便取消了统一接团分客。”张财瑶笑着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代表着我们的客源越来越稳定了。

2010年,乌石村的旅游经济收入达到800万元,超过全村农业经济收入,标志着乌头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旅游专业村。截至目前,乌头村共有农家乐173家,床位3777个,餐位8375个,80%村民从事农家乐行业。2019年全年总接待游客突破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6亿元。

一个市场增收集体经济

近些年来,乌石村一直致力于让游客更好地感受乡土文化。村里整理修缮了古建古迹,围绕10多棵千年古树建造了古树公园,建设了农耕文化展馆、农家乐主题公园、乡愁·记忆馆等场馆。2016年,村子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立了“乌石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乌石人家”“乌石小镇”“乌石农家乐”3个商标。

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乌石村引入“政府+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的新模式,由磐安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农特产市场也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依托乌石村的旅游资源和名气,该市场内的40余个摊位为村子每年带去了70余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除了村口的农特产市场,村内的长廊是极具特色的当地小吃一条街。目前共有23个摊位,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95后的厉凯彬是租户之一。大学毕业后,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到了村里,用所学知识为当地的农产品打开了新的线上销售渠道。“我的父母在村子里经营一家药材销售店,而我自己租下了一个店面,先卖一卖我们本地小吃试试水。”据了解,仅去年第四季度,厉凯彬的收入已达到2万多元。“现在村子里回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新的销售理念也渐渐被村民所接受。很多过来旅游的回头客也会通过网络来订购。”

从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到现如今的人均近7万元,乌石村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对于乌石村未来的发展,马英英充满信心:“我们正在打造产业规模最大、旅游人次最多、经营收入最高、规范管理最早、治理体系最优以及生态最优美、生产最便捷、生活最丰富、生意最红火、生命最安全的‘浙江省农家乐第一村’,而我们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举全村之力不断努力中。”

记者:张家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