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形形色色的生意人,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每当谈到投资就拍胸脯:

老砖老砖,有钱投哥哥这,不说多,保证你一年20%!

我听到这里,总是很感激地跟他称兄道弟,好歹把他糊弄过去:好好好,等有钱了就投你。

可是,总是没个有钱的时候,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想一想,这理由真吗?其实不是,主要原因还是对这个保证20%深感担忧。

在没做过生意的人看来,一年赚20%还不容易吗?

这个事情,用嘴巴说确实挺容易的,但要做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2018年,曾任证监会主席、时任央行副行长郭树清有一段发言,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理财产品收益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了,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这说明,从宏观上看,想保持20%的投资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10%的投资收益目标,想要稳定地保持,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这张图是我国的GDP增长速度,中间红线大约是在8%。很明显,改革开放几十年来,GDP增长速度基本上在8%到13%范围内波动,最近几年更是连续处于8%之下。

不需要是经济学家、经济专家也可以理解,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投资收益想要连续稳定在20%以上、甚至15%以上,难度很大。

2018年,有人曾经统计过中国公募基金经理投资业绩,发现从业10年以上、能够稳定年化收益10%以上的基金经理只有10人,其中稳定做到20%以上只有一个人。

(从业1年以上)

这个人是谁?我不想给他打广告,只想说明一点,如果想要每年稳定赚10%,也就意味着,你需要中国上千个基金经理中的顶尖人物为你打理。

确实难,但我们绝对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怕苦怕难不炒股。

相信方法总还是有的。我决定尝试筹划一下,哪怕最终不能做到,也看能否接近10%目标?

假设1:用50万买理财或者大额存单,年化收益算4%,收益2万,这一块风险小,就当它可以100%实现。那么,剩下50万的年收益目标就是8÷50=16%。这个太高了,我们前面说过,持续15%以上很难。

假设2:用40万买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算6%,收益2.4万。那么,剩下60万的年收益目标就是7.6÷60=13%。这个貌似差不多,下面就按这个结构来考虑。

债券型基金方面。

据统计,至2017年末,全部债券型基金自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2%,所以6%是保守估计。

在具体选择债券型基金的时候,也要注意规避债券不能兑付带来的风险,选择3-5只主要配置国债与高等级信用债的、债券持仓较为分散的、单一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的、规模大于2亿的、长期业绩稳健的债券型基金,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股票型基金方面。

有人说为什么不全买股票或股票型基金,那只要10%就可以?

这里我想请大家注意,做金融投资,一定能要尽量保护本金安全!购买股票或股票型基金,没有人能保证一定赚钱,当我们有一块低风险收益保底的时候,可以大大减少本金亏损的概率。

按照每年13%的目标,三年收益就是44%。大家知道,最近三年我们的股市行情只能算是一般,如果这三年能够完成44%的目标,那就说明长期实现年化13%的目标很有希望。

数据显示,近三年收益44%以上的股票型基金有165家,约占已发行3年以上股票型基金总数1126支的15%。平均每买7支基金,即可碰到1支符合条件。这个概率还算是可以的。

这1126支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率是22%,说明在纯随机选择形成组合的情况下,年化收益率大约是7%。

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某种合理方法去挑选5~10支运作管理比较优秀的基金形成组合,从而实现年化13%收益,使整体投资收益达到稳定的10%,看来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至于什么是合理的基金挑选方法,我觉得大家认可的“4443“方案就不错:

第一个4: 选择一年期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4的基金。

第二个4: 选择两年、三年、五年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4的基金。

第一个3: 选择近6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3的基金。

第二个3: 选择近3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3的基金。

经过四步筛选后,剩下的基金就是比较优秀的基金了。我们可以从里面选择净值曲线比较平滑,基金规模相对适中的基金,建立一个组合,然后就坐等丰收吧。

在细节的基金买卖、定投、止盈止损等等方面,也有一些窍门,本专家将在今后的文章中继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