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大图

据外媒消息,近日印军再向边境实际控制线内紧急增兵36000人,至此,印军在边境线地区附近屯兵已达20万人,包含大量武器装备向边境集结。6月28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其例行广播节目中称,“那些将邪恶目光投向印度拉达克领土的人得到了适当的回应”,这被广泛认为是对中国“示强”。

莫迪(资料图)

查看大图

这轮中印对峙已近两月,无论是时间还是对峙状态都远远超过上次洞朗对峙,双方先后两轮高级别会谈,多次喊着降温、和平处理争端分歧。可从目前的架式来看,印度调门仍然很高,短时间内解决好边境对峙问题,好像不太可能。

印度无论从武器装备、作战能力还是经济基础等方方面面,根本就不是中国的对手,不在一个频道、不是一个重量级。 6月28日,多家印度媒体详细报道了印军在边境地区的最新部署情况,分析中印军力对比,称“解放军拥有印度军队所缺乏的一切,和更多”,“火线”杂志网站28日发文警告印度政府:不要升级和中国的边境冲突。

对于无法在军事上与中国抗衡这一点,印方高层虽然嘴上不说、也不敢承认,但也是心知肚明的。即使明知自己不行,为啥还要虚张声势、死磕硬撑?印度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中印边境对峙下步将走向何方?这就是本期小编将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

从装备来看,“万国拼凑”锣齐鼓不齐,体系作战能力差距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大图

众所周知印军装备自我生研制生产能力相对较对,武备装备大多靠采购,都是外来输入型,缺乏自身研制的拳头打击武器,很多装备受制于人,坏了自己不会修,俗称“万国装备”大杂烩,这些东拼西凑的装备,锣齐鼓不齐,难成体系,相互不兼容难相通,尤其是侦察、预警方面差距比较大。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就足以证明其现代化武器装备有些捉襟见肘。

一是新锐反潜机现身高原,抵近侦察暴露装备短板。6月22日,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海军装备的新锐P-8A海上反潜巡逻机突然出现在了印度北方高原边境地区。P-8A是一款海上反潜巡逻机,虽然具备一定的对于陆基目标的侦察能力,但是相对于其余的专用侦察机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印度空军目前没有像样的专用侦察机型号,此前印度就曾经派遣过P-8A海上反潜巡逻机前往争议地区附近执行侦察行动,如今是如法炮制。

二是印军战斗机接连坠毁。当地时间6月21日,印度陆军一架直升机在紧急迫降后坠毁,机上人员都被送去了医院。虽然印军证实,直升机是在迫降后坠毁的。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印军今年第4次发生战机坠毁事故了。此前在5月,印军也有战斗机在边境机动中坠毁,虽然没有人员死亡,但是也从某种程度反映出其装备短板。

三是造不起买不起,部分武器装备靠租赁,在今年4月1日生效的印度《国防采购程序》中,国防部史上首次在允许印军从友好国家租赁部分武器装备。如运输机、运输舰、训练装备和模拟器材等。尽管这种现象早已有之,但从未被列入国防预算,主要目的是为了大幅减少直接购买武器和技术所带来的高昂费用。印军近期最希望租赁的或许是俄制空中加油机,因为军方采购新加油机的方案因费用问题久拖不决。

从后方补给来看,冒进增兵、人员伤亡,越硬撑越力不从心

查看大图

在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肢体冲突之后,为了迎合国内的民粹,为了迎合强硬派,印度军队就向边境地区进行了大批的增兵,动用了包括苏-30MKI和P-8A等装备。这样不顾一切的冒进式增兵,因准备不充分,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甚至问题越积越多,按下葫芦浮起瓢,让激进部队进跟两难。

比如,印军大桥坍塌运输线遇挫。6月24日,为了增兵印度工程兵在72小时内修建完成了一座长达50米的军用铁桥,可是一辆运载着重型机械的军用工程车,直接将其压塌了,卡车上的两名印度军官随着卡车坠入谷底,受了重伤,1 人在救援中死亡。现在桥塌了别说坦克,就连卡车也过不去了,凸显了印军后勤保障能力的不足。

近日,印度政府决定向三军紧急拨款50亿卢布,来购买更多的武器弹药和军备物资,确保解决前线物资短缺的问题。尽管如此,也是应急之策,能解燃眉之急,却不可持续发力。英国卫报6月24日透露,印军不少被输送到前线的士兵,甚至连基本的补给都很困难,部分士兵甚至连饮用水都不能保障,只能饮用雪融化的水。

如果印军不从中反思自己的冒进态度,从中吸取教育,一味往前冲,越是硬撑越会力不从心,撑到最后只有“主动投降”。

查看大图

从内外环境看,遭遇武装偷袭与多周边多国为敌,可谓内忧外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大图

首先从内部情况看,印度快报6月24日报道,据悉印军最为精锐的比哈尔联队的一支小分队突然遭到偷袭而全军覆没,这让印军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印军方指出,不明武装的袭击行动,导致印军补给线受到了沉重打击,大量物资被抢,补给车辆也有十多辆被炸毁。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外媒的进一步证实,英国天空新闻网6月24日报道,印军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突然出现了大量不明武装,这些武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利用印军冒进增兵边境的机会,武装袭击印军的后勤补给线。加之其国内灾害加速蔓延、民生危机加重、经济断崖式下滑,多个邦开始出现混乱的现实。

再从外部情况看,今年以来,印度几乎是同时与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等所有的周边国家为敌,印度当局强装硬派形象,给印度国人感觉印度很强大、印度政府很强硬,不惧四面楚歌、不怕四面树敌,这种强硬的“绑架”把印度当局和整个国家置于了被动局面甚至危险的边缘。如果中国不克制,随时可发收拾他,分分钟可以让其强装笑颜破产。

从国防支出和经济实力来看,比重虽高,但绝对值小

查看大图

虽然印度频繁向边境部署军力,动作频频,调门很高,但更多是虚张声势。对此,印度媒体也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据印度《经济时报》28日发文分析称,尽管印度国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8.8%)一直超过中国(5.4%),但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规模要大得多,中国的国防支出实际远远超过印度,甚至可以达到印度实际国际付出的3倍以上。

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估计,中国2019年的国防开支为2610亿美元,印度约为710亿美元;在人均国防支出方面,中国也远远高于印度。以去年为例,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人均国防支出约为182美元,印度人均国防支出52美元,不到中国的1/3。

从军心民心来看,印军士气低落,撤军成为不少士兵的最大愿望,内部矛盾加剧,武力升级似乎成了印高层自导自演的“独舞”

查看大图

战斗离不开民心和军人士气,写下其“军人士气不高民心不稳”本非小编信口开河,首先从民心来看,虽然6月15日中印冲突发生后,印度国内出现了反华浪潮,甚至抑制中国产品,砸烧电视机等等激进的现象,但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更多老百姓并不想国家卷入战争,特别是在上将冲突中一些印度军人死亡后,不少印度军人家庭担心同样的悲剧发生在自己家庭,不支持军人到边境一线。

其次,从军人士气来讲,不少一线军人存在畏难害怕的情绪。这一点可以从6月15日冲突的公开消息中看出,有不少印度军人是在逃跑中冻死或摔死的,可见其战斗精神缺乏。同时,印方媒体也对此作出了分析。

印度快报6月24日报道,因印军穷兵黩武,当前印军士气跌入到了谷底,军心十分不稳。为了稳定军心,提振士气,印军陆军上将亲自赶赴一线了。印度军方最高将领、陆军总司令纳拉瓦内上将连夜赶到克什米尔东南部边境,亲临印军第14集团军司令部坐镇指挥,鼓舞前线军心士气。虽然印军陆军上将亲赴一线,但是还是难以稳定军心,很多士兵对于紧急增兵且匆忙不科学的调度十分不满。

目前,印军不少部队陷入到了战术绝地之中,处境十分的被动,撤军成为不少士兵的最大愿望。很显然,印军不顾内部问题盲目增兵,不仅仅不能帮助内部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内部的危机。

从历史战例来看,嘴上叫得很硬结果被打得很惨

1962年,被解放军俘虏的印度士兵

查看大图

在1962年的中印战斗中,我方多次主动发达善意,提出多种和平解决方案,但印方均以为我方软弱可欺,不但不见好就收,反而得寸进尺。即使周恩来总理亲赴印度谈判,印开国总理尼赫鲁仍然走出无理要求,点燃战火。

1962年10月18日,实在忍无可忍则无需再忍。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大家形成统一意见,印度欺人太甚,既然非打不可,那就只有奉陪。但不是为了打而打,而是为了把印度打回到谈判桌上来。即军事为政治服务!

——1962年10月20日凌晨,我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便铺天盖地向入侵克节朗的印军阵地倾泻。9时许,印军的第一个据点被攻下。到晚上8时多,克节朗战役即告结束。反击作战员、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张国华耸耸肩,笑了:“这样容易取得的胜利,我当兵33年,还是头一次!”

——1962年11月21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历时1个月。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进攻到“麦克马洪线”以南;在西段,清除了印军设在中国境内的所有据点。共毙、俘印军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后撤。

——1962年12月1日至1963年3月1日,我军官兵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北地区。随后,中国政府又向印度政府交还了缴获的大批装备,释放了3900名被俘官兵。

撼山易,撼解放军难!1964年5月27日,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心脏病发作而抱恨逝世。

结束语:明知不知为何要死磕硬撑?这只不过是印度高层骑虎难下的政治作秀

印度国产“阿卡什”中程地对空导弹系统发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大图

综上所述,印度高层特别是执政的人民党,自己也很清楚自己口袋里有几个硬币,有几个硬装备能给中国真正的抗衡,这一点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既然明知打不赢干不过,从莫迪到印军为何要死磕硬撑动作频频?

一是迎合国内的民粹,执政党作秀给印度人民看。在这一轮对峙特别是6月15日肢体冲突中,印军打了败仗吃了亏的消息在印度国内引发民怨,不少人骂印军骂执政当局无论,煽风点火要把吃了亏打回来。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当局被所谓的“民意”裹挟不得不对中国示强,以便赢得“民心”,总之,他装也得装着很强的样子。

二是遭到国大党猛烈抨击,执政党作秀给在野党看。印度与中国军队在拉达克的冲突导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死亡,此消息一经披露即遭在野党猛烈抨击,被指无能。两党相互指责,揭批对方丑闻,从拉吉夫·甘地基金会接受中方捐助,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从11亿美元上升到362亿美元到莫迪的几次访华是否存在“问题”等等,两党撕裂,均指责对方与华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当局,只好对外表示强硬态度,以求安抚国内特别是国大党的对立情绪。

三是把示强行动当作最好的练兵方式。印军方自然十分清楚,一次次近似实战甚至已经是实战化的行动,对部队作战能力的锤炼是多少次在营训练所无法比拟的,一次边境集结、提高战备等级不仅可以赢得其国内支持、提升军队形象,还可以锻炼摔打部队,印军高层也可从中捞取政治资本,甚至可以立功晋职。

四是外力驱动使坏。某些国家见不得中印友好相处,唯恐中印不乱,从中煽风点火,想升级对峙层级甚至引发更大冲突,印度借梯上楼,从中找平衡以谋求购买武器装备等更多更大利益

因此,从更大程度来说,印军一再示强是民粹煽动、在野党抨击和外力诱导之下的,执政党和印军方高度的政治表演和作秀,这场闹剧或将随着民粹躁动情绪降温而慢慢消退,但中印边境冲突必须有个治根治本的万全之策。否则,不彻底解决,这早晚是个“隐患点”,稍有外力从中驱动就可反复点燃。

毕竟,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三军总人数为145.5万,排在中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切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