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

在很多人眼里,贫穷意味着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足够的收入。

但是实际上,为什么穷人明明吃不饱却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

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贫穷的本质》一书中,作者通过研究日均收入在0.99美元以下的群体,发现普通人与穷人在人性与欲望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同时提出“贫穷陷阱”的概念,指出贫穷就像一道陷阱,让深陷其中的人无法逃离。尽管有逃出陷阱的梯子存在,但梯子并不总是放在正确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踏上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吃不饱饭,却还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东西

大多数人都能吃饱饭,绝对的食物匮乏并不存在,穷人之所以营养不良,是因为他们主要考虑的并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无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

书中记录,在摩洛哥的一个偏远山村,作者一行人遇见了一个叫欧查·姆巴克的人,问他,如果有更多的钱,他会用来做什么,他说会用来买更多的食品。接着又问他,如果有更多更多的钱他会买什么,他说会买更多好吃的食品。

遗憾的是,作者在他家注意到了一台电视机、抛物面天线及DVD播放机。于是又问他,如果他觉得一家人都吃不饱的话,为什么还要买这些东西呢?他笑着回答道:“哦,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原来村里没什么娱乐项目,也没有多少活儿可干,一年只干约70天的农活儿,还有约30天的建筑活儿,他们除了照顾自家牲畜,就是等着拿到干活儿挣的钱,这使他们有大量的时间看电视。

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子里,没有饮用水,卫生条件也不好,但是依旧会将积攒几个月的钱,用于购买电视机,所以明明食物不够,家里依旧都有电视机、抛物面天线及DVD播放机,还有移动电话。

总体来说,基于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穷人的首要选择显然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

他们不会迁怒于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降低标准来增强自己的忍耐力。然而,他们却不一定因此而专注必需品,也不一定会排斥奢侈品。

这些“嗜好”并非那些行为不慎重之人的冲动消费,而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不管内心的冲动如何驱使他们、外界如何对他们施压。

同样的,穷人也会将钱花在很多其他非必要的地方上,比如会花很多钱来置办婚礼、嫁妆、洗礼、葬礼等,这很可能是怕丢面子的结果。

在南非,葬礼所需费用为死者一生的积蓄。由于艾滋病毒的泛滥,很多年轻人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积攒葬礼费用,便要撒手人寰了,而他们的家人迫于传统仍要大操大办。

对于刚刚失去了一个未来劳动力的家庭来说,可能需要为葬礼花费3400兰特,或者该家庭40%的年收入。在举行这样一场葬礼之后,这个家庭显然没有多少可用的积蓄了,更多的家庭成员则会抱怨“吃不饱饭”。葬礼所花的钱越多,人们来年就会变得越沮丧,而他们的孩子就越可能被迫辍学,简直是一个恶性循环。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那些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能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

因为他们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认为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在必要的场合参加庆祝活动。

穷人缺乏信息来源,相信了错误的事情

在他们发现那些坚信不疑的信念是错误的之前,他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在每年900万死于5岁前的儿童中,大多数来自南亚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而且约每5名儿童中就有一个死于痢疾。

但痢疾并非绝症,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其中脱水是痢疾的致死主要原因之一。接种疫苗和对饮用水消毒,可以防止得病;服用糖和盐组成的口服补液可以防止脱水。

那么为什么每年还有约150万儿童死于痢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缺失信息,缺乏常识,穷人们不懂得使用这些正确的方法。即使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在孩子患病后,相比从护士那领取到口服液,他们更想要的是一剂抗生素或一次静脉注射,甚至寻求于鬼神与传统巫医。

再比如,疟疾不仅治疗费钱,甚至会损伤孩子的认知能力,让他日后成功的概率又大大减少。

但预防疟疾,仅需一顶蚊帐的投入,就可以使得病的概率减少许多,可实际情况是,大家对于蚊帐的需求量依旧很低,所以这类健康问题依旧很难得到解决。

贫穷的人往往选择将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非廉价的预防上。

从疫苗到蚊帐,都是一些低成本却可以挽救生命的东西,但很少有人会采取这样的预防性措施,信息的匮乏让人短视,似乎省下手里的钱更重要。

如果他们怀疑自己将来承担孩子学费的能力——比如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意可能会亏损——那么他们就可能认为,这种投资根本不值得一试。

他们不清楚给儿童接种疫苗的好处,不明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该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种行为最容易染上艾滋病......

有的时候,一条普通的信息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

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

对于生活在富裕国家的人来说,他们周围充满了无形的助推力,而贫穷国家的穷人需要不断运用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似乎穷人的世界到处都是陷阱。

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不用想着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消毒剂;下水道自行运转,我们甚至不知道是怎样运转的;我们大都相信医生会尽力为我们服务,公立医院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换句话说,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你越富有,越容易做“正确”的决定。

拥有财富可以激励人们投入时间,变得更有耐心。

因为很多事情,需要人们考虑当下或前期做出少量付出,而回报很可能是在遥远的未来。所以对于穷人来说,更为麻烦的是,他们的生活本就很困难,往往会因为拖延的习惯而把事情搞砸。

当你想要的一切看上去都很遥远,让你很难感受到动力时,不妨将目标设置得更近一些,或许是穷人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方式。

结束语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外,其实社会对穷人也不是很友好,比如银行就不喜欢穷人,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了控制贷款的风险,不愿意贷款给穷人,因为他们抗击风险的能力差,这导致他们利用资金扩大生产的难度大大提高;就连在银行储蓄,可能都存不起,因为所得的利息是负的。

尽管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会给穷人带来风险,旱涝、疾病、意外等都可能让他们陷入困境,但是他们并没有买保险的意识,保险公司也很少对他们提供服务……

同时这本书也会告诉我们,工作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稳定,只有生活稳定了,才会有精力去思考其他的事情。

好工作是稳定的、工资可观的工作,它能够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让人们去做中产阶级擅长做的事情。

对于人们来说,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时可能需要具备一种稳定感。至于那些看不到自己未来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人,他们可能总是不愿继续努力,其生活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一份稳固的收入可以对未来的支出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且也使现在的借款变得更容易、更廉价。这就是为什么一份好工作如此重要。

虽然那些最穷的人摆脱贫穷真的很难,越穷就越难致富,终究其原因不过是,穷人没能有效地把资源用到自身和家庭的发展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在摆脱贫穷的路上,有很多陷阱,但是也不必完全绝望。

本书作者在总结了大量科学的研究后,分别描述了通过教育、医疗、小额贷款、存款、创业、选举等方面对穷人进行政策倾斜所产生的效果和局限。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看看这本书,也许你就可以理解很多不可思议现象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