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16日印军糟糕的表现,现在对于印度政府而言是个非常考验政治能力的时刻。一方面印军自己弄出的事端和惨重损失让印度政府被架在民族主义的风口浪尖上炙烤,印度政府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回应国内的愤怒情绪,特别是对于试图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构建印度社会的印度人民党而言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是,相对于中国,印度除了前线航空火力可以因为靠前部署而占优外,劣势几乎是全方位的,印度基本上可以确定没有能力在军事力量上与中国展开有效的抗衡。如何反应恐怕也是印度政府目前非常头疼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有声音认为,印度此番投机背后是看准了中美博弈的大背景,因此印度这次吃瘪后很可能会寻求美国的帮助,与美国实现更高层次的联合。这是准确的吗?

恐怕并不尽然。

首先,近年来印度跟美国关系较为密切是在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时期,奥巴马在2015年与印度发表了《印美对于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联合战略愿景》文件,这也是“印太战略”提出的背景。而现在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于印度相对较为无视,在2017年洞朗危机中,美国并没有给予印度足够的支持,这很显然让印度无法真正相信美国政府。尽管特朗普于今年疫情暴发前访问了印度,然而两国的互动事实上非常有限,并没有真正上升到“印太战略”所期望的高度。

其次,印度不仅仅有印美关系,还有与俄罗斯的关系、与欧盟的关系等等。印度如果与美国走得更为密切,这就会影响到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的感官。在美俄对峙的情况下,印度还要想跟过去一样左右逢源,就不能过于趋向美国,否则就有可能恶化更为重要的印俄关系。

再次,虽然中印关系因为边界问题还十分紧张,但中国同样有着美国提供不了的东西,即输出技术、产能的意愿。这种意愿是融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莫迪政府需要推动“印度制造”,而姑且不论印度国内大量封建残余阻碍着印度制造的发展,美国本身是没有太多可以提供给印度的产能,也就是个IT产业外包和部分生物医药技术。更何况,现在的特朗普政府希望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与印度的利益恰恰存在着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印度的执政党是人民党,人民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国家,其中必然包含着排他性的话语叙事,也有民族主义的更多涵义。而对于一个经常需要煽动社会对立、族群对立的政治力量而言,哪怕是美国民主党政府也很可能与印度的人民党发生龃龉。同时,成为美国印太战略的一个棋子一方面会让印度民族主义者难以接受,另一方面也很可能让印度冲在对抗中国的前线,这事实上对于印度民族主义者的利益并非好事。

整体上看,印度最舒适的外交方式还是大国平衡以期左右逢源,尽管大国关系趋于对立但印度的基本定位并没有变化,在越来越小的活动空间中印度确实选项越来越少,但并非达到毫无空间的程度。只要有空间,印度就不会完全倒向美国。此次事件中印度政府果断拒绝了美国政府发出的“调停”信号,背后就是避免印度成为美国的棋子。即便此次,也仅有少量印度政客想把美国力量引入局势,大部分印度政治人物都不愿意引狼入室。

因此,虽然印美可能会有所协调,但双方利益不完全重合至多只能造就各怀鬼胎的低水平合作,而这种程度的合作中国至少暂时还不需要担心。