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鲁能俱乐部股权转让的事情已经传了很长时间了,直到昨天下午,随着股权转让协议的正式签署,一切终于尘埃落定。自1998年开始注资俱乐部的鲁能集团,虽然并没有完全放弃股份,但已不再是最大股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转让协议,鲁能体育从国网剥离单独成立企业,持股30%,山东电力持股30%,剩下的40%由济南文旅接手。作为支持措施,鲁能集团有限公司5%的股权将无偿划转给济南文旅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巴西国家电网控股有限公司所属的巴西体育中心(海外青训基地)无偿划转给足球俱乐部。包括足球、乒乓球队伍和各级青训队员的管理职责将一并移交给济南文旅集团,两家俱乐部在5年内继续无偿使用目前正在使用的国内训练场地、青训基地、学校等资产设施。股权划转协议签订后至俱乐部工商变更登记过渡期内,两家俱乐部仍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通过俱乐部董事会履行管理职责,过渡期之后再由文旅集团进行管理团队的组建。

对于这个方案,球迷有遗憾有怀疑当然还有憧憬,但无论如何,山东足球势必要进入后鲁能时代。不过,在股权转让完成后,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球队必须面对的。首先,明年是各支球队改成中性名的最后期限。根据足协相关政策规定,只要俱乐部从未发生所属地方会员协会的变更,且在2004年中超联赛前已经参加甲A或甲B联赛,并连续参赛至今的,这样的俱乐部名由于被长期、连续使用,在足球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形成了俱乐部品牌,在球迷群体中也具有普遍影响力。由于符合了以上条件,因此“山东鲁能”本来跟河南建业、长春亚泰、天津泰达一样,是不需要改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股权转让后,济南文旅占据了40%的股份,按理说他们有权利将名字改成中性且带有自身特色,但这对于大多数山东球迷是无法接受的,毕竟“鲁能球迷”这一身份已经跟随了自己20多年,如今说换就换实在难以接受。有些球迷戏言,将心比心,要是哪天河南建业改成了郑州建业,估计球迷们也会有排斥心理。当然,也有球迷乐观地认为济南文旅只是“壳”,因此握有“实权”鲁能的名字还可能保留,但是,真是这样吗?当然,无论之后到底会不会在“济南”或者“鲁能”之间纠结,“泰山”这一很早就有的称谓理应保留。山东队在1994年进入职业化,当时的名字就是山东泰山队,之后改名济南泰山队、济南泰山将军队,再到后来的山东鲁能泰山队,泰山已经是山东球迷的信仰。未来无论股权如何调整,在球队的名字确定方面,泰山也该是应有的元素。因此无论是“济南”还是“鲁能”,“泰山”都是球队进入中性名时代最好的选择。

名字只是表面,球迷最为担心的是实质,那就是之后俱乐部还会不会继续之前的投资规模。虽然比起中超几个烧钱大户,鲁能的投入并不算超大手笔,如今,大股东变成了济南文旅,他们又将如何经营俱乐部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鲁能球迷都显得比较悲观,认为指望济南文旅加大投入根本不可能,只要别勒紧裤腰带就谢天谢地了。毕竟,从央企到市属国企,本来就存在着落差,济南文旅还是一家没有实体企业支撑的融资平台,目前的主营业务只有奥体中心的经营权,自身财力有限。

更何况,根据转让协议,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将5%的股权无偿划转给了济南文旅集团。有球迷算过,这一笔钱最起码有25亿,这也就意味着,鲁能虽然依旧持有30%的股份,但未来的投入很可能以这种股权转让的形势提前划拨给了济南文旅,后续几乎不可能继续投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重要的是,久负盛名的鲁能足校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个独具特色的青训机构已经为各级联赛和国家队培养了很多人才,从周海滨到段刘愚,鲁能足校一直是俱乐部在中超安身立命的根本。虽然目前来看,并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一次的股权变化,会波及青训这一块具有黄金价值的领域,但是由于相关设施尤其是青训基地所有权将在五年后到期,届时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这一次鲁能俱乐部的股份制改革,对于中国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但是由于做了“先行者”,也会有遭遇困境的风险。尤其是在最近这个非常敏感的时刻:随着恒大塔利斯卡的入境、阿瑙托维奇的获批、深圳外援马里准备启程,现如今不能归队的外援已经越来越少。作为部分外援早归的典范,鲁能在迎回来了费莱尼和莫伊塞斯后,后续外援的回归工作迟迟没有得到推进,佩莱、格德斯和新援卡达尔的回归遥遥无期。而股权转让就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进行,因此很难不让人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