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作为网络用语,极其贴合地描述了孩子中的部分群体,常用来形容调皮的孩子,因岁数小不懂事,加上未受到良好的管制,一些孩子常会做出一些“坑爹坑妈”的离谱举动。

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年龄相符的好奇心、充足的游玩时间、不可估量的破坏力,不可预知的举动往往弄得你不胜其烦乃至抓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孩子一般都较淘气,与斯文安静的孩子不同,熊孩子普遍好动,下手无分寸,就导致经常破坏东西,做让人生气的事情。

一般喜欢恶作剧,认为做些反常规的事情显得有趣,诸如乱涂乱画,墙壁、瓷砖、车辆、公共设施,都有可能成为他们下手的目标,以及不分场合的追逐打闹,在公共地带大声喧哗产生刺耳的噪音等。

不按常理出牌,不守规矩是他们的常态,往往是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做什么,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叫他好好坐着,他偏上蹿下跳,叫他好好吃饭,他能把饭吃的全身都是。

总结历来以往发生的熊孩子事件,我们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熊孩子的主力军,大多集中在幼儿园到小学中低年级这个年龄段;有人甚至戏称,这个年龄的熊孩子是“熊孩子中的战斗机”。

就譬如最近的一则消息,东莞一小区4个小孩划伤40多台车辆划伤,累计被索赔150万,物业人员称,事发21日,目前统计有30多台,其中不乏宝马、林肯、奔驰等豪车,目前车辆定损还未结束,其中一辆迈巴赫定损可能达12万。该工作人员称,4个孩子都十多岁,是表兄妹堂兄妹,家长不闻不问的,车主和物业报警并聘请了律师,准备走司法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熊孩子大多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也很少顾及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怎样的影响。自我中心正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做到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其间就需要家长良好的引导与教育。

当然社会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试错,并且贯穿一生。小孩子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没有习得相应的行为规范,当他们的行为打破了这些规范时,就会给我们“熊”的感觉。

预防孩子的“熊”,首先你要“立规矩”!孩子越大,行为和学习的能力就会越强,但分辨能力却需要由父母去把控!此时,父母一定要及时地通过制定合理的规矩来帮助孩子慢慢接受并理解社会对他的要求,进而开始知道自律与配合!

面对正在犯“熊”的孩子,用坚定认真的表情——瞪眼、稍低下头及加上手势向认真但不凶地对孩子说“不可以”。

过度放任和过度严苛都不是最好的教养方式,更好的做法是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自由,同时也设立明确的界线,当孩子越界时做出公正的惩罚,并解释清楚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心智和社会发展,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而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