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1、容易抑郁和焦虑的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这里需要给大家区分说明一下,抑郁是指向过去,比如产生后悔、懊恼等情绪,焦虑指向未来,如担忧、害怕、恐惧等综合性情绪。

2、容易抑郁和焦虑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遗传,二是成长环境的塑造,无论是分析还是改变都需要围绕着这两个角度来做,这才是科学、正确的做法。

3、自控力是应对抑郁和焦虑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容易抑郁和焦虑的人通常自控力的防线是崩塌的,或者说是不起作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控力弱,容易抑郁、焦虑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一个人越容易抑郁、焦虑,就越是需要把自己从这种情绪状态中“拯救”出来,而“拯救”的办法就是放下自控力,去做那些能及时满足的事情,比如玩手机,大吃大喝。

自控力弱的人也容易自暴自弃,被自己的情绪(诸如抑郁、焦虑)所控制,但这种外显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是什么,这是我们去谈改变的前提。

其实自控力弱,容易抑郁、焦虑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一个人越容易抑郁、焦虑,就越是需要把自己从这种情绪状态中“拯救”出来,而“拯救”的办法就是放下自控力,去做那些能及时满足的事情,比如玩手机,大吃大喝。

所以就会越抑郁、焦虑,就越没有自控力,越没有自控力,就越容易抑郁、焦虑。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抑郁、焦虑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本能,相当于人类的警报系统,在远古时代,这种警报是非常灵敏的,可是现如今它却经常“谎报军情”,让我们的大脑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

这种紧张状态下,我们的身心会发生一系列联动反应,比如失眠、不安、胡思乱想,甚至身体僵硬,或者其他不适。

上面是我们从遗传进化这种集体角度来解释抑郁、焦虑。下面我们再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看。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抑郁焦虑常常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容易失控,背后是一种自我的虚弱。这种虚弱通常来自与一个强大个体的对比,或者来自权威的压抑,比如孩子眼里的父母或其他大人。

心理问题,看见即有疗愈的功能,接受就不会痛苦,就不会以其他形式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关于改变提供几点意见:1、给自己树立一个自控的标准,比如延迟满足,饥饿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稍等一会吃,不看手机焦虑的时候克服一下,去看会书,去做一些其他事情,对于想做的事情做“忍耐”训练,这会提高一个人的耐受性,会提高一个人的自控力,给大脑建立新的经验,让它知道当心理不舒服(抑郁、焦虑)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拯救”,并没有发生什么,自我依然完好无损。

2、看见自己的成长过程,自己与家里人的关系,对他们的感情是怎么样的,自己是不是压抑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自己是不是缺乏安全感,是不是容易失控,是不是会恐惧,是不是总是担忧。

这个要你根据自己的成长情况自己去觉知,甚至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看见就有疗愈的功能,问题之所以形成,就是被忽略造就的,这一点无比重要。

关于第2点,需要补充一下的是,当自我觉知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问题比较严重的话,一定要向专业咨询师求助,文章给出的观点和方法只是给你一个触发点,给你继续探索自我一个契机,具体问题仍然需要具体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

希望以上的心理学分享能对你的自我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