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二千余字的《金刚经》经文刻在巨大的岩石上,岩石之上常年流淌着山泉碧水,这一异想天开、空前绝后的杰作,足以使泰山《经石峪刻经》在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何况其书法古拙、字大径尺(每个字的直径竟达三十~四十厘米不等),故其倍受世人注目。虽然长期经受着自然界的风化和剥蚀,字迹在不断的模糊,有些字已经在模糊中逐渐的磨灭了,但是由于字体大、笔画粗,因此,至今多数字保存完好,这就是闻名海内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刻石。

泰山,是世界名山,泰山的自然风光迷人,泰山的人文景观更加迷人。这些人文景观应该首推泰山诸石刻,泰山历代石刻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名家名刻延续不断。自秦刻石到今天,达官显贵、名人高士在泰山题记刊石者连绵不绝。泰山石刻,历代书家竞秀,各派书体纷呈,泰山石刻的主要特征是就地取材,劈山为碑,气势磅礴。刻石的工程之巨大,堪称世界第一。其中,工程最大的要数山顶的“唐摩崖”和山下的《经石峪金刚经》了。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是一处十分壮观的摩崖刻石。它座落在泰山中路左侧的斗母宫东北山谷,谷底是一片约3000平米的石坪,随山体向南自然倾斜,由东至西镌刻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卷。共刻47行,行字数不等,按经文计为3017字,今残存1050字。最大字为75.5厘米,最小为25厘米。前24行多为刻完之字,字迹多数完好可识,第25行以后多为双勾字,又正值中溪水流,绝大部分字迹已漫患不清。字间有界格,字距10厘米左右,刻石最深的笔画为8厘米。书体在隶楷之间,多数学者考证其为北齐人所书。历代金石学家称其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因无刻写年代又无撰书人姓名,故引起了后世学人的许多猜测和假设。有人因其笔法与山东邹县尖山摩崖《晋昌王唐邕题名》相近,后人则以为唐邕所书。又有人以为与《徂徕山大般若经》相似,《徂徕山大般若经》上有“齐武平元年王子椿造”字样,因此后人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清阮元《山左金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550~559年)人所作。总之,在年代和书写者的问题上至今无定说。

《泰山经石峪》的运笔无明显的起止和顿挫,转折圆缓。写这样大的字,普通毛笔已不能胜任,在当时也没有这么大的毛笔,需要特制。从字迹看,其笔的制作并不精良,没有多少弹性。字呈扁方,结法平直宽博。有些横画特别是捺笔,尚存明显隶意。转折处一抹而过,无明显的楷书用笔的折笔,显得古拙质朴、憨态可鞠。给人总的艺术感受是从容安详、顺势刷字,不激不厉,高古脱尘。这同佛家教义所倡导的清心寡欲、勿与人争、不求显达的处世哲学十分吻合。而与挺拔险绝、斩钉截铁、有意造势、婀娜多姿的风格相去甚远。而同《唐邕写经》、水牛山《文殊般若经》等佛家石刻气息比较接近。《泰山经石峪》就其书法风格来讲,总体上是法度严谨,气度沉稳,表现出结体的平和之美。《泰山经石峪》形态周正端庄,字势凝重内涵,无过分伸张的放逸之笔,无强烈的疏密反差对比,神情饱满,自然流淌,古朴质拙,安闲自得,几无与人争强斗狠的欲念。且雄浑古穆,体态雍容而眉目淡雅,气势洪博而神情安详,颇有古佛诵经之容。这是高超精湛的书法艺术与幽深绝俗的宗教精神的结晶。它于平和之中再现了艺术上的魅力与宗教上的灵性。

《泰山经石峪》就其书法作品的价值来说,我觉得主要是那种“过渡状态”给人们留下的美的记忆。楷书中上留有隶书的仪态,平拖的笔意很多,几乎没有用笔的提按,钩画和波画尤为明显。

另外,《泰山经石峪》四周山崖上的题刻,隐隐约约还有30余处,少则二、三个字,多则五百余字,此起彼伏,星星点点,而又洋洋洒洒,更加烘托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神秘感和其宏伟的气势。这一气势与整个泰山之雄姿遥相呼应,形成了特有的人文景观。这场面极其动人,又极其壮观。

——节选自李宗玮《悟对书艺》

根据《张照心笔记》整理

附:李宗玮——山东师范大学中国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