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儒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命脉,为后世立道德之根基,开仁德之圣门。而《论语》作为儒学之代表,不仅记录孔子的言行亦存其思想于历史长河之中,历经岁月打磨,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瑰宝。此篇以多角度挖掘《论语》文字背后的深意,不仅是理顺思路,更是为今后之行作一警醒,引些光明。

关键词:论语、行为、心灵

一、《论语》中的仁义思想

人性中有善有恶,所以从来不是生而为人,而是要学以成人,生下来,只是一个人胚子,要靠后天道德上的培养,从蒙昧中挣扎地站起身来,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

故,“仁”是儒学道德规范的标杆,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是最高道德规范。“义”是儒家行为的最高原则。

《说文解字》中提到:“仁字,从人,从二。”互存,互助,互爱。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对国家民族的珍惜,对人民的热爱与尊重。人活在关系之中,而“仁”最初的含义也是指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仁者,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由此可见,仁者一定是充满仁爱之心的,具有智慧并且对这个世界满怀爱意,而在行为上,他心中摒弃小我,事事皆为他人考虑。在念头上,没有高下贵贱之分,君子“有均无上,亦无下”。不仅是“仁”,“义”也如此。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个“义”,不仅是豪情仁义的“义”,更是一种大承担,大胸襟,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心存道义之“义”。

小人所见,是眼前之小利,无关国家,无关社会,无关人民幸福,是私利。而君子的道义并不是自恃清高,也不是一生无利可循,只是他寻的是国家之大利,社会之安康,人民幸福的基石。

“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这不是私利,不是遇事便以保全自身为主,不是欲望当头以放任之为由。而是面临选择,以道义之准衡量之,舍生取义,可以;舍己救人,不怕。

到这时,君子之义又上升了一层面:你追求的,是这个社会的正义。正义为何?是你所说所行的所谓的道义,要是真的,是正的,是完完全全可以帮助社会影响社会的。“是心灵从现实的荣辱中跃跃欲现,从现实的云雾中涌出光明的红轮。”如此一番,就是另一种开朗气象了。

而我们再往下追寻,为什么“小人喻于利”呢?因为他对名利的牵挂无法放下,在无明之中打转,在利欲之中纵驰,无法脱身。是虚妄的物质与私心束缚了他。不过没看破,没觉悟而已。他不知道世间的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他不明白他的好心肠只是泛滥,他的礼貌只是世俗的虚伪。

故,向往仁义的第一步,就是从浑噩中抽脱出来,摒弃小我的自私自利,从而向更高的境界努力。在心地上下功夫,在行为上学透彻。

而仁义不可分,只有“仁”的道德情感还不行,还要通过“义”来衡量行为的价值。《礼记》中说到“仁以爱之,义以正之”,说到“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也就可以理解为仁是天下的仪表,义是裁断天下事物的准则。

故前有《中庸》提到:“义者,宜也”,后有韩愈写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此可观,仁更多是一种道德情感,而义则更具有客观性和理性,二者相合即为儒家的道德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从“礼”与“孝”来看“真”“诚”对生命的价值

“礼”作为儒学的核心之一,推崇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观念,其背后是为了生发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恭敬之心。“礼”就是“仁”的另一面,是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

不仅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晏子也注重礼的养成:“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左传》更是将“礼”立于一个相当的高度:“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上天的规范,大地的准则,百姓行为的依据。

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礼的背后映射的是人心,是念头,是真实的生命。从生命里迸发出真实的爱,真实恭敬,真实的关心,你的行为自然有礼,如果只是应付,只是敷衍,虚假浮泛也不可称作是真正的礼。

而“孝”呢,可称为儒学之大本。这个孝,不仅是对父母对家人,不仅是家和的观点,大者,孝天下,孝苍生。我们可见,孝分很多种,但是万物不离其根。对父母的爱与敬,是从内心迸发而出,毫无敷衍之感才可称为真孝;对天下苍生视为己出,无一丝利欲之心,才可称为真孝。如只是物欲上的草草满足,而并无真心实意,“至于犬马,皆有所养”,那又怎么能成为真正的孝呢?

真正的孝,是从内心生发出对父母祖宗的敬爱,并因其喜好而改变行孝的方法,让他们真切的能感受到,并心生欢喜。

故,礼之可贵在于其真实,在于渗透进生命;孝之可贵在诚其本心,体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而做人,不过一真一诚。真,是对自身生命之缺陷正视之,修改之;是对每一言一行负责任,知进退;是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承担该承担的,肩负该肩负的。做个“真人”,不是道学所谓的真人,而是内圣外王,言行一致,心念纯正的一个真实的,不虚伪的人。

但想做个“真人”并不容易,可人生,又有几件容易的事情呢?“成为一个真人不容易,表现真理不容易,以礼制欲不容易,在重重障碍中表现精神不容易。”所以我们只在因上使劲,不必在果上要求;在仁心上培育,不在礼的外在上过分表彰。如此,才可让生命畅达,上接圣贤,横跨古今。

而让生命真实的第一步,是正心,唯有正心,方可诚意。而心若正,气象如何不宽平?皆是在每一念中修,在每个细微之中察。否则,只是在习气中打滚,变成一个虚伪的,虚假的,浮泛不着边际的一个人。那你的学问也不是真实的,你物质上的拥有,一定是短暂的,飘忽的,不会属于你。

由此可见,我们的心思首先要放在“真实”上,不可因私欲而违原则,因小惠而失正道。“要有真性情,真好恶,在四无依傍中呈现而无丝毫牵绊。”眼前的表象是为了衬托其背后的价值,而礼的深意就是其背后的爱与尊重,孝的深意就是其背后的家国为本。如此,百姓之心方可摆正,有朝一日才可见圣贤所期盼的礼乐大同。

三、立志与好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十五岁,就深刻的立下了志学之志。让人赞叹的,不仅是小小年纪便立了志,而是这个志,竟是志于学。

现在社会之中,大家更偏向于学习一种技能,一种赚钱的手段,看似志于学有些空中楼阁,但这个学,并不浅薄。不是固执刻板的大道理,而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与书本相依为命,而是一生不停止追求真理的脚步;是一颗求索的心,一种不断探求的精神状态。

所以它呈现的不仅是单纯的心灵上长仰,更是照进现实踏心的滋润。志于学,只是第一步,之后志于道,志于仁,志于贡献国家,志于报效民族,志于以己之身传万世之法。此为大志。而大志可成,必有一颗好学之心,好学之心映射的,是一个人的谦卑,是一个人对自己自身不足的正视,是对真理的渴求。唯有集百家之长,才可填己之短;唯有虚心接受,才可承责任之重。

好学,可以是广泛的,深刻的含义,而立志,则是为漫漫人生长路立一个标杆。有希望,有目标的人,不会轻易迷失自己,他不会被洪流冲击而妥协,他有他的彼岸,所以有力量跨过路上的万千险阻,所以不害怕途中的荆棘泥泞。故,立志是成事之大本,而好学则是成人之根基,但为人为事不可分,立志好学亦不可分。

孔门下一弟子颜回,孔子最为称赞他:“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颜回因护经书而疲逝于冰川之上,当时书已落水,为何以身护书?因为热爱,因为那些文字背后是智慧、是信仰、是心血,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

我们的圣贤守住了自己的原则,在无望之际舍去了小我,这才是将好学融入了生命。爱学问,爱智慧,有信仰,有坚持,这时他的举动超越了现实,是从内在生命顿时生发而出,不仅有世间伦常道德,更有其性之实,从那时起,他已重生,从那时起,他已完成他自己。

故,好学之至,就是本然如此;立志之深,就是理应如是。

结语

因才疏学浅,些许观点仍未讲明。但儒学本就深刻而庄严,仅一时之言无法透彻,仍需加以努力,“居敬持志,循序致精”,来开智慧之端。

从《论语》中可见,孔子思想贯彻的就是“仁”、“礼”、“孝”三个观点,立志与好学则是其一生推崇的让生命生生不息之法。

儒学能立中华文化于不败之地不仅因其思想卓越而伟大,更是因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于实践之中。所以“人人皆可为尧舜”,因其笃行。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异风魁横。泱泱中华,气委体败,举国皆欲革二千年祖宗之道统,求西学而斥国学,故四维不张,文卑质丧。

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天下争稗草于熙攘,弃芝兰于道旁。及公为之,肆力为学,拨去其华,得其本根,吾国之学,绝而复新,是以君子有所持而无恐。

圣人云:“太上立德,其次立言”。立德者希,立言者贵,故圣人被褐怀玉,著书立说。公胸怀良知璞玉,心忧根柢国脉,笔成道德文章,乃成巨著煌煌。是使树德不孤,斯文攸在。"

吾辈敬先圣先贤之风骨,亦明今后之道路,把经典融入血脉,并以实践付诸之,有朝一日,以归生命之大本。

原创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

文:A1802吴青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