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石头记”第93回“山雨近阊阖笼霭晦 风云喧末世漫尘烟”,兵临城下时林黛玉的大段议论。看看林黛玉作为作者心中真儒家精神的代言人,是怎么看待改朝换代的。也体会一下那个时代最顶尖的知识分子,在亡国和亡天下之时痛彻心扉的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黛玉叹道:“物不平则鸣。自古王道威严,鲜有体恤民众疾苦,倒像举国紧要惟他一人,万千百姓命若草芥,实则不然,民为贵,君为轻。如今兵临城下,不全在贼寇之责,然以暴制权,贻弊无穷。小人本是无赖恶徒,假意信奉义气,加入贼寇,貌似甘心服从统领,实则忍声忍气,不过借机窜升高位,大行杀伐。若是小人有朝称王天下,品行不端,必将显出当初凶相,把将帅一一剪除,所谓义气仁义皆是谎话。若是小人新建王朝,重蹈覆辙,民生多艰,迟早亦是官逼民反,命断魂丧。历代更换,换汤不换药,百姓几时有过富庶平安?上行不义,下必效仿,王者以暴夺权,高呼天经地义,百姓必然亦是学而习之,再以暴夺权,以不正教习民众,民众岂能心正?”(有现代白话文痕迹,有论者据此认为此书是后人所做)

《红楼梦》里,黛玉最重要的分身,不是晴雯龄官,而是小红。光是“林红玉”这个名字就可见一斑。她代表的是黛玉积极进取的一面。小红在事业上主动谋划、爱情上积极争取的样子,神似黛玉。在怡红院里接近宝玉,在凤姐面前积极表现,小红逮着机会就要展现自己的才干。而黛玉在元春省亲时,“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写了一首诗不过瘾,还要给宝玉代写一首。两人都是积极表现自己、主动争取机会的人。爱情上,小红和贾芸简直就是宝黛的翻版,连定情信物都一样,都是手帕子。第26回,“蜂腰桥设言传蜜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直接把小红和黛玉的爱情放在一块写,两人同时害了相思病。批语也说“此回乃颦儿正文,故借小红许多曲折琐碎之笔作引”,可见黛玉和小红的关联。宝玉说贾芸“像我的儿子”,虽然有点不着边际,但作者分明在小红贾芸身上寄托了对宝黛爱情的理想。一心一意,同生共死,小红和贾芸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癸酉本红楼梦八十回后贾府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前面积累的矛盾如同火山爆发,人性的复杂多变在亡国的极端环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人隐蔽、不为人知的一面都得到了充分激发。小红作为“进击版的黛玉”也有了表现机会。前80回的黛玉看似一个不问世事、在幽闺自怜的少女,但她对管家不是没有想法。探春当家时她便忧虑过“后手不接”。在贾家面临内忧外患、即将分崩离析之际,她扛起了管家重任、全面接手了烂摊子,却已经是积重难返、无力回天。即便如此,黛玉也没有退缩。小红,或者说红玉就是黛玉的赤胆忠心,是她奋力保家卫国的化身。

“林红玉”这个名字非常不同凡响,包含了作者极其珍视的三个字。林,林下之风,林黛玉的林;红,贾宝玉最爱的红,碧血丹心之红;玉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玉是精神难比洁)。“林红玉”这个名字是作者对忠贞爱国者的最高礼赞。这么重要的名字在前80回一直“深藏功与名”,直到最后一刻才被黛玉启用。在拼死抵御外敌的最后关头,黛玉终于为红玉正名。同时作者也借黛玉之口点明:林红玉,就是流血的林黛玉。随后林黛玉打死林红玉,意味着她在保家卫国中耗尽了自己最后也是全部的心血。绛珠血泪尽抛全生,黛玉的一生,为还泪而来,血泪尽而去。这样的结局,比单纯的病死或者被爱情辜负而死,要更加震撼和悲壮。而且这样的林黛玉,完全跳出了杜丽娘和崔莺莺的窠臼,闪耀着独立、高尚、坚贞不屈的人格光芒,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