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力落后的人类文明早期,“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正所谓“山林山川丘谷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而现在,依然有许多人坚信神灵存在,并试图用一些灵异现象来发现神灵踪迹的蛛丝马迹。在国外还有爱好者专门成立了寻找神灵的俱乐部组织,每年都在发表关于研究新进展的文章。

神灵真的存在吗?古往今来,人们从未停止对神灵的追寻,对神灵强大的超自然力量既崇拜又畏惧。在早期人类生活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期,一些他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令他们产生了对于自然界懵懂的恐惧。比如雷电往往伴随着疾风暴雨,可以击毁房屋树木引起火灾,使人畜毙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

由此人们创造了雷神的形象——威武雄壮、以雷电夺取恶人的生命。神有着人性,却又超脱于人,有着人没有的强大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天地诸神的认识已经自成体系且不断完善。

先民对于自然界的认知不足且模糊不清,因此对一些未知的自然现象产生了崇拜和畏惧之感,认为存在着某种未知力量主宰这一切,为了求得生存,就要一些人能够建立与此神秘力量的关系,于是祭祀活动便应运而生了。

祭祀从本质上说,是通过敬奉祭品对神灵进行讨好与收买,是一种把人与人之间的求索酬报关系,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但实际上的祭祀活动有的更加复杂,还有报恩、安抚鬼魂等意味。现在我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战国时期的祭祀文化。

祭祀

祭祀的对象

《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觳于地,列于鬼神。”因为祭祀是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一种敬畏心理而产生的,因此古代的祭祀几乎囊括了世间万物,中国古代宇宙观天、地、人三要素极为重要。《荀子·礼论》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在《中国历代祭礼》一书将祭祀对象分成:天界神灵、地界神灵和人界神灵。这点与古希腊非常相像,古希腊祭祀也有天神、地祇及英雄,可以分别对应中国古代的天界神灵、地界神灵和人界神灵。

而根据祭祀活动的不同,还可以将祭祀分为血缘性祭祀和非血缘性祭祀。《礼记·祭法》里就有“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患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民间兴起的“祭孔”、 “祭祀鲁班”等便属于后者。此类祭祀也更具有具有社会文化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礼记

不过,在春秋战国儒家开始兴盛后,祭祀的对象开始稍有改变了。因为儒家并不相信真有所谓的鬼神存在,素来主张“不语怪、力、乱、神”。因此儒家的祭祀是一种报本崇德之形式,儒家认为可以通过祭祀让人们返回人的天然本心,在礼仪的潜移默化中培养人的伦理意识和价值观念,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至于所祭的鬼神是否真实存在倒在其次,其作用不过是作为祭祀主体内在诚敬之心的体现而已。

儒家认为,礼有三本,是为天地、亲、君师,《大戴礼记·礼三本》云:“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先祖不仅是血缘种族的生命之本,在儒家的观念中,先祖更是因为具有功烈、美德,是人间道德、事业、功绩的至高至善的代表与象征,足为后世子孙所效法,故而应该受到后人的祭祀。儒家认为君师为伦理教化之本,历代帝王圣贤如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周公圣贤德行深厚,生前功烈卓著,泽被后世,祭祀他们是为了缅怀他们的功绩,以激励后人奋发有为。

祭祀的内容

1、祭品

祭品是祭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是人们得以获取神灵垂怜的中介。在中国祭祀等级中,按照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太牢、少牢、特牲、特豕、特豚等等。在古代许多祭祀中还存在着“人牲”现象,就是用人来做祭品献给神灵,采用“人牲”祭来祭祀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燔烧,使烟气上升至天,以便天神感知。如果祭祀的是地祇,其方式则是“瘗()埋”,也即将牲或玉帛等祭品埋在地里,或是将牲的血流入土地,使地神感知。

2、场所

祭祀需要一定的场所,在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祭祀是十分重视的,因为此时的祭祀已经上升到了礼的级别。在《仪礼》和《礼记》等礼书中,有关祭祀的每一步骤都极为详细,因此在场地的选择和布置上花费的心思可想而知。在《礼记·祭 法》中关于祭祀场地的名称就有很多,比如“泰坛”、“泰折”、“泰 昭”、“坎坛”、“王宫”、“夜明”、“幽宗”、“雩宗”等。 但是它们其实可以被统称为“祭坛”,之所以有这么多别名的原因也是因为不同的祭坛所要祭祀的神灵不同。比较典型的如“泰坛”祭天,“夜明”祭月,“雩宗”祭水旱。

祭坛是古代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特有建筑。先人们把他们对神的感悟融入其中,升华到特有的理念,如方位、阴阳、布局等,无不完美地体现于这些建筑之中,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与敬畏之情永远地被这些华美又不失庄重的建筑保存了下来。

3、特殊的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春秋战国时期对鬼神的祭祀和祝祷活动非常盛行,同时因诸夏、夷夏间兵事频繁,攻伐不断,“祀”“戎”的相互结合也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紧密。军事祭祀就是“戎”“祀”不断交融下的结合体,是一种通过祭祀,保佑己方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并诅咒敌方失败的一项宗教活动。

《礼记·王制》中有记载:“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杩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其中宜、造、 杩都是特定祭祀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的军祭类型众多,礼节也比较繁复,主要包括类祭、社祭、告祭、望祭和就祭、貉祭、杩 祭、祠兵、献捷等。如果从时间上划分,军事祭祀可以分为出征前、临战和战后祭祀。

战争之前,国家在经济上、军事上、战略上要做充足的准备,同时人们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因此国家往往会举行祭祀活动,通过占卜等手段来探问神明的意见,祈求神灵的保佑。出兵之后,在行军途中或战争之中会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恶劣的自然环境,异常的天象,意想不到的疾病或是敌军的突袭等。 面对这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国家为寻求意念上的支撑和心理上的安全,发兵后依然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祭祀的目的

总结起来,不管是在春秋战国还是别的朝代,祭祀的目的不外乎三个方面——祭祀天神,是为崇德报本;祭祀地祇,是为政教合一;祭祀人鬼,是为慎终追远。

古人称天神为“帝”“上帝” ,他们相信天有“意志” ,是主宰自然界和人的命运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他们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不断地进行占卜,如建造房屋、祈求好年成、求雨等。

地神虽然法力没有天神那么高超,但是也非常重要。所谓“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由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于老百姓来说,土地就是一切,就像哺育他们成长的乳母一般亲切,而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土地是最能将百姓笼络住的东西,因此祭地的政治意味也更加浓厚。

古人相信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鬼神能对活人产生作用,因此祭祀鬼神一方面是使其灵魂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祭祀是求福佑,人们理所当然地相信,自己的祖先肯定会保佑其子孙。所以祭祖也在封建王朝中体现了其强大的伦理功能,它凝聚并维系着家族、宗族乃至整个民族。

结语

虽然我们今天再也不能够亲身体会那种古代祭礼的盛况,但是祭祖习俗在中国部分地区仍然留存。神灵究竟存在吗?我想,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回答的意义了。它存在也好,不存在也罢,只是我们心中应该常怀敬畏,对我们族群的祖先,对我们民族的本源。当我们立在祖先祠堂中的时候,我们便会知道,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华夏儿女的血液,而血脉传承意味着责任担当,我们应该将祖辈的教诲铭记于心,为光耀门楣、复兴中华,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 《论衡 雷虚篇》

· 《礼记》

·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祭祀》

· 《点读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