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一本书,我们就获得了与写书人思想上的碰撞和交融。当然书籍有好有坏,好的书籍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坏的书籍不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还让我们有了一种虚幻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如同嚼着没有水分的甘蔗。关于书籍的选择也是一门技术,我们暂且放下不表。

人人都说读书好,却忘了事物均有两面性

培养读书的兴趣开始是艰难的,但一旦养成了一种习惯,你很难再停下来,如今这样的习惯也折磨着我,每天不拿起点东西读一读总觉得落落的,但是读完以后更加的难受。一个人一旦爱上书,那么今生就必定不能脱离它的魔掌。读了那么多书,抬头仰思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种声音在冷冷地问你,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对我来说,我没找到最终的答案。 家里的藏书很多,为了放书,客厅里面沙发都被我卖掉了,只有一张大的书桌,家里电视机也没有。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是罗素的名句,叫《我为什么而活着》。

上过高中的人都读过,对这句话我记忆犹新,当我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优美中带点哲学的味道,也是那个时候的指南。

然而现实是,对爱情的渴望,追求纯洁的爱情,极可能让你变成剩下的那个人,随着年龄增长被一群人逼婚。你觉得逼婚这样的事情从来都不会是你的世界里该出现的事情,但现实就是这么的打脸。

对知识的追求,可能让你发现国内的课程和教材有点落后,大学里面的教材与时代的同步总是那么的滞后,而网络里面的你未曾遇见的真实世界的经验和知识增加了你的焦虑。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会让你在敲下键盘的时候,自己的良心和同情却鼓了别人的腰包。

读书具有危险性,它很可能让你与外界隔得更远。书籍里面的完美与现实的不堪打得你不知所措。

书籍会给你一些超越现实的价值观和心灵获得感,却不能让你直接超越现实。

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不能依靠读过的书考上名牌大学,赚到黄金屋,娶到颜如玉超越现实,那么极有可能,你所读过的书籍令你对现实非常困惑,陷入尴尬的境地,就像一个半夜就睡醒的人的痛苦。就像美剧《绝望主妇》中的伊芙所说:当你品尝了墨西哥鸡肉卷,怎么会对生菜沙拉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如果现实就是一盘生菜沙拉怎么办?你如何面对现实世界与你的思想冲突?

当渺小的你跌落现实,读书不能承载你的伟大的理想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成了“人格分裂者”。他们在现实中消磨着自己的棱角,却在书籍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理想国,把现实的自己与理想的自我分离开来。

当承载自己梦想的书籍遇到现实而普遍失望时,只能通过一些书籍来慰藉自己。这就是成功学书籍热卖的原因。

读书既能得到快乐,启迪思想和智慧,超越现实,但也将面对现实的腐朽。

然而残酷的是,通过读书发现这个世界是一个天的时候,当遭遇到现实的痛苦与书籍的理想碰撞的时候,有那么一刻,反而觉得不如井底的青蛙愉快。

读书,和现实脱节太远都将不会太幸福,无论是落后还是在前。

同样,学子们徜徉书海,以为凭借寒窗苦读,获取知识的翅膀后无所不能。

然而他们终将长大,面对矛盾的冲突,同样会在迷茫和痛苦中经历蜕变。

所以如果你爱读书,那么,就要做好冒险的准备。无论是你还是孩子,有可能会被时代和现实所抛弃,除非他们有能力去寻找海洋,或者开始懂得妥协并视为艺术。

千万不要跟孩子讲,好好读书,将来你才能赚大钱这样的话。

但既然读书有这样的冲突,不如勇敢的去迎接这一切。

移动阅读是观念“病毒”(意义)寻求最佳“宿主”(被意义感动)的过程

如今,移动端阅读的兴起,我们陷入这样的阅读困境:

一方面,我们的阅读兴趣引导着我们将注意力配置于浩如烟海滚滚而来转瞬即逝的转发信息,虽然,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有时间知道这些信息的哪怕万分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建立某种哪怕是临时的“理解框架”以便容纳那些有幸被我们注意到的信息,虽然,我们知道我们几乎不可能一开始就建立关于世界和我们自身的正确的理解框架,我们只能预期临时搭建的某种理解框架,随着阅读逐渐调整为或多或少正确的,从而各种信息之间可以有更令人满意的关系。

阅读的真义是什么?

熊十力指出,是阅读者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作者的文字相互激荡的思想过程,由此,阅读得以融入阅读者的生命,成为有生命力的阅读。又根据怀特海的阐述,熊十力阐述的有生命力的阅读,可使观念成为生机勃发的观念(vital ideas),而不再是惰性沉沉的观念(inert ideas)。

移动时代的读书捷径,首先是因人而异的。

其次,特定的人,以他特定的人生感悟和知识过程,在特定的时空点,偶然与特定的一些作品相遇,它们的作者带着各自特定的人生感悟和知识过程,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世界里写作,在这样偶然相遇的时空点,这一特定的人的注意力被他此时此地的兴趣引导而阅读,这是非他莫属的独特体验。

第三,只在这一特定的人的三维理解框架之内,上述的阅读最可能成为非他莫属的阅读,否则,他的阅读很可能因为缺乏理解框架而支离破碎,从而缺乏意义。

正如知识分子许知远的那句话:“每个人都带着偏见看世界”。

所以良好的移动阅读习惯(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等短讯内容)是这样的:

首先浏览内容,其次判断由于发生的特定社会情境及作者在这一情境之内基于特定“心理-生理-物理”条件而有的偏见或定见,最后引出这篇作品在读者情境中的意义,从而作者与读者在各自情境之内基于各自特定的“心理-生理-物理”条件而有的各自之偏见或定见可相互冲突、激荡、理解,并使心智摆脱偏见或成见,日益成为更健全的心智。

因为基于特定“心理-生理-物理”条件会形成各种偏见或成见,他是一个人人格特质的体现。

更多的,这些语言和思想是在什么样的心理情景下产生?作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是如何的?思想和语言的产生一定是作者在一定的物理空间环境内与特定的心理过程结合的产物,那必然带有一定的偏见。

那么,基于移动端的观念产生及其携带的意义在网络空间内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观念“病毒”(意义)寻求最佳“宿主”(被意义感动)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结合心理-生理-物理条件才能更恰当且以低成本的方式找到需要这些意义的人。

点击关注「隐者有言」深耕认知成长、教育、心理和情感,持续输出原创好文,欢迎转发、留言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