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前不久, 2020年全国36所“强基计划”高校招生简章陆续发布,在今年的“强基计划”中,体育成了必考项目,有多所高校表明体育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考纳入体育,成为家长和学生讨论的热点话题。青海学生体育水平如何?我省高中学生对纳入体育考试有什么看法?家长抱有什么态度?本报记者做了调查。

学生对此喜忧参半

“如果把体育也纳入高考,那我们的学习负担就多了一份,还是不要考比较好。 ” 省城一名高二学生晓强说。采访中,跟晓强一样想法的学生占到了一半以上。 “因为考试而锻炼,那我就不再喜欢体育了。 ” 还有不少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坦言,考试的压力和对运动的热爱是矛盾的,如果因为考试而考试,那体育运动的魅力就不复存在了。

正在西宁市一所中学读高三的张宇文说: “刚上高一的时候还能在课余时间打打篮球,现在周六、周日都在抓紧时间补课,已经完全没有时间锻炼了。 ” 锻炼少了,上了高三之后,张宇文胖了将近20斤,现在的他不仅走路气喘吁吁,身体还动不动就不舒服,感冒也是常有的事。

也有高中教师表示,现在的高考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常常忽略了锻炼。在压力和缺乏锻炼的双重夹击下,身体素质肯定会受到影响。高中生年级越高,学习压力就越大,锻炼的时间就会越少,所以出现年级越高,体质就越差的现象。

采访中,初中的学生对体育考试有所期待。 “升高中时,我们都会参加体育测试,那段时间我感觉身体处于特别棒的状态,精神饱满,力量满满,我们喜欢在操场上奔跑,享受额头满是汗水的快乐。如果能从高一开始,体育伴随着我们,那考试岂不是小菜一碟。 ” 刚刚参加完初中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的同学们期待着体育锻炼的长久性。

多数家长赞成体育纳入高考

“孩子有个好身体比什么都强,弱不禁风的,怎么保家卫国? ” 每周末都会带孩子去运动的冯先生回忆儿时的运动项目, 70后滚铁环、 80后丢沙包、 90后打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成为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岁之前,儿童不仅拥有多项身体素质发展的‘窗口期’ , 更是运动促进智力发育的‘黄金期’ 。孩子、家长以及学校都不应该放弃这个黄金时期。 ” 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的刘老师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大多数家长来说, “练体育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已不复存在,他们希望孩子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得到全面发展。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家长们的心里往往藏着一杆秤:这端的学业压力一旦加码,那端的体育就变得轻飘飘。

“开展体育教育确实会遇到一些阻力,比如家长担心,太多体育活动会影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 ” 西宁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体育教师吕明认为,这其实窄化了体育在教育中的价值, “体育二字,过去偏重增强体质,现在则强调育德树人功能。 ”

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健身成为很多

家庭的“必修课” 。吕明也思考和尝试了短视频在参与构建“育人为本”的初中体育课堂的作用。 “在日常教学的同时,重视德育在初中体育课堂上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依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短视频,利用短视频向学生展示体育运动员的标准动作,在赛场上的坚强意志等,为学生塑造体育偶像,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偶像学习和模仿,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帮助学生构建坚强的体育意志。 ”

体育测试拿满分的学生日渐增多

西宁市初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后,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考生,体育成绩均为满分。再来看看各项评分标准,还真不低。就以立定跳远为例,男生达到2.46米才能是满分,女生达到1.97米才能是满分。 “这个标准还是比较高的,学生要在这一项体育测试中拿满分,则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掌握这项运动的技巧才行。 ” 吕明老师现挂职于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他对农村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也作了详细的分析。

“今年,第一次体育测试中,学生整体发挥还不错,平均分较往年有提高。但他发现,受海拔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这里的学生在中长跑和握力方面有优势,但在技巧运动中,成绩会逊色一些。 ” 吕老师说。

让吕明老师感到高兴的是,近年来,通过体育教育的深入,城区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了大的提升。

体育纳入高考,必将是体育育人的新突破记者走访了省城部分中学后发现,自国家实行体育成绩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政策之后,我省初中生体质状况明显上升,但是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初中生进入高中后,体质状况出现了下滑趋势。高中体育教师坦言:如果能把体育纳入高考,体育锻炼从小学、初中、高中就有了连续性,等到大学阶段,体育锻炼的习惯已经养成,那必定是终身受益。

张馨月是西宁市初一年级的学生,进入初中校园后她发现,体育锻炼的机会比之前多了。 “小学上体育课的时候,会有很多自由活动的时间。现在上体育课,老师都会带着我们进行各类体育项目的锻炼。自从上初中后,父母在周末还会陪我打乒乓球。 ” 锻炼的机会多了,让张馨月的体质也有了明显改善。

张馨月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有20年班主任经验的马老师介绍,由于体育成绩对升学的影响加大,学校和学生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马老师说: “现在学校的锻炼氛围很浓,学生们都参与到锻炼中,学生的体质也就增强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 马老师还发现,近三年,她任教的班级里,因为头疼脑热请假的学生越来越少了,通过锻炼,学生的免疫力在提高,这也是学生体质变强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让运动从“调剂品”变为“必需品”

4月26日,我省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方案》共分六个部分: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教科研能力建设、保障措施等。

在落实体育课程标准中,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把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

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制订劳动教育方案和学年计划。城镇和农村牧区,要结合实际,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基地。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半;尊重学生差异,坚持因材施教,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